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又去動物園了嗎?怎么說話不算數,這次沒有帶上我呀?”微信視頻通話的那頭,是三歲的小女兒圓圓在向爸爸撒嬌,微信視頻的這頭,是剛從園博園施工現場拖著疲憊身軀回到賓館的80后老爸梁大正。
從承德到邯鄲3個月,每晚8點30分是大正最幸福的時刻,因為與小女兒約定,每天這個時間視頻聊天。賓館床頭壁畫是一幅“五鹿圖”,所以圓圓每次都以為爸爸去了動物園,也總是生氣地問,為什么不帶上自己。
在大正愛人幾次催促下,雙方才不舍地掛斷電話。然后,大正拿出記事本開始記錄,這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
記者翻開記事本,看到兩段記錄:
2020年8月10日 邯鄲 晴
在砌筑景墻時遇到了困難,因為景墻為亂插石砌法,為達到景觀要求,前后拆了4次墻體,更換了5撥砌墻師傅,才過關;在更換原栽植死亡苗木時,我和工人一起抬樹栽植,手磨出了泡、肩膀磨破了皮,汗水蜇得有點疼,但我咬牙堅持到苗木更換完畢;按照設計要求,園路鋪裝裝飾磚時,在弧線部位不能整齊擺放,工藝復雜,要求嚴格。我和現場人員用了3天時間進行模板擺放,直到達到景觀要求,圓滿解決了這一問題……
園區工程進展得比較順利,眼看著具有承德特色的建筑拔地而起,作為項目負責人之一,我心里特別有成就感,這一磚一瓦就像孩子一樣,從蹣跚學步到歡快奔跑,在邯鄲這個我不熟悉的城市里,成長出家鄉的味道。
3月份,父親突發腦梗住院,情況非常危急,還好及時就醫,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出院后父親身體遠不如從前,醫生說,以后需要長期有人全天照料。母親知道我忙,愛人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所以總是報喜不報憂,我心里無比愧疚……
2020年8月20日 邯鄲 晴
承德園項目即將收尾,我應該高興,但更多的是不舍,共同奮戰了幾個月的各地市同事們就像親密戰友,我們在邯鄲揮灑汗水,看著播下的種子扎根、發芽、結果,任何辛苦都值得。
作為一名園博園的親歷者和建設者,從剛來施工現場時的雜草叢生、一片荒蕪,地上、地下遍布廢棄鋼渣、廢料,到現在山水邯鄲、清渠如許、青山畫卷等10個景觀節點以及13個地市園的完美打造,一步一景、景景不同,展現了“山水邯鄲,綠色復興”的理念,從中也深刻感受到邯鄲市大力改變生態環境的決心和信心。
……
園博園項目即將完工,梁大正的記事本也已經寫了厚厚一本,上面不但記錄了他如何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還記錄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既能看出他對待工作的精益求精,又感受到他對待家人、生活時表現出的俠骨柔情。
有付出就會有回報。作為一名園林人,梁大正踏實肯干,兢兢業業,始終把園林建設和發展方向作為工作的靶向標,把承德的山莊文化、鼎盛元素發揚光大,時刻以工匠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揮灑著青春和汗水,默默書寫著無悔人生。
邯報融媒體記者 孫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