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用詩和音樂讓世界了解中國

來源:中原新聞網編輯:劉穎才發布時間:2019-08-29 14:56:40

  用詩和音樂讓世界了解中國

  ——訪孔子學院拉丁美洲中心執行主任孫新堂

  2019年7月,孫新堂(左)在智利波塔萊斯大學開辦講座,并與智利作家交談。

  記者田斌 劉昆

  2019年8月6日至12日,中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訪問智利,舉辦多場演講和交流會。為數眾多的當地讀者、作家、詩人、書評人慕名參加。

  活動一結束,現場馬上變成莫言作品簽售會。場外,智利讀者排起長隊,拿著西文版的《紅高粱》《師傅越來越幽默》等作品,簇擁著這位來自遙遠國度的作家,要求簽名合影。

  這場大洋彼岸的活動組織者是智利大學講座教授孫新堂,這是他近年來舉辦的多場中拉文化交流活動之一。

  2015年初,致力于傳播中國文化的孫新堂來到智利。時間不長,他便發現中拉文化交流的“短板”——大多停留在編中國結、包粽子等簡單活動上。

  “如何讓當地人深入接觸中國文化,尤其是了解當下中國的新面貌”成為孫新堂長時間思考的問題。為激發當地人更多關注、了解中國文化,孫新堂創辦“中國作家講壇”,力邀包括莫言、劉震云、麥家等眾多知名作家及音樂界、文藝界名人訪問拉美,多元化促進文化交流。

  天道酬勤,艱難困苦中磨煉力量

  孫新堂于1975年出生在館陶縣。他青少年求學時,正是中國社會發生變革和轉折的時期,萬象更新,百廢待興,但彼時,科技落后、物質匱乏、信息閉塞依然困擾著中國社會。在孫新堂記憶里,當年可愛的家鄉和不盡如人意的生活環境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我在館陶一中讀高中三年。那時候生活條件差,學校宿舍是大通鋪,在學校大食堂吃飯,基本上每天都是饅頭咸菜。學校一般兩到三周改善一次伙食,能吃頓餃子,我們高興得像過年一樣。”

  泰戈爾說過:“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煉,才能煉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的確,經歷艱苦環境的磨煉洗禮使孫新堂格外珍惜校園時光。專注的學習讓時間顯得如此短暫。轉眼,人生的重要一站——高考,來了。

  “1993年高考,成績不錯,居然考中館陶一中的文科狀元。”孫新堂說。

  結緣西文,足跡遍布二十個國家

  “當時覺得當兵既能保家衛國,又能到廣闊的世界看看,于是,我報考了洛陽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孫新堂說:“成績下來,老師告訴我考上了,但要到邯鄲市參加面試,到石家莊市做體檢。從沒離開過家鄉的我腦子發蒙,不知所措。

  后來,班主任宋繼煥帶我去邯鄲市面試,面試完,又把我送上開往石家莊的火車。”

  眼界的短淺,觸痛了孫新堂的心靈深處。

  “一定要努力求學,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增長見識,學習先進文化知識,用知識改變家鄉的落后面貌。”望著窗外急速遠逝的故土,孫新堂立下誓言。

  轟鳴奔馳的火車就像一匹永不疲倦的嘶鳴烈馬,把孫新堂帶向未來……

  在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本科畢業后,孫新堂考上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他一直學的是西班牙語專業。2000年,幸運女神再次向他招手。

  “讀研期間,我獲得獎學金,學校公派我到西班牙留學。”說是幸運,其實更是孫新堂勤奮使然。“紙上得來終覺淺”,學了多年西班牙語的孫新堂,這次終于能親赴西班牙,感受她的文化魅力。

  北島說:“一個人的行走范圍,就是他的世界。”行走的眼界決定了一個人看世界的境界。如今,足跡已遍布全球二十個國家的孫新堂每當回憶往事,都感觸頗多:“短短一個多月的西班牙之行,既是文化之旅,也是心靈之旅,讓我在今后的文化交流工作中受益匪淺。”

  妙招連連,多方開拓中拉交流

  2012年,孫新堂被派到墨西哥任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大踏步地開始文化傳播事業。兩年后,由于工作成績突出,被調往智利任孔子學院拉丁美洲中心副主任。不久,他便找到文化交流活動形式單一的癥結。

