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26日電(記者 韓俊紅 周慧穎)大黑山村位于吉林省磐石市東北部、煙筒山鎮東南部,幅員面積12平方公里,現有村民244戶860余人,生活于此的村民們近些年來一直被垃圾處理問題所困擾。
為了改善當地環境,提高垃圾處理效率,磐石市引進了這種名叫小型磁脈沖礦化生活垃圾處理器的“黑科技”裝備,這種裝備可以在低溫情況下將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做到減量化與資源化利用。
據介紹,經過小型磁脈沖礦化生活垃圾處理器處理過的生活垃圾可以減輕95%的重量與體積,不僅沒有垃圾滲透液,剩下的灰分也可以制作混合肥和新型材料。
走進大黑山村中,一臺小型磁脈沖礦化生活垃圾處理器正在全馬力的運轉著,這臺機器只有一人多高,每天卻能“吃掉”兩噸以上的垃圾,得益于這種嶄新的“黑科技”裝備,大黑山村的環境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助力當地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
現如今,大黑山村每4戶配備1對(1個可回收、1個不可回收)保潔箱,垃圾由農戶放到箱中,箱滿后由清運公司運輸到垃圾處理站,通過破袋、分揀、篩分、填料、壓實、礦化等流程進行處理,這讓以往無處安放的垃圾找到了“歸宿”,也讓大黑山村逐漸恢復了以往的碧水藍天。
目前,磐石市已有268個行政村建設了75個小型磁脈沖礦化生活垃圾處理站,每日可清理生活垃圾120余噸,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