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邯鄲訊(通訊員牛茹霞) 近日,邯鄲園博園供水管線與南水北調郭河管線復興分水口鋼管焊接完畢,180余米供水管道實現貫通,園區已具備蓄水條件。管道貫通后,每日可為園區蓄水5萬立方米,預計60天左右完成各湖泊景區蓄水工作,源源不斷的江水將為園博園盛會順利舉辦提供強有力的供水保障。
專家評審會
園博園是省、市矚目的建設項目,邯鄲市城管執法局自來水公司承擔著園區通水工作。整個園區計劃8月份開園,要求6月底前完成湖面蓄水任務。緊張的工期加之疫情影響,進一步阻礙了項目手續審批、材料采購、現場施工等工作進度。面對工期緊、任務重、難度大等不利因素,自來水公司迎難而上、勇于擔當,按照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玉建指示精神,公司一把手掛帥,現場親自調度指揮,與南水北調及園區管理方建立溝通機制,協調召開通水協調會,把控工程方向和進度。副經理韓立新、總工程師胡新春組織召開設計專家評審會,優化設計、改進方案,打通阻礙施工環節“堵點”。技術、生產、施工、物資等部門細化分工、扎實工作,打出協調聯動,密切配合“組合拳”,保證了園區通水順利完工。
迎難而上,千方百計破解手續難題
工程前期手續是后期順利施工的重要前提。受疫情影響,市審批部門窗口尚未正常辦公,項目審批手續不能順利辦理。項目立不了項后續工作無從談起。面對如此棘手問題,公司生產科不等不靠,轉變思路,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最終與相關負責同志取得聯系,并及時上報工程情況。
現場調度
協調對接國土局、水利局和園區規劃設計等相關部門,就郭河管線增設復興分水口工程管理用房選址、放水池用地性質等事項多次溝通探討,勘查施工現場,對設計方案合理優化。最終與審批部門就立項審批和建設同時推進達成共識,確保了施工及時進場。
多方籌措,想方設法備足施工物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充足的物資材料是施工的保障。供銷處按照工程物資需求計劃,主動與設計、施工部門對接,確定材料生產廠家、品牌和型號,但在采購電磁流量計、偏心半球閥和大口徑球墨管件等施工物資過程中發現,疫情使大多數物資生產廠家停止生產,施工材料不能按時交付。供銷處多方打聽、幾經周折,尋找有物資庫存的廠家購買。針對材料特殊、口徑大、不易購買的管件,協調具備生產能力的廠家盡快生產。在物資運輸中,由于物資型號、種類達到20多種,廠家、倉庫大多在外地,并涉及上海、鄭州、邢臺、石家莊等多個省內外城市,物流企業停工,使運輸成為新的難題。供銷處開動腦力,犧牲休息日,緊盯物資生產和運輸,多管齊下,對能負責運輸的生產企業督促廠家盡快發貨,或安排供貨商直接到廠家拉運物資;對需要物流運輸的,物流開通后第一時間將物資運輸到位,并開通綠色通道,簡化手續,物資直接到施工現場,同時協調技術科等部門,做好現場核對驗收工作,有效保障了工程施工速度。
科學嚴謹,精益求精嚴把施工質量
施工及現場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工程最后的質量。為進一步做好園區通水工程,技術科嚴格落實疫情有關要求,所有施工人員具備健康證明,每日定期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現場消毒。在做好疫情防護工作的同時,歇人不歇機器, 24小時不間斷施工,趕搶疫情耽誤的工期。針對現場坡度大,土質松軟,挖掘土方量比常規工程多一倍的難題,反復研究、再三斟酌,最終確定通過深挖地基、植入打板樁和支撐的方式提供穩固的作業面,增加輸水管道的穩定性,保證了工程施工質量。同時,為提升施工效率,技術科指揮施工人員將溝槽開挖、鋪設管道與水泥鑄井等工作同步進行,人工開挖繞開光纜區域,確保施工順利安全完成。
施工現場
與此同時,為保障工程各環節有序銜接,質量過關,監察室緊跟工程施工進度,全面了解施工進展情況,定期對施工現場督導檢查,認真核對施工材料,保障施工質量。安全科嚴把現場安全管理,重點對安全防護設施配備是否齊全,施工人員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等進行檢查。
邯鄲市自來水公司上下眾志成城,克難攻堅,用扎實的作風,過硬的干勁兒,顯著的工作成效順利完成園區通水工程,展現了供水職工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供水鐵軍風貌,彰顯了新時期供水企業科學高效、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下步工作中,公司將繼續圍繞全年“124531”工作思路,奮勇爭先,創新作為,為推動供水事業發展和全市社會經濟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