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老區人民富起來——太行紅河谷文化旅游經濟帶涉縣段探訪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2-02-09 09:39:16

  太行紅河谷人文資源得天獨厚,擁有紅色革命文化、女媧創世遠古神話和太行山民俗文化等豐厚的文化積淀。這里是抗日革命根據地、劉鄧大軍誕生地、晉冀魯豫邊區首府地,譜寫了“九千將士進涉縣,三十萬大軍出太行”的不朽傳奇。

  春節期間游客游覽涉縣赤水灣古鎮。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胡曉華  攝

  “如今,我市依托太行山豐富的紅色和生態旅游資源,要把太行紅河谷打造成為全國旅游新熱點、河北旅游新名片。”涉縣太行紅河谷推進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李小亮用鏗鏘的話語描繪著未來。

  春節期間,邯鄲新聞傳媒中心“新春走基層”采訪小分隊記者走進涉縣,沿著太行紅河谷文化旅游經濟帶一路行進,游小鎮、訪窯洞、聽心聲,感悟老區人民奔向幸福的奮斗足音。

  春節期間游客在涉縣赤水灣古鎮內觀賞大紅燈籠。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胡曉華 攝

  紅紅的好日子

  太行山南麓,清漳河兩岸,一條太行紅河谷文化旅游經濟帶,在靈山秀水間,綿延132公里,串起了涉縣全境以及磁縣和峰峰礦區部分區域。1月30日下午,李小亮帶著采訪小分隊記者來到這條經濟帶范圍內一座村落——涉縣索堡鎮常樂村。

  漫步常樂村的街頭巷尾,只見寬敞的馬路四周是新落成的民居,在大山的映襯下顯得氣派不凡。此刻,村里家家戶戶正忙著貼春聯。一支毛筆、一張紅紙、一尺硯臺,筆尖提按運轉,鮮紅的紙面上便留下愈久彌香的年味。“常言道,寧可年無肉,不可門無聯。”正在寫春聯的村民劉魁芳笑著說,“家鄉過年,吃餃子、貼春聯,是必不可少的迎新年儀式。”

  “過去,村里零零散散住著百來戶人,大家都窮,沒幾個人識字,能提筆寫春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幸好在外工作的劉魁芳寫得一手好字,每年春節前回村替大家寫春聯。”村支書許貴良說,別看這個村對面有5A級國家風景區媧皇宮,還有八路軍一二九師挺進涉縣時留下的一些舊址,但村里人守著這些“寶貝”長期受窮。后來,為了徹底幫該村拔掉“窮根”,當地政府依托當地獨特的冷泉水資源和肥沃的土地,幫助村民發展鱘魚、鱘鯢、小龍蝦、冰葡萄等特色種植養殖產業,讓村民逐步摸到了致富門路。

  “短短幾年工夫,勤勞的常樂人靠雙手拼出了好日子。大家兜里有錢了,都爭著學文化寫春聯,希望用這種方式表達他們奔跑在致富路上的喜悅心情。”許貴良說。

  “藍天碧水千秋歲,鳥語花香萬里春”“門連殷富路,春到小康家”……放眼望去,這些書寫新時代的春聯把常樂村裝扮成一片火紅的世界。記者讀著這些春聯,不知不覺來到該村的鱘魚養殖基地,看到一方方魚塘里,一尾尾鱘魚在清水里游弋。

  “這里最大的鱘魚長兩米多,重達300多公斤,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光。”許貴良說,即便是春節期間,游覽媧皇宮的游客也會順便來常樂村體驗垂釣的樂趣。除了垂釣觀光,這里還有新鮮美味的鱘魚宴供游客品嘗。去年,在政府和社會等多方幫助下,該村建成常樂鱘魚小鎮,構建起育苗、種養、加工、紅色旅游為一體的產業鏈條,此舉不但振興了一方經濟,還能讓周圍村民就近就地就業。

