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專題 > 園博會 > 正文

邯鄲市復興區:從城鄉巨變看新時期“復興精神”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劉穎才發布時間:2020-06-05 10:25:07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申同慶 張紅軍)走進復興區園博園施工現場,工地機械轟鳴、各個場館拔地而起,展室異彩紛呈;踏入沁河郊野公園,所到之處綠樹成蔭、鮮花似海,令人心曠神怡;走上康莊大道看到了日新月異的新農村;再看小微產業園、趙王城外千畝花海,好項目接連不斷……“復興區的變化可謂脫胎換骨!”近日,復興區退休老干部李存銀在觀摩邯西生態區和園博旅發盛會建設現場后,感慨萬千地說。

  近年來,復興區以“夙興夜寐、激情工作、不等不靠、事不避難、艱苦奮斗”的復興精神,舉全區之力構建“東部現代商貿區、中部新型工業區、西部生態旅游區”三大板塊,打造引領經濟轉型發展的“發動機”,力爭實現由傳統工礦區到綠色生態區的華麗蝶變。

  乘勢而起 產業新業態推動結構新轉型

  位于戶村鎮的縱橫鋼鐵、裕泰化工等一批企業相繼關停后,僅戶村鎮的年稅收就從20多億元銳減到2億多元,整個復興區更是雪上加霜。面臨產業轉型困局,復興區以咬定目標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拼勁,下大力氣招商引資,加大項目建設,優化發展環境,建設省級經濟開發區,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前兩年,復興區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苗磊總是有顧慮,因為園區配套設施不健全,好項目、好企業不多,感覺總是拿不出手。兩年多過去了,園區內邯鋼北路、景廊路東延、經二街等多條道路竣工通車,“五縱五橫”路網總里程達40公里;總投資2.64億元的青蘭高速與邯武快速路互通工程全面開工;中部污水處理廠和供水廠建成投用。目前,園區內海爾、唯品會、美菜網、帕克等優質企業達30余家,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完成240億元,稅收完成11.6億元?,F在面對絡繹不絕前來參觀考察的客商,苗磊介紹起來很有底氣。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2019年謀劃推進億元以上項目56個,總投資規模達970億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2020年安排重點項目63個,總投資規模732.82億元。截至目前,開工在建35個,竣工投產11個,已完成投資93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9%。河鋼邯鋼高端裝備制造、海爾智慧物流產業園等12個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額達160億元。換屆以來,復興區在全市歷次重點項目觀摩中均位居前五。

  目前,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2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531家,2019年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達25%。同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三產服務業和休閑旅游業,三產占比由2016年的27.95%,上升到去年的43%,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夙興夜寐 思想新解放帶出作風新轉變

  “在復興區,人大、政協不是養老單位,工會、團委、婦聯不是清閑部門,人人肩上都有一副擔子,誰干不成也臉上無光。”復興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李洪魁說,復興區把激發干事活力、推動作風轉變,作為傳統工業區迎挑戰、破困局、促發展的重要抓手,力促黨員干部突破思想藩籬、打破條框制約、勇于擔當作為。

  圍繞鄉村振興、社會穩定、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環境綜合整治、扶貧攻堅、大氣污染防治等重點工作,成立七個指揮部,充分賦予各指揮部工作決策權、干部提名權、考核獎懲權。所有區級領導、所有單位部門全部參戰,健全督導倒逼機制,集中調度,定期觀摩打分、發放流動紅黃旗,曬進度、比成效、打擂臺,倒逼干部們急起來、動起來、跑起來。

  無論是違建整治,還是生態修復;無論是扶貧攻堅,還是項目建設,“一把手搶著干,單位部門比著干”已經成為“復興常態”。園博園建設主戰場,區委書記潘利軍、區長李少鋒每周一次現場辦公;區政協主席白建功擔任園博園建設常務副指揮長;臨近退休的區人大常委會副書記胡永祥負責園博園周邊環境整治;區政協副主席李暉主動請纓,負責社區疫情防控。區農業農村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部門全員上崗,黨員干部24小時在線,機械設備24小時開轉。就連施工人員也感慨道:“復興區的干部真是鐵打的,我們白天上班他們在,我們晚上倒班休息他們還在,跟打了雞血似的。”目前,園博園建設總體進度超70%,13個市級園全部進場施工,預計8月份即可開園迎賓。

  為了進一步調動全員工作激情,復興區實行科學考核與嚴明獎懲并重,突出“重基層、重一線、重實績”導向,定期選派年輕干部、優秀黨員到基層鍛煉,對表現突出、能夠擔當重任的干部,及時納入組織視野,一線跟蹤、一線考察、一線提拔。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張麗英負責大氣污染防治、違建整治工作中考察、推薦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所長王力等18名干部先后被安排到重要崗位。在實績考核上實施差異化考核,確保大家心服口服。百家街道還創新推出了干部積分制,讓大家進退都有一本明白賬。

  “復興區的干部干了不白干,只要為了工作,干錯了有區委撐腰,所以大家才會拼命干。”戶村鎮紀委書記翟志國說。

  時不我待 優商親商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區委、區政府不僅幫助我們解決了100萬元貸款的燃眉之急,還發放了物流補助、員工交通餐費補助等各類補貼14.6萬元,對我們來說真是及時雨、暖心包。”日日順健康產業園公司總經理鄭程激動地說道。

  復興區轉型發展的蓬勃之勢,并沒有因為疫情的影響而放緩。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成立幫扶專班,開通“3142020”復工復產服務熱線,制定實施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金十條”措施,為企業發放降低物流成本、減免租金、給予返崗補貼等復工復產“大禮包”。

  疫情期間,復興區為轄區企業提供各類補助450余萬元,為商貿流通企業發放獎補資金68.6萬元,為中小企業發放、展期貸款或貼現10.87億元。目前,全區一二三產業全面復工,一季度GDP增速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3.89%,稅收占比95.7%,固投增速6%,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實現了首季開門紅。

  近年來,復興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改革,清理規范涉企事項,編制“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審批服務事項429項,審批總時長壓縮近70%,所有事項全部納入“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深入開展“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2019年底市場主體總量達到29879戶,同比增長11.5%。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促進招商引資不斷升級。3月31日,以清華大學新興遠建聯合研究院、科理費爾光電科技、東方華微科技等為代表的26家企業正式入駐復興區,涵蓋了應急防疫醫療系統、高端精密金屬零配、電子科技等多個高端制造領域,成為復興區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復興區由傳統工礦區到綠色生態區的蝶變令人驚喜。近期,市委書記高宏志在復興區調研時指出:“復興區夙興夜寐、激情工作、不等不靠、事不避難、艱苦奮斗的精神,值得全市學習。”當前,邯鄲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學習“復興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自我加壓、負重奮進”的勇氣;學習他們“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擔當;學習他們“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的作風;學習他們“務實篤行、久久為功”的韌勁,時刻保持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力書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邯鄲篇章。

  圖為園博園施工現場。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3 | 亚洲第一区二区视频网 | 无套内谢的新婚少妇国语播放 | 在线播放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