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天津8月20日電(記者 姜璐)第六埠村將紅色旅游和千畝水稻、萬畝蔬菜基地有機結合,構成了第六埠村特有的“一紅一綠”產業結構。
“一紅”指的是紅色教育基地、重走長征路項目。“一綠”指的是千畝蟹田稻幫扶項目和萬畝綠色蔬菜生產基地項目。
第六埠村隸屬于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距天津市區25公里、距西青區政府所在地楊柳青鎮10公里。地處子牙河、大清河、獨流減河三河交匯處;津靜公路穿村而過,連通天津市區、河北、山東等地。
該村利用三河匯景水資源,打造稻田景區的特色,推進竹筏船觀光、釣魚釣蟹、稻田插秧、傳統絲網捕魚、六埠雪鄉等項目。
第六埠村三河匯景紅色教育基地始建于2019年5月,基地以“重走紅軍長征路”為主題開展紅色教育,結合魅力鄉村建設和革命傳統教育,利用村內大清河故道、古河堤、稻田、荷塘、柳林、渠塘的天然條件,打造重現當年紅軍長征情景的一條“長征路”,全程4公里。至2019年12月底,共計接待300個團隊,2萬多人次,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00余萬元。
以紅色教育,重走長征路項目拉動人流,同時把蟹田大米和綠色蔬菜向全社會推介,把旅游項目有效的推動,既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能解決村民就業,提高村民家庭收入。
(編輯:嚴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