  “常樂村的變化,是太行紅河谷文化旅游經濟帶建設以來,涉縣鄉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李小亮說,我市堅持把太行紅河谷建設與革命老區建設、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堅持產業聚而強、功能小而全、機制新而活的目標,構建起“景區帶小鎮、小鎮帶鄉村”的發展模式,此舉將帶動涉縣、峰峰礦區、磁縣三地20多個鄉鎮100多個村莊近10萬人實現就業增收。

  新春走基層的記者在涉縣索堡鎮常樂村采訪。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胡曉華 攝

  紅色游受歡迎

  正月初一上午,記者驅車趕到太行紅河谷文化旅游經濟帶上的重要景點——涉縣紅色記憶小鎮。此刻,該景區的停車場里已經停了不少私家車。記者在里面轉了20多分鐘才找到一個車位。

  李小亮介紹,涉縣作為革命老區,分布著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禮堂、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舊址、太行軍區司令部辦公室等近30處有代表性的紅色舊址,它們散布在涉縣幾十個村落里,不利于旅游開發。當地創新工作思路,按照1∶1的比例在小鎮復建,并配套水渠、石磨、戲樓等原生態民俗景觀和體驗業態,讓這里成為旅游觀光、研學體驗于一體的精品紅色旅游景區。

  在小鎮廣場上,大喇叭反復播放著疫情防控的有關規定,入口處的工作人員拿著額溫槍給每位戴著口罩的游客測量體溫,并做好信息登記。

  在紅色記憶小鎮門口的執勤人員中,記者見到了該小鎮的負責人,一二九師紀念館副館長王翔翥。“真沒想到正月初一就有這么多的游客上門,我怕景區工作人員忙不過來,于是便來到門口和大家一起執勤。”他一邊指引著游客保持一米間隔距離,一邊對記者說,為了讓游客能獲得更加真實和立體的研學體驗,該小鎮在春節期間推出了軍事模擬訓練、對戰體驗、農耕勞作、紅色經典演出等活動。

  此刻,在該小鎮的門前廣場上站著不少游客,他們仿佛在等待著什么。記者走近這些游客想要采訪,可突然聽到身后傳來“轟隆隆”的聲音。扭頭一看,只見不遠處有兩輛“全副武裝”的裝甲車正緩緩駛來。等裝甲車停穩后,幾個孩子從車里伸出小臉來,然后興高采烈地喊道:“太好玩了,還要再來一次!”一旁的家長勸說了好一會兒,孩子們才意猶未盡地爬下車,重新排到人群后面等待再次體驗的機會。

  剛目送走兩輛裝甲車,就聽小鎮里又傳來連串的槍炮聲。尋聲而行,記者來到該小鎮的對戰體驗區,只見這里的孩子們化身成為一個個“小八路”,通過挖戰壕、練習打靶等方式,體驗軍旅生活。

  “這種體驗活動比玩手機有意思。”在體驗區,一個滿頭冒著熱汗的8歲小朋友說,“我在這里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大家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打敗敵人。”

  “今年春節回老家涉縣過年,我看到家鄉變化真大,感覺非常震撼。”游客程玉梅說,她小時候經常聽老一輩講述紅色故事,這次特意帶孩子來參觀學習,使他接受紅色教育,銘記歷史,學會感恩。

  李小亮介紹,目前,紅色記憶小鎮全面投入運營,這里不但可以提供近百個就業崗位,還能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為紅河谷地區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打開一個新的突破口。接下來,涉縣將圍繞紅河谷劉鄧大軍誕生地、晉冀魯豫邊區首府地的核心資源,做好文化遺存保護與修復工作,發揮紅色旅游在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教育上的作用,努力把太行紅河谷文化旅游經濟帶打造成國家級紅色研學旅游示范區。

  涉縣赤岸村紅色記憶小鎮劇場演員在排練舞蹈。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胡曉華 攝

  窯洞里聽民聲

  正月初一下午,記者來到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發現這里游人如織,更為熱鬧。在劉伯承、鄧小平親手種下紫荊和丁香兩棵樹苗的地方,不少游客正拿著手機拍照留念。

