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老舊小區靚起來 ——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復興區嬗變探訪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2-02-10 09:58:43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關系群眾生活質量,影響群眾對城市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把老舊小區改造好,不僅有助于改善人居環境、優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更與群眾福祉相連。

  2021年,邯鄲市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老舊小區改造,465個老舊小區面貌為之一新,10.62萬戶居民受益,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農歷臘月二十七,邯鄲新聞傳媒中心“新春走基層”采訪小分隊記者與復興區住建局兩房中心主任張燕燕,一同走進復興區改造后的老舊小區,感受嬗變后的“新家”傳遞出的別樣年味。

  改造后的陽光里棉三小區干凈整潔增顏值,設施齊全暖民心。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范文平 攝

  陽光里的“新年味”

  談起老舊小區改造,復興區陽光里棉三小區居民孫俊英說:“現在小區環境‘大變臉’,居民感受‘很舒坦’。”今年春節,她特意選了一副“一年四季行好運,八方財源進家門”的對聯,也沾沾老舊小區改造后給居民帶來的深厚福澤。

  孫俊英是棉三廠職工的家屬,她說,住到這個小區30多年了,這個新年最舒心。1月29日,她一大早便來到小區的“陽光服務中心”,觀看社區請來的書法家為大家寫春聯,送“喜氣”?,F如今,一副對聯的經濟價值不足掛心,可承載的“變遷”意義卻彌足珍貴。

  “以前的小區,哪有這樣的活動中心,哪有這么寬敞又干凈的道路,哪有院子里那些游樂和休閑設施?”孫俊英接連幾問道出了他們前后生活環境的新變化。

  2021年,棉三小區作為老舊小區接受改造,經過改造后這里煥發新“容顏”,還多了一個充滿溫暖的名字——“陽光里”。

  “改造前,小區里的環境可以說是臟亂差,但經過改造后,干凈整潔、設施齊全、生活便捷,人們的生活就像在陽光里一樣溫暖、明媚。”復興區化林街道建西三社區書記尹曉佳講述了小區名字的來源和內涵。

  在小區的“陽光服務中心”,細心的人不難發現,這里有很多“梭形”裝飾物,成為小區里的標志性建筑。

  “沒錯,這就是根據紡織用的梭子設計的。”尹曉佳說話的眼神中似乎流露出一種崇敬之感,生活在這里的老人們有著共同的工作經歷,他們大多是紡織行業里的行家里手,而昔日的紡織業曾為邯鄲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我們希望把前輩這種勞動精神繼續傳承,喚醒封存已久的記憶,重新點燃他們的回憶,讓他們在現代化的生活社區里依然能夠感到親切,在記憶的力量與現實的美好之間產生獲得感和幸福感。”張燕燕激動地說,這次來到陽光里棉三小區,看到老人們聚在一起賞對聯、聊往事兒,心里倍感欣慰。

  張燕燕說,為了打造有文化、有歷史和懂人情的新社區,他們查閱了大量史料,挖掘歷史文化,希望那些寶貴的精神不再只是宣傳口號,而是身邊鮮活的事跡,教育后人,發揚并傳承優良傳統。

  “陽光服務中心”的設計理念,就是要服務民眾的各種組織活動,建立社區內部不同愛好的活動群,并定期組織相關活動,最終打造鄰里共享型服務平臺。

  臘月二十七這天,社區正組織居民開展寫春聯活動,這也是“小區服務中心”建成后的初“亮相”,看著眼前熱鬧的景象,感受著老人們身上燃起的新活力,張燕燕和社區工作者們也找到了他們工作的“落腳點”。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新春走基層”采訪小分隊正在采訪拾光里棉四小區居民宋巖夫婦。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范文平 攝

  拾光里的“小欣喜”

  拾光里棉四小區與陽光里棉三小區同屬建西三社區,且相鄰而建。2021年,該小區與陽光里一同接受改造,并更名為拾光里棉四小區。

  經過改造,小區重新鋪設了地下管網,修補和粉刷破損墻體,鋪設并拓寬道路,重修大門,增設門禁、監控和路燈等公共設施,打造微庭院,增加綠化面積等,使得整個小區煥然一新。

  “我從小生活在這里,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可小區改造完成后,我第一次從外地回來,感覺小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我而言成了最熟悉的陌生地。”拾光里棉四小區居民宋巖感嘆道。

  宋巖是土生土長的邯鄲人,從小便與父母生活在這個小區,大學畢業后去外地發展。對他來說,這里承載著他的童年記憶,可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這個滿是他成長印記的地方,開始變得破舊和臟亂,已跟不上現代化生活的追求。

  “我做夢也沒想到,最后我能在這里和心愛的姑娘結婚。”宋巖欣喜又欣慰。原來,父母為他們小兩口準備的結婚新房還沒有交房,而拾光里棉四小區已經完成了改造工程,現在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絲毫不輸新建的小區。于是,他們便選擇把這里的房子重新裝修,當作他們的婚房,并在去年的十一月舉行了婚禮。“能在充滿成長記憶的地方辦婚禮,對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不過在以前,那真是想都不敢想。”宋巖感慨道。

  記者來到他們溫馨的小家,充滿文藝范的裝修風格與拾光里棉四小區的風格還真是渾然一體。面對剛剛結婚的小兩口兒,張燕燕關切地問,你們常年在外地工作,回到社區就是回到家了,有什么困難就跟我們大家伙說。

