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不用搔首,也不用踟躕。會期已定,開園在即,正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的園博園,在萬眾翹首以盼中很快就要掀簾而出,明眸淺掃,然后艷驚萬邦,傾國傾城。
一切值得期待。占地面積4242畝、水系面積約900畝、綠化面積約3300畝的園博園,建有核心文化游覽區、生態濕地保護區、生態修復實踐區、地域特色展示區、鋼城農趣服務區、齊村民俗體驗區和澗溝農旅文化區等7大功能區和13個市園。
而園博盛會的舉辦,不僅僅只是提供一場視覺上的山水盛宴,它有著更多被寄寓的豐富內涵——于展示地域形象、提升城市品位、造福人民群眾,于壯大文化旅游產業、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美譽度和群眾幸福感——均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選址在鋼城廢棄物堆放地,對之進行生態改良和保護,便大有深意存焉。園博園場地內的西湖水庫是環城水系規劃的四大湖區之一,也是邯鄲沁河匯入邯鄲市的源頭,園博園建設前,場地內存有大量工業廢棄物,對土地、河水有較大污染,環境問題突出。
園博園肇建之初便提出四大生態修復策略。于生態涵養、濕地保護方面,在“芳草尋鶴”景觀節點,對原生態的濕地環境進行保護,增加坡塘和樹島,營造生物棲息的小環境;于中水利用、土壤凈化方面,將渣土山打造為“清渠如許”山體景觀,并在山體上設置中水過濾系統,引城市中水從峰頂經過層層凈化,最終達到排放標準,流入西湖濕地;于水系疏通、海綿修復方面,在“浮光攬月”景觀節點,打通干涸斷流的沁河,使其煥發往日風采;于陡坡填土、營造臺田方面,在“青山畫卷”景觀節點,利用原有堆積的礦渣進行部分換填,打造臺田花海。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園博會核心區建設2個主展館和21個室外展園,一邊對工業污染地區實施生態修復,一邊有效帶動周邊村莊綠色發展,便是對本屆園博會舉辦宗旨的生動詮解。
彰顯生態修復、文化傳承、智慧園博三大特色的本屆園博會,必將成為邯鄲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重要載體,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清流可飲,美景可餐,洋洋乎滿目。暫且留著這個綺麗的夢,靜待開園那天,再去冀南城西悉數討要。
韓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