  “拉丁人熱情奔放,積極樂觀。尤其是墨西哥人對‘死亡’的理解,和中國人大相徑庭。”孫新堂說:“對我們中國人來說,七月的中元節是一個讓人悲痛的節日。同樣的節日在墨西哥卻被賦予喜悅、狂歡的內涵。后來我想到,這種文化現象,搖滾樂最能表現。找到文化契合點,我便邀請中國搖滾樂隊在當地表演《賢良》《珍珠卷簾》等融入中國元素的搖滾樂,讓在場的上萬名觀眾熱血沸騰。”別具匠心的文藝演出讓很多拉美人開始關注中國的當代文化藝術。趁熱打鐵,孫新堂又在文化交流的形式上動起腦筋。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蘊加上開闊的眼界,讓孫新堂思如泉涌:“拉丁人喜歡詩歌,于是我們請來中國著名詩人于堅、趙麗宏、西川、嚴力、藍藍、周瑟瑟、李成恩、沈浩波等,在墨西哥、哥倫比亞、阿根廷、秘魯、智利參加當地詩歌節,并在多所大學、孔子學院、聶魯達基金會等機構舉辦詩歌朗誦會與文學演講活動,進行中拉文化交流。”孫新堂繪聲繪色地給記者講述著那一幕幕難忘場景:“我們把中國詩人的詩翻譯成西文,由當地著名詩人朗誦。隨著朗誦的節奏,詩聲跌宕,婉轉悠揚,引得會場內時而激情澎湃,時而如歌如訴。”

  “其實,我多年前就開始了文學翻譯工作。當時,拉美人了解的中國文學作品,還僅限于《論語》《道德經》等古典作品。大部分中國學生都知道《百年孤獨》的作者是馬爾克斯,而當地將近90%的大學生竟然不知道魯迅、巴金,更別說莫言、麥家、劉慈欣了。我認為,中國的文化輸出,絕不能僅限于古代文化,一定要向現代、當代文化延伸。當代文學家最了解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最能反映當代中國現實。于是,我從2013年起,開始通過當地孔子學院組織中拉專家,并親自參與其中,翻譯出版了大量中國現當代小說和詩歌。目前,已把十多位當代中國作家詩人的作品譯成西班牙文并出版,還主編了‘中國當代文學精品’西班牙語翻譯工程,已出版32部作品。豐富的文學作品伴著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和交流會,讓更多拉美人了解中國,特別是了解當代的中國。”孫新堂說:“2016年,我們創立‘中國電影人拉美行’項目,邀請包括謝飛在內等中國影視導演赴拉美交流合作。這次活動進一步豐富了中拉文化交流形式。”

  “現在又發現了新問題,就是文化傳播的最大障礙,是語言障礙。拉美地區懂漢語的人太少。要想讓中拉文化交流向深層發展,就需要在拉美的大學開設更多中文專業。”2017年,孫新堂被聘為智利大學講座教授。目前,他正致力于北京語言大學和智利多所大學合作辦學,聯合培養漢語專業人才。

  牽線搭橋,把邯鄲文化引入拉美

  “故鄉,那里炊煙裊裊,成群牛羊,而我的根深深扎進故鄉。”

  出生在館陶縣河寨村的孫新堂,當腳步遍布拉美地區的時候,也沒有忘記生養自己的家鄉。他對古趙邯鄲的文化了若指掌:邯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1萬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這里繁衍、休養生息。綿綿數千年的歷史鑄造成邯鄲眾多文化脈系。

  孫新堂說:“邯鄲文化,特別是太極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作為太極拳發祥地之一,邯鄲資源得天獨厚,應該走出去,邁向世界。如今,太極拳深受世界人民喜愛,在全世界的孔子學院,幾乎都開設了太極課堂。作為邯鄲人,我一直在積極努力,將邯鄲的太極文化推向拉美地區。2018年,我促成邯鄲學院和智利圣托馬斯大學合作,在智利建立起一個太極中心;今年又促成邯鄲學院與哥倫比亞卡爾達斯大學,正在合作建設孔子課堂。這將是邯鄲第一所海外孔子課堂。”

  “邯鄲黑陶瓷器和豐富的成語典故,都將是邯鄲和拉美文化交流的契合點。我想,如果能引入多方資金支持,開辦形式豐富的博覽會,邯鄲文化一定能走出國門,在拉美甚至全球舞臺上綻放異彩。”

  最后,孫新堂想通過媒體向館陶一中的師生送上最誠摯的祝愿,祝愿母校培英育俊,為社會多作貢獻,同時祝愿校友們“馬到成功,考上理想大學。世界在等著你,遠方在呼喚你!”

  □簡介

  孫新堂,河北館陶人,現任教于北京語言大學。智利大學講座教授、阿根廷國會大學榮譽教授、墨西哥城國際詩歌節組委會特邀委員、拉丁美洲中國政治經濟研究中心(阿根廷)榮譽理事。曾任中國西葡語教學研究會理事、北京語言大學西語系主任、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孔子學院拉丁美洲中心執行主任。洛陽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本科,北京外國語大學碩士,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研究生。著有西班牙語教材多種,譯有西班牙和拉美多名作家的作品(譯成中文),10余位中國作家詩人的作品(譯成西班牙文),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精品”西班牙語翻譯工程(已出版32部作品);與墨西哥漢學家莉亞娜共同主持“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譯介(西班牙文)”項目,兼任《人民文學》雜志西班牙文版《Farolas》(路燈)翻譯總監。曾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訪學;應邀在西班牙、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烏拉圭、秘魯、哥倫比亞、古巴、哥斯達黎加等國的20余所大學講學或開辦講座。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囯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 | 夜晚久久精品视频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综合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