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讓邯鄲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王杰仁發布時間:2019-09-05 09:44:50

  邯鄲市中小學積極開展主題科普課外活動,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體驗各類趣味科普展品,學習科學知識,感受科技魅力。圖為邯山區育德路小學老師為學生講解三球儀實驗原理。記者胡曉華攝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崔桂敏)從新中國成立至今,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邯鄲市教育系統廣大教職員工共同努力,教育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全市教育綜合實力保持全省前列,高考本科上線率、中考綜合率、學前毛入園率逐年攀升;中職教育實現有效整合;高等教育快速發展,河北工程大學新校區投用;在全省率先推行并實現了集團化辦學、信息化全覆蓋、中考改革、推遲上學、一供餐兩托管、住宅區配套中小學幼兒園建設、廁所改造等16項工作;全面實施了7個國家試驗區建設,教育發展水平從全省落后邁入全省前列,得到各級領導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認可,人民群眾對教育滿意度大幅提升。

  教育均衡:追求優質教育狀態

  2014年2月,當“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規劃一提出,包括邯鄲在內的所有河北人對自己所在城市的未來充滿了期望。市教育部門決定,主動出擊,直盯京津等地,將外地“智庫資源”引進來,為邯鄲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

  當年5月26日,邯鄲市教育部門第一次在北京亮出想法和誠意,“北京高校懇談會”如期舉辦,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幾十所高校相關人員到會,吹響邯鄲“招校引智”號角,也拉開邯鄲教育注入新活力的序幕。

  “招校引智”提升了學校管理水平、老師教學水平,學生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也相應進步和提高。更重要的是邯鄲生源不再外流,為邯鄲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注入了活力和源動力。

  2016年,市二中高三僅有600人畢業,但當年9月份卻有1800人進入高一學習;市三中在2016年招生時,分數線比往年提高了30分,報名人數仍居高不下。同年,邯鄲市中考高考成績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時至今日,在“招校引智”工作層面,與邯鄲市合作的省市、學校數量越來越多,合作內容越來越廣泛。

  據統計,在“招校引智”工作中,邯鄲市與京津等先進地區、學校簽署合作協議70余項,北師大附屬學校、北外邯鄲附屬實驗學校、南開中學合作校、華中師大附屬學校等10余個合作項目落戶邯鄲。引進北京在線教育平臺,開展京津邯之間專家送教、講座及跟崗學習活動十余次,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與市滏春中學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在邯成立教學實踐基地。邯鄲市與天津市南開區、南開中學的網絡教研實現對接。積極推動“市校合作”,與中國農大研究生院、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初步達成入駐意向。

  如果說“招校引智”破解了優秀生源外流難題,在全省率先對市直初中、高中實施“集團化”辦學,同是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的解決方案。

  “集團化”方案最早從解決初中開始。市教育部門提出市第二十三中學合并市六中、市第二十五中學合并市第二十六中的方案,六中成為二十三中南校區,二十六中成為二十五中北校區,實行統一領導管理、統一教育教學、統一師資調配、統一評價考核,真正做到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捆綁發展。

  隨后,一系列諸如老師雙向交流、教學研案共同使用、名師與青年教師結對幫扶、評先評優全公開等措施的實行,讓兩所弱校在教學質量、制度建設、精神文化等層面實現了更新和突破。

  在取得一定成效后,全市高中階段共成立三個教育集團,即市二中教育集團、市三中教育集中和市四中教育集團,市七中并入市二中,市鋼苑中學并入市三中,市建安中學并入市四中,學校名稱也分別改為市二中南校區、市三中南校區、市四中南校區。目前,實現集團化辦學的中小學覆蓋率達60%。

  2018年,邯鄲市在全省率先實施《邯鄲市主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總投資30.2億元、建設71個中小學幼兒園,2018年開工建設52個。同時,全面開展縣教育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各縣教育園區建設,帶動周邊各類配套設施建設,實現產城教三贏的良好局面。

