
景觀橋
芳草尋鶴
芳草尋鶴平面圖
園博園生態濕地保護區內的西湖水庫是環城水系規劃的四大湖區之一,是沁河匯入邯鄲市的源頭。位于園博園西側的芳草尋鶴即現在的西湖水域,在設計中保留了西湖水域濕地肌理,主要遵循生態涵養、濕地保護的原則進行景觀提升改造。在西湖水域上架設一條長達1.4公里的景觀橋,在兼顧自然濕地涵養保護的同時,也為游人提供了極佳的賞景體驗。
芳草尋鶴:鳥類棲息地
芳草尋鶴為現在的西湖水域,她連通沁河,占地面積680余畝,湖水面積650余畝,濕地生態環境良好。公園里鳥類數量多、品種全,白鷺、池鷺、大藍鷺等各種鳥類在此棲息,和諧相處。
在芳草尋鶴,設計中采用生態最小干預的理念,完全保留了原有的生態環境和水系外貌,只是在濕地邊緣進行適當的植被補植及景觀提升,增加陂塘和樹島,讓改造后的濕地成為鳥類及多種生物的棲息場所。
芳草尋鶴東側大壩原為水利工程的混凝土砌塊護坡,此次在原有護坡基礎上加設蜂巢植草格,利用玻璃鋼專用錨仟固定,覆土種植地被植物,既能固岸又能美化環境。芳草尋鶴北側的輸元河采用生態修復理念,對兩側堤岸整體出現坍塌現象,利用土石籠袋進行固岸處理,上面種植紫穗槐為主的灌木品種。輸元河東堤岸地形較為復雜,且部分坡上堆砌廢棄礦渣,針對坡度等級和土質狀況,對較緩位置保持原地形地貌,坡上種植護坡地被和喬木;對較陡位置梳理場地高坡,在坡腳處堆土減緩坡度,較高部分采用削減土方方式進行處理,渣土部分進行表面覆土種植,局部采用棕櫚種植毯護坡并種植地被植物;在陡坎位置,采用防護網護坡固土,保持原狀地貌,并噴播草籽復綠,使其恢復了原有生態環境面貌。
如今,芳草尋鶴水面清澈、碧波蕩漾,兩岸都是蘆葦,它們護送著流水,由西向東,一路流去。白鷺、鸕鶿、池鷺等鳥類在這里共處,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景象。
景觀橋:長虹臥波巧奪天工
在芳草尋鶴區域的西北側,一條總長1.4公里的景觀橋直跨芳草尋鶴兩岸,猶如一條夢幻的白色絲帶,蜿蜒漂浮于西湖水域之上,氣勢恢弘、巧奪天工。它南至漢墓、北連農展園、西跨南水北調干渠,與園博園內的青山畫卷、清渠如許兩個景觀高點,形成環繞式觀景游覽線,不但實現了園博園多維交通,增加了可達性,還成為園博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站在橋面上頓覺視野開闊。放眼望去,遠處的山水邯鄲若隱若現,大氣磅礴,最高觀景點——景觀塔矗立在一旁,高大雄偉。地上的樹、草連成一片,目極之處皆是綠色。橋下碧綠的湖水靜靜地流淌,有幾只鳥兒停留在湖面上,時而飛翔時而覓食,好不愜意。岸邊蘆葦的葦絮就像成片的仙鶴羽毛飄灑在半空中,流淌著不可言狀的神韻,把整個濕地裝點得美不勝收。藍色的橋面、白色的橋墩,干凈舒爽,此時的心情也不由得豁然開朗。
據了解,景觀橋橋面寬度為6至9米,橋高處7.8米。橋面分別劃分了電瓶車道、步行道和休憩觀景空間,各交通流線相互分離交織,上下交錯,高低起伏,將會為游人帶來豐富的游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