  人群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引人注意。他佩戴著“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正興致勃勃地給游客講著劉鄧大軍運籌赤岸、浴血太行的紅色故事。打聽得知,他是赤岸村的張和田,曾擔任過該村民兵隊長。今年,他雖然已經80歲高齡,但依然熱心公益,經常到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做義務講解。

  看到記者拿筆的手凍得發青,張和田熱情地邀請記者到他家中喝杯熱水,順便逛一逛赤岸村,聽他講一講發生在這座山村里的故事。

  離開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老人腿腳利落,帶著記者沿小路向赤岸村深處走去。不久,一條嶄新的街巷出現在記者面前。老人說,這就是去年村里剛打造成的連心巷??谷諔馉幤陂g,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八路軍一二九師進駐涉縣赤岸村,在這里生活戰斗達6年之久,留下了眾多革命舊址。去年,涉縣承辦第六屆省旅發大會開幕式,赤岸村以此為契機,依托原有革命舊址,在連心巷里修建了11個特色院落,使游客可以在這里品嘗特色小吃,或學染、紡、織、縫、繡等10多種民俗手藝。

  說話間,張和田帶著記者來到他的住處——三個窯洞組成的農家小院。這些窯洞都用青磚加固,顯得古樸別致。院內的桌子上擺著刺猬、元寶、大壽桃等樣式花糕。老人請記者落座,然后端來熱騰騰的茶水。

  一杯香茶入肚,張和田的話多起來。他說,過去,在涉縣人民群眾極度困苦的情況下,一二九師、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利用漳河為民造福,興建漳南大渠,把漳河水引上太行山,把旱地變成水澆地,讓老區群眾度了荒。至今在涉縣仍流傳著一首順口溜:“水流南山頭,吃飯不用愁,沒有八路軍,這水怎能流。”

  “八路軍對老區人的恩情,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張和田說,抗戰時期,赤岸村村民就自發為前線八路軍將士縫衣納鞋、捐錢捐糧、騰屋騰房、送子從戎,傾盡所有支持八路軍抗日。老區人無私無畏、家國相連的情懷代代相傳。如今,這片熱土上的人民依然延續著先輩們舍家報國的優良傳統。

  張和田舉例說,去年,圍繞紅河谷項目,村北要建一座赤岸公園。但那里原來有一百多間老宅院需要拆除。從拆遷工作組進駐赤岸村,到圓滿完成拆遷工作,沒有一個村民反對阻撓。 有的村民剛剛完成新房裝修,尚未搬進去,就面臨拆遷。但他們雖心有不舍,但仍全力配合。

  “當年八路軍戰士將生命都獻出去了,比起他們的犧牲,我們這點犧牲算個啥!”張和田說,“老區人就認準一個理兒,那就是‘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張和田說,“如今,那一百多戶居民已經分配到了漂亮的新房,我帶你去看看!”老人是個急性子,他放下水杯便從院子里推出一輛電三輪,帶上記者去看赤岸村的新民居。

  三輪車行駛在干凈整潔的村路上,路邊的村民見了張和田都客氣地問:“老張,這是干嘛去?”

  “我帶記者看看咱新民居!”張和田仰著頭,一臉自豪地說。在村里轉過幾道彎,老人突然指著前方一片雪白的三層樓房高興地說:“你看漂亮不漂亮?這些房子大部分已經封頂,等到今年七月份左右,一百多個拆遷戶就能住上漂亮的新房了。”

  “紅河谷項目是個民心工程,在老區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該項目已經完成生態景觀、水系景觀、大地景觀、路網、特色小鎮(街區)、重點景區提升和旅游基礎設施等7大類、20個項目建設任務,并成功通過了第六屆省旅發大會的檢驗。”李小亮說,下一步,各相關單位和部門將持續用力,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景區品質、體驗業態、管理服務水平,擴大太行紅河谷文化旅游經濟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其真正成為全國旅游新熱點、河北旅游新名片。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劉昆/文 胡曉華/攝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最新AV资源在线观看网 | 亚洲色婷婷爱婷婷综合精品 | 日韩精品在线网址 |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