  市教育局主要領導認為,教育均衡發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平均發展、均等發展,它更加強調的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教育均衡最好的境界,是全學段、全領域教育資源的均衡。因此,幼教特教更專業、高中教育更重規律、職業教育更具特色已然成為發展高位均衡教育的路子。

  作為全省唯一中考改革試點市,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開始全面實施“邯鄲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同時,邯鄲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上線運行。圓滿完成“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工作,在全省率先實施“一村一公辦園”計劃,全市共新建、改擴建農村幼兒園201所,其中新建105所,利用中小學閑置校舍、富余校舍或其他公共資源改擴建幼兒園67所,設立辦園點29個。在全省率先出臺《邯鄲市主城區新建住宅區配套中小學幼兒園建設管理辦法》,投資3.4億元建設17所配套學校。全市組建84個幼教集團,7個職業教育集團。在全省率先建設工讀學校,依托市四職啟動了工讀教育。大力實施“縣管校聘”改革,20個縣(市、區)全部出臺了實施方案,交流教師3600多人。

  教育信息化:搭建通往智慧+的平臺

  2014年,教育信息化建設被列入市教育局攻堅戰役。在多次論證后,“一個平臺、六大中心、五個覆蓋、市縣校三級架構、寬帶網絡互聯互通、資源共建共享”的教育平臺設計框架出爐。

  近幾年來,市本級每年投入近千萬元,各縣(區)每年投入800余萬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設,并明確將公共經費的10%用于信息化建設。經過連續四年攻堅戰役,目前,邯鄲市高標準建成1個市級平臺和20個縣級云平臺構成的邯鄲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平臺的教育管理、資源應用、網絡教研、師生學習、視頻會議和網絡電視教學等六大中心已建成投用,利用內網、外網、無線WIFI、視頻會議和網絡電視實現了市、縣、校的網絡通道全覆蓋。

  現在,全市4000多所學校寬帶網絡全部覆蓋,90%以上的班級實現多媒體教學,6000多個班級實現名校網絡直播,85%以上城區學校實現無線WIFI全覆蓋,100%教學點接通網絡電視,95%以上師生建立了網絡學習空間,實現網絡管理、網絡教研等多項應用,具備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基本條件。

  據了解,網絡教研、1小時培訓、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是邯鄲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大亮點,也是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開啟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市新征程的“三駕馬車”。各縣(市、區)共建成348個直播課堂,使縣級優質資源覆蓋到全縣,逐漸形成縣域、學區之間及學區內部等各種層次的直播課堂。

  視頻會議系統增加了高中學校和民辦學校的接入;名師網絡學校已完成小學6個年級語數英3個學科新授課錄課、上傳工作,實現了資源共建共享,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建立直播系統,對教育重大活動實現全網實時直播;開展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對接工作,成為國家第一批體系試點,全市注冊教師10萬余人,我市師生通過邯鄲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的賬號即可登錄、使用國家數字教育資源。

  據了解,邯鄲市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作為全省唯一地區代表,成功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在第十六屆全國小學、初中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第十二屆VEX機器人亞洲錦標賽、第十八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暨2018世界青少年機器人邀請賽中,邯鄲市獲多項大獎。開展了“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曬課評優活動,全市曬課教師數共44057人,獲省級優課204節,部級優課44節,省級和部級獲獎均列全省第二。

  旱廁改造:小處亦有大文章

  2017年12月底,全市2823所中小學校、教學點的孩子們,作為旱廁改造的受益者,揮手告別了有味道、有蚊蟲的“茅房”。至此,全市2823所旱廁全部改造成水沖式蹲便廁所,其中學校1718所,教學點1105所,在全省遙遙領先。

  兩年時間,近三千所學校的改造量,從數字看不少,同時西部縣(市、區)面臨缺水窘境,永年、涉縣等地又涉及災后重建。

  如何能把廁所改造工作做得完善,各校達成共識:廁所作為文明校園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老師學生良好習慣和健康衛生意識的場所,對小廁所必須要實施大動作,而且一個都不能落下。

