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內古色古香的建筑裝飾。(中國日報網 劉夏 攝)
中國日報網7月20日電(記者 胡美東 劉夏) 位于福建省閩清縣坂東鎮新壺村的宏琳厝,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建筑。它建于清朝乾隆年間,有著220多年歷史,厝內建筑工藝精湛,布局講究,共有大小廳堂35間,住房666間,有“民間故宮”之稱。
宏琳厝位于福建省閩清縣坂東鎮新壺村。(中國日報網 劉夏 攝)
受2016年超強臺風“尼伯特”影響,宏琳厝受災期間房屋倒塌約3600平方米,損毀非常嚴重。修繕宏琳厝對于保護傳統文化、傳承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宏琳厝的修復工程于2016年10月展開,主要包括清淤除雜、揭瓦工程、屋架維修、防蟲防腐、木構件修繕、墻體地面修整、裝修裝飾等。項目總投資預算約6120萬元,其中由泰禾集團捐資5000萬元。
宏琳厝古色古香的建筑一角。(中國日報網 劉夏 攝)
宏琳厝管委會主任黃文修告訴記者,為了最大程度還原這座古民居的歷史面貌和格局,修復工作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在屋檐的雕刻、廳堂的陳設等方面都遵循原本設計風格,堅持用原始建筑材料和傳統手工藝進行修繕。經過三年多的工作,如今的宏琳厝已基本恢復舊時容貌,重現昔日建厝時的風采。村民對修復工作十分滿意,希望宏琳厝早日開門迎客,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助村民增收。
宏琳厝內的七孔花圃,下面的孔洞可讓花木躲避烈日炙烤。(中國日報網 劉夏 攝)
宏琳厝管委會主任黃文修向記者介紹修繕工程。(中國日報網 劉夏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