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18日電(記者 侯黎強) 68歲的馬智祥是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中莊村村民,“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是他們這代人曾經無限暢想的生活,而如今他自豪的說,這種生活我們已經實現了。
面對來訪的記者,馬大爺曬出了他們一家十口的“幸福賬單”:大兒子是一名出租車司機,月收入8000-10000元,大兒媳婦在西寧小商品市場工作,每月收入5000- 6000元;二兒子做電工,一個月有七八千的收入,二兒媳婦在村集體的物業公司上班每月也有數千元收入;一家十口,包括還在上學的四個孫子,2019年均獲得村集體經濟的分紅2100元;老兩口每月還有村集體發放的每人600元的養老錢。
2014年一家人告別了曾經的土房,住進了低于成本價購置的三套村集體住房,馬大爺老兩口住的房子就有120平米。馬大爺回憶,曾經家里只有一臺12寸的黑白電視機和一臺錄音機。
如今家里家電一應俱全,馬大爺還購置了魚缸,養起了觀賞魚。“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實現了。對于我們來說小康生活已經達到了。” 馬大爺一臉笑容的說道。
據了解,中莊村有580戶1537人,均告別了土房住進了村集體住房。中莊村辦有中莊糧油市場、中莊村物流市場、東部綜合批發市場三家集體企業,2019年度村集體純收入850多萬元。在獲得分紅的同時,有100多名村民在集體經濟體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