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園區儒鄉園一角。記者邢建偉攝
□記者張紅軍實習生石誠鑫
河北省第四屆(邯鄲)園林博覽會將于9月16日正式開幕。隨著開幕日期的逐漸臨近,邯鄲園的主題架構已于7月底竣工,整個園區的綠植種植已超過計劃的一半以上,具有邯鄲彭城文化的龍盔墻也在13日開始進行鋪設,陶瓷墻也在制作過程中……不僅邯鄲園,園博園內其他13個地市園也進入最后的收尾工作,各式建筑獨具匠心,園林綠地爭相斗艷,人們對這一由礦坑改造而成的生態園的好奇心與日俱增。
8月8日上午,復興區在園博園舉辦河北省第四屆園林博覽會百人誓師大會,為園博會最后一個月的沖刺工作加油鼓勁。復興區西湖旁一座生機盎然的園博園即將迎接四方賓朋。
因地制宜科學栽種花卉綠植
園藝博覽會顧名思義,花卉、樹木、植被將是本次園博會的主角。據了解,截至7月底全園喬木種植基本完成,共種植喬木3.6萬余株、灌木70萬余株、地被48萬余平方米,花卉種植完成約50%。
各個園區各有不同的主題,分別種植體現多種文化內涵的植物。在以綠化景觀為主的“青山畫卷”園區,為了達到其臺田花海的下沉效果,建設方專門針對不同季節、不同花期對花卉植物進行精心挑選種植。“我們希望到時候給游客看到的六個臺階都是不同的美景,就仿佛一幅鋪開的風景畫卷一樣。”現場項目設計師向記者介紹,通過對花卉植物的選擇種植,“青山畫卷”可以達到不同的季節都有鮮花開放的效果,進而形成一個花團錦簇、色彩斑斕的景觀效果。
秦皇島園區一角。 記者邢建偉攝
石家莊園區一隅,花草茂盛,景色優美。
進入最后施工階段的“山水邯鄲”展館。
除此之外,位于“山水邯鄲”與“青山畫卷”肌理連接處的花徑也已初現規模。記者一眼望去,目力所及皆是花草,繽紛艷麗,一時間竟找不到遍布展區的崎嶇小徑在何處。目前,“花徑”景觀節點已經種植地被花卉100多種,還有100多種正在苗圃中培育,在開園前半個月會移植過來,達到更加繁盛的開園效果。
園區綠化以“重林繁花迎復興,青茵芳草潤邯鄲”為主題,在打造過程中保留園區原有生態結構樹種的同時,引進多種適宜本地氣候生態修復的品種,依據場地的地形設計和場地周邊環境,從植物的適應性和景觀營造兩個方面考慮進行種植。“區別于‘青山畫卷’的花草為主、喬木以輔,這里完全以花草搭配設景布綠,是名副其實的‘花徑’。”園博園駐場景觀設計師介紹。目前園區喬木種植已經基本完成,花海綠廊初步呈現,一副生態優美的美麗畫卷正在逐步展開。
除了“花徑”景觀初露芳容,在東大門建設的停車場也在近日竣工。據了解,在滿足1200個停車位的同時,停車位周圍還種有法國梧桐1300余棵。除此之外,項目建設方中建八局致力于打造綠植環繞的生態綜合停車場,采用了綠色環保的植草磚,不僅環保美觀,而且耐用性極好,可長期使用。
地域文化凸顯河北魅力
由于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地方文化,河北省13個地市展園各具特色、包羅萬象。其中承德園就是根據滿清皇家行宮文化作為依托建造而成的,承德園把傳統皇家園林的莊嚴與現代藝術風格相結合。“為做到盡可能逼真地還原承德避暑山莊等清代皇家行宮的風貌,我們此次施工均采用清代皇家園林的建設工藝,如‘一麻五灰’和在建設時用竹釘嵌縫。”承德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不僅僅是一釘一鉚的精益求精,承德園的綠植如油松都是通過長時間的培育斷根處理后由承德運送至此再栽植到園區,為的是讓游客在觀賞中能夠更加切身體驗到古代皇家園林的歷史風貌。
