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臨近,各地人員流動頻繁,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復雜。為充實疫情防控力量,共同守護美好家園,近日,共青團市委面向全市招募青年志愿者。剛放寒假的大二學生李家音馬上申請加入社區防控志愿者的行列。如今,她聞令而動,逆風而行,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開啟了別樣的假期生活。
A 溫暖的紅馬甲
“您好,我是廣泰社區的防疫人員,請問您是本小區的張某某嗎,有沒有去過中高風險地區,最近一次核酸檢測是什么時候?……”1月18日上午,在叢臺區東柳街道廣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李家音那清脆、圓潤的聲音在大廳里久久回蕩著。
李家音年紀不大,卻已經擁有多年志愿服務經驗。自從考上西北民族大學以來,她更加熱衷于公益活動,利用寒、暑假爭當志愿者,傳遞正能量。此次寒假,她看到自己居住的廣泰小區大門口貼出了“志愿者招募令”,便義無反顧地報名成為了該小區防疫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
“鑒于當前邯鄲周邊的疫情態勢,我想發揮自己的綿薄之力,堅決阻擊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傳播,守護美好家園。”李家音堅定地說。報名后,她很快就到社區報到上崗了。
當得知自己成為今年該社區錄用的第一批志愿者后,因過于激動,她竟沒顧得上穿厚外套就跑出門。“‘紅馬甲’雖然單薄,但我穿上它的時候卻絲毫感覺不到冷。”她說,每當自己穿上志愿者“紅馬甲”,積極響應黨和人民號召,到基層為群眾做貢獻的時候,她就特別激動,“因為我覺得,能成為寒風中的一抹‘志愿紅’,這是我一生的榮耀。”
B 哪里缺人去哪里
“前段時間,我市周邊城市的疫情情況不容樂觀。”李家音說,得知廣泰社區特別缺人手,她上崗的第一天,就主動找到社區書記陳仕誠,對他說,“我做什么都行!哪里缺人我去哪里!”
環境整治、疫情防控宣傳、人群排查、幫扶送溫暖……每一樣工作都離不開社區工作人員的努力。現在春節臨近,人員流動頻繁,社區急缺流調排查崗位人員,陳仕誠希望李家音發揮其志愿服務經驗比較豐富的長處,協助工作人員在廣泰小區開展疫情防控流調排查工作。
作為志愿者,李家音并不是新手,但她以前從事的多是門口值守、打掃衛生等志愿服務,從未做過流調排查工作。她有些發憷,但一想到這項工作能更好地鍛煉、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有益于社區防控,便一口答應下來。
“這個工作并不難,但極其考驗人的細心和耐力,需要你反復打電話與被排查人員核實信息,不能有半點馬虎。”陳仕誠告訴記者,在大家的幫助下,李家音虛心請教學習,只用一天時間就掌握了相關技術。1月18日下午,在記者的見證下,李家音拿起電話,撥打上級部門推送過來的被排查人員電話,熟練地向對方一一核實家庭住址、行程、疫苗接種、是否去過高風險區等信息,然后再把核實后的信息編寫成文字,錄入電腦,最終反饋給上級部門。
“平均每天要打四五十個電話,最多的時候,一天打了一百多個電話。”李家音說,自己在大學學的是歷史專業。這個寒假,她白天在社區里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到了晚上,她要讀書學習,在“故紙堆”里研究古人的生產實踐以及創造出來的思想文化和藝術,“我感覺自己每天都像在時光隧道里穿梭,簡直太有趣了。”
李家音雖然一直強調自己的工作一點也不累,但記者從她干裂的嘴唇上還是能感覺到這份工作背后的辛苦。為了克服這種高強度工作帶來的身心疲憊、喉嚨沙啞、頭暈目眩等不適癥狀,瘦小的她時不時揉揉腿、伸展一下腰背,然后再接著工作;口干舌燥了,她就咽幾下唾液緩解一下……
辦公桌并非她唯一的“戰場”。李家音在做疫情防控流調排查工作的時候,發現有些電話號碼始終打不通,這時,她會和社區干部一起入戶排查,確保當天上級部門推送來的全部信息均在當天排查清零。
在李家音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一張手繪的小區平面圖,上面秘密麻麻標注著各種線段和數字。“這是廣泰小區的平面圖,上面的數字代表小區的居民人數,而一條條黑線代表居民排隊做核酸檢測時的疏散路線。”她說,這張圖是為小區開展核酸大排查演練而制作的。工作之余,她要把這個圖熟記于心。一旦上級部門要求該小區全員做核酸檢測,她可以根據這張圖上的路線,用大喇叭廣播的方式引導居民有序檢測和撤離,避免人員聚集。
C 良好家風影響
“疫情期間,居家固然非常重要,但比起待在家里,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我更愿意參與志愿活動,盡力幫助別人。”采訪結束時,李家音突然向記者透露說,自己熱愛志愿活動,主要受家人特別是姥姥的影響。由于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她從小就和姥姥一起生活。姥姥為人正直、善良,是一位熱心腸的人,也成了她從事志愿服務的引路人。
李家音回憶,小時候,她經常見到姥姥把衣服、被子、米、面、油等物品送給困難家庭的人。另外,每當小區居民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姥姥總是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調解雙方矛盾,將小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使鄰里關系更加和諧。她常問姥姥:“又不拿工資,工作怎么還這么熱情?”姥姥總是笑笑說:“只要人人盡自己的力量來做好事,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美好呀!”
“姥姥用行動告訴了我如何做人。”李家音說,如今80多歲的姥姥,雖然無法像以前那樣參加公益活動了,“但她時常教育我要好好做人,為國家多做貢獻,因此,我不會辜負姥姥的殷切希望,要堅持參加志愿服務,努力為國家貢獻自己的青春熱血。”
邯報融媒體記者劉昆/文 邱勇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