  根據全市學校情況不同,在廁所改造上,市教育局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市直學校廁所重在提升;新建廁所要做到墻面透明、實現水沖,且合理設置蹲位,按照男生20∶1、女生15∶1的標準,確保滿足全體師生如廁需要;對于改建廁所,在原有廁所坑位基礎上進行改造,按照原有坑目不變的原則,加裝沖水設施和蹲便器。

  而在西部山區,面對用水極缺的狀況,改造、新建廁所都面臨著不小的困難。但是,旱廁改造工程依舊按部就班地進行。

  七個國字號試驗區:引領素質教育新高地

  2015年,市教育局接連收到三份來自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的文件——教育部確定了全國102個市(州)、縣(區)為全國第一批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實驗區。作為河北省唯一一個設區市的“試驗區”,邯鄲市榜上有名;教育部確定的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相關實驗單位名單中,邯鄲市成為全國10家中小學研學旅行實驗區的一份子;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指定我市為全國啦啦操實驗市(區),開展此項運動的推廣普及工作。

  2018年,邯鄲市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是全省唯一獲此榮譽的設區市。邯鄲市目前擁有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80所,居全省第一位。曲周縣教育體育局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

  截至目前,全國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區)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示范區、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相繼落戶邯鄲——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探索上,邯鄲市教育部門創新性工作,使學校和學生們既是“實驗田”,又是受益者。

  記者了解到,教育部之所以選中邯鄲,讓邯鄲成為河北省的“代表”,主要因著邯鄲在藝術教育工作方面有著很強的實力。

  據介紹,邯鄲市已連續29年舉辦全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其中涌現出的優秀劇目已成為全省招牌:第二十九屆中小學校園文化藝術節,演出場次近300場,選派優秀節目參加全省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我市共有30個節目入選,數量全省第一。

  不僅如此,市教育部門還開展了名師名家進校園、家鄉文化進校園、“雙愛好、雙特色”等活動,讓學生們在學校聆聽名師名家關于藝術欣賞的講解,感受地方戲曲、剪紙、吹歌、書法、繪畫的魅力。據統計,全市共創建“雙愛好、雙特色”示范學校135所,“雙愛好、雙特色”活動學生參與率達80%。

  2015年6月,邯鄲市復興中學、市實驗小學等6所學校成為首批河北省研學旅行試點校;鋼苑中學、明珠實驗小學等36所中小學成為邯鄲市首批研學旅行示范校。

  作為全國10家試驗(市)區之一,邯鄲市也在積極摸索著前行。目前,《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活動的實施方案》也已出臺。方案對活動開展的計劃、步驟、時間、范圍都做了明確要求。

  目前,邯鄲市在開展“陽光一小時”活動基礎上,又啟動了“一校一球一操”活動,通過開展足球進校園、體育節、趣味啦啦操和啦啦操專項比賽等形式,增強學生鍛煉意識。現今,邯鄲市中小學生健美操比賽中,啦啦操已被列入比賽項目名單。叢臺區連城小學、復興區前進小學被確定為全國啦啦操實驗學校,叢臺區連城小學、邯山區渚河路小學、館陶一中、市荀子中學在全國啦啦操聯賽“鹿泉站”比賽中獲得七項第一。

  在邯鄲市教育工作成績單上,學校建設步伐加快,投資50億元的河北工程大學新校區基本建成;邯鄲職教城啟動建設,邯鄲(中普)幼兒師范學院在武安市開工建設;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開工28個項目,竣工13個項目;圓滿完成學前教育普及工程、中小學校舍提升工程和“全面改薄”工程,新建、改擴建60所公辦幼兒園、30所農村標準化中小學。

  教育精準扶貧全力推進,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0%;2018年全市資助貧困學生46.01萬人次、3.7億元,資助比例100%;全市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1.24億元,惠及1.85萬人,實現了“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的目標。

  ……

  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落實、落實、再落實,以務實的工作,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滿意答卷,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婷婷丁香五月天在线免费视频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少妇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 | 亚洲天堂日本美女 | 在线播放亚洲国产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