定州園位于兩條內部車行道交匯處,緊鄰堤壩,西北側為“清渠如許”景區。定州展園“悅音園”以音樂為媒,講述定州故事,共占地7500平方米,東西長約100米,南北長約75
米,場地內地勢較平坦。
中華古樂,源遠流長。定州園以西漢時期定州音樂家李延年的《延年歌——佳人曲》、北宋時期定州知州蘇軾的《插秧歌》和當今定州“人民藝術家”張寒輝先生所創作的《松花江上》等三首名曲為展園設計載體。設計風格上,展園整體風格以新中式為主。“堆山理水”以小見大,覽萬千山水于胸中。結合古樂五音設置了五個景觀節點。以《延年歌——佳人曲》作為入口“隱、禮”的景觀承載,穿過拱橋如同步入畫卷,“賞畫”“聽畫”好不自在;以《插秧歌》作為內部主景“情、瀾”的景觀承載,聽雨軒、東坡堂、“曲橋理水”營造了鄉村生活的簡單、自然;以《松花江上》作為序幕“義”的景觀承載,“大石寒松”雪浪石月造型與松的搭配相輔相成,意境悠遠;最后,出口的園路形態結合東漢龍螭銜環谷紋青玉璧形態設計,為游覽路線畫上完美句號。
科技創新拓寬展區寬度
園博會展園中除了豐富多樣、精挑細選的植被花卉和每一個館區所蘊藏的文化內涵,很多高科技也將在此次園博會中亮相,為此次園博會增光添彩。
位于園博園濕地保育區的“清渠如許”占地9.8萬平方米,梯田的設計結構給游客帶來了眼前一亮的感覺。利用表潛流交替的凈化原理引入城市中水,通過梯田內砂石、水植物的層層過濾,從山頂層層跌落、下滲、瀑氧,最終凈化為更純凈更清澈的景觀水系匯入旁邊濕地。“我們去年11月份進駐的時候這里還是個垃圾處理廠,這座小山就是當初垃圾堆積的地方。”中建二局項目工作人員指著新建的觀景臺說,通過拉土回填、碾壓,再運用鋼筋混凝土擋墻工藝,將曾經的“垃圾山”變成了現在園區里的“凈水器”和觀景臺。在這里,游客不僅可以鳥瞰整個園區,觀望邯鄲城區,還可在連廊中庭的水景庭院觀賞到深淺礫石與水植環形鋪墊而成的一整套梯田“凈水系統”。
“‘山水邯鄲’主場館科學運用了新材料、新技術,約3萬平方米的金屬網被大面積使用在建筑上尚屬首次,對安裝技術也是一項挑戰。整片金屬網的密度、形態、重量都是經過精心設計,體現出輕盈飄渺的氣質,達到既美觀又通風遮陽的效果。”北京土人城市規劃設計院項目駐場負責人鄭軍彥對記者說,作為主場館的“山水邯鄲”在設計上獨具匠心極具科技感,意在將其打造成綠色節能、面向未來、意境悠遠的當代城市標志性綜合場館建筑典范。
主場館、13個地市園各具特色,配套休息設施一應俱全。一場別具特色、亮點紛呈、永不落幕的園博會已進入最后的施工沖刺階段。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由于疫情影響,施工進度被拖延了許久,為了能如期與市民見面,保證園區建設進度,現在整個園博園的施工工人大概有3000人左右,一天當成兩天來用。”金秋九月,我們一起相約園博會,共賞這一場美麗盛會。
相較于承德園的古樸、莊重,定州園的悠閑自得,張家口園此次的主題為“首都兩區、山水奧運”,以奧運會的活力為出發點,采用欲揚先抑的布局手法,以冰絲帶將冬奧會這一主題貫穿全園,共分為八個區域分別是奧運冰山入口、冰絲帶區域、冬夢境湖區域、冬夢花海區域、長城看臺休憩區域、烽火看臺觀景區域、綠色夢想區域以及冰山絲帶出口區域。在園區中,用鍍鋅鋼板打造的奧運冰山造型引人入勝,外部的異形墻體立面造型新穎,形似冰山,讓人對2022年冬奧會多了一份期待。據了解,奧運冰山入口區域運用張家口崇禮雪原冰山的元素將入口打造成充滿冬奧會氛圍的冰山效果。進入“冰山”不僅會聽到玻璃破碎的聲音,還會有噴霧系統渲染氛圍,游客身臨其境會感受到冬天的溫度,充分展示冬奧會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