  “我們都挺好的,從外地回來,看到張燈結彩的社區,我瞬間感受到了年的氣息、家的溫暖。”宋巖的新婚妻子趙媛敏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滿足。

  宋巖夫婦充滿喜慶與歡樂的小家,是整個舊房改造后,小區大環境的改變,為千萬小家帶來了欣喜和幸福。正是這些改變和提升,讓小區居民的生活變得舒適與美好,使生活變得踏實與安心。

  陽光里棉三小區居民孫俊英正在接受記者采訪。

  讓更新的“車輪”永動

  老舊小區的改造,傾注諸多參與者的情感和心力,他們不斷發現老舊小區的美好,讓新與舊深入融合,使其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而老舊小區改造絕非一朝一夕之事,今天的嶄新面目,離不開每一位參與者的傾情付出,亦離不開干群的凝心聚力。

  說起這些小區改造的經歷,無論是張燕燕,還是社區工作者們,他們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正是這些經歷讓他們和群眾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李阿姨,您家里收拾得真干凈。”復興區化林街道建西三社區書記尹曉佳夸贊道。她口中的李阿姨,名叫李婭媛,是拾光里棉四小區的居民,也是小區改造讓她和社區工作者結下了深厚的情緣。

  李婭媛說:“今年可是我在小區過得最干凈、最舒心的一個年?,F在的棉四小區,道路寬敞,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干凈整潔,這都得益于小區改造中的一項‘大工程’,那便是拆除違建。”

  棉四小區共拆除違建115戶,小煤房30間,騰出約2000平方米的空間。“現在看來,拆除我們的小房是正確的選擇,現如今不光家里干凈了,整個小區都干凈了,看著舒心,住得安心。”李婭媛如是說,住建部門和社區工作者們,為了給我們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他們不僅將原本的違規建筑拆除,騰出的空間用于小區整體建設,還將剩余符合住房規定的使用面積變成居民家的小陽臺。在小區后續的改造和提升工作中,我們不僅要支持,更多得是要參與其中。

  老舊小區改造重在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而以民為本,贏得民心,讓民參與,便能使更新的“車輪”永動。

  過年了,社區工作者們和李婭媛一起將窗花貼在明亮的窗戶上,配上窗外干靜整潔的小陽臺,在鏡頭下定格成了一幅最美麗的“年畫”。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與拾光里棉四小區居民李婭媛一起貼窗花。

  老社區里的“詩和遠方”

  “舊城改出新氣象,復興繁榮暖民心”。要說,老舊小區改造的成果如何,拾光里棉四小區居民程子鋼的詩句道出了緣由。

  程子鋼是一名老黨員,小區進行改造時他發揮黨員積極性,支持并主動參與小區改造工作。不僅如此,他還愛好寫詩,將小區改造中他的所思所感都凝練成詩歌,創作了不少贊揚老舊小區改造成果的詩篇。

  現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而后續的提升和管理工作是張燕燕關注的重點,來到程子鋼家中,她重點和這位有思想見解的老黨員討論了這一問題。

  “一定要加強小區的管理,要珍惜和保護政府如此下功夫創造的美麗成果。”程子鋼堅定地說。而在他看到,想要把小區改善好、管理好,還是要發動群眾,要調動每一位居民的積極性,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造福群眾。

  聽了程子鋼的一席話,張燕燕和社區工作者們思緒萬千。離開居民家中,他們邊走邊思索,但看得出他們的腳步越來越堅定,明確并堅定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幸??梢院芎甏?,也可以很具體。在復興區老舊小區改造的故事結尾匯聚出了“以人為本”的改造理念。

  在全市老舊小區規劃設計中,重點突出理念、特色、文化三個要素,將綠色社區、完整社區、智慧社區、海綿城市、節水小區等新理念、新技術充分融入并應用到改造方案設計中。依據小區實際,堅持“一小區一特色”,深入挖掘小區文化內涵,提煉文化主題和精神內核,達到主題鮮明、特色突出、品位高雅的良好效果。

  而記者看到的,只是全市改造465個老舊小區中的一個縮影。

  2021年,邯鄲市計劃改造465個老舊小區都全部完工,建筑面積達872萬平方米,惠及14個縣(市、區)10.62萬戶居民,累計爭取到位中央資金13.3億元,位居全省第一位。

  這一年,邯鄲市申報的19個老舊小區改造設計方案全部入圍河北省前40名,其中11個方案獲評省老舊小區改造優秀設計方案。

  這一年,邯鄲市推薦的鐵西南58號院、北崗院、機械廠1號院、廣樂南小區等4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部獲評省級示范項目,獲評數量全省第一。

  這一年,邯鄲市派出的復興區代表隊作為全省6個代表隊之一參加了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老舊小區改造擂臺賽,并榮獲第一名。

  這一年,住建部召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經驗交流視頻會,邯山區和平東小區作為全省3個聯系點之一,在全國經驗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

  這一年,邯鄲市主城三區創建了以柳頤社區、六二社區、和平東社區為代表的88個綠色社區,其綠色社區建設項目榮獲“河北省人居環境范例獎”。

  建設宜居城市,首先要有宜居建筑,幸福的建筑極具民生關懷,老舊小區改造就是利民為本思想的最好體現。全市打造出兼顧協調性、地域性、時代性和文化性的幸福社區,讓人們過上了幸福祥和的新年,也預示著在新的一年里人們的生活必將蒸蒸日上!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武悅/文 范文平/攝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天天噜啦在线播放 | 日本道免费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 天天爽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