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泡泡瑪特重回千億市值,這次又能站多久?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5-04-10 08:38:08

  記者丨王杰仁

  實習生丨汗青

  出品丨鰲頭財經

  即便是王寧,也沒有想到泡泡瑪特在2024年能表現得這么出彩,“去年的增長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在3月26日的財報業績會上,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對公司業績做出了這樣的回應。2024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130.4億元,同比增長106.9%;實現經調整凈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185.9%;毛利率也由61.3%上升至66.8%。

  業績超預期往往與股價上漲相伴,財報公布后,泡泡瑪特股價持續攀升,股價一度沖高至166.4港元/股,總市值達到2235億港元,4月7日,受國際局勢影響,泡泡瑪特股價震蕩回落,但截至發稿時依然為129.5港元/股,總市值1735港元,處于歷史較高區間中。

  這樣的場景不是沒有發生過。2020年,泡泡瑪特上市當天總市值便突破了千億港元,創下了新消費企業的市值記錄,但隨著后續的業績增速放緩,泡泡瑪特的股價一落千丈,在2022年間曾跌至10港元/股的低點。

  市值達到新高峰,是否意味著泡泡瑪特的估值邏輯發生了變化?如果沒變,是不過是又站在了新一輪周期的起點;如果變了,支撐其超1700億高市值的邏輯又是什么?

  01

  海外營收大增帶動業績,高基數下增長能否保持?

  數據顯示,去年泡泡瑪特國內全渠道收入增長了52.3%;以盲盒為主要形式的手辦類產品收入增長了44.7%,均不及總體營收的增長幅度。

  換言之,泡泡瑪特的業績大漲源于其他增長曲線,這點從泡泡瑪特門店的景象中可窺見一二。3月31日,鰲頭財經走訪位于上海南京東路的泡泡瑪特全球旗艦店,發現店內顧客中,外國游客占多數,其中既有東南亞游客,也有來自于歐美地區的游客。

  鰲頭財經還發現,門店中產品陳列“C位”也發生了變化,以往居于陳列視覺集中區的產品主要為MEGA系列產品,而現在則是毛絨玩具,就連上海旗艦店的城市限定產品也是一款“DIMMO”毛絨玩具。

  海外市場和毛絨玩具,共同構成了泡泡瑪特新的增長曲線,財報證明了這一點。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港澳臺及海外市場收入規模達到50.66億元,同比增長375.2%;境外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從2023年的16.9%提升至38.9%。

  分地區看,東南亞地區增長最快,以619.1%的同比增長率貢獻了24億元的營收;北美市場次之,以556.9%的增長率貢獻了7.23億元的營收;東亞及中國港澳臺市場和歐澳及其他市場的營收則分別為13.85億元和5.54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84.6%和310.7%。

  毛絨玩具品類的增速更是驚人。2024年報中,泡泡瑪特將產品分為手辦、毛絨、MEGA和衍生品及其他四大品類,營收分別為69.4億元、28.3億元、16.8億元和15.9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53.2%、21.7%、12.9%和12.2%;營收增長率則分別為44.7%、1289%、146.1%和156.2%。

  新開拓的市場和品類共同帶動了業績的增長,問題也隨之而來,高基數之下泡泡瑪特還能繼續高增長嗎?

  02

  增長目標不易達成,海外線下渠道毛利率下滑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覺得能,在業績電話會上,王寧給出了2025年整體營收實現50%同比增幅、海外營收實現100%同比增幅的預期。這意味著2025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得達到200億元,然而,2019年至2023年,泡泡瑪特的營收總和也不過194億元,想實現這一目標難度并不小。

  實現這一目標仍需要依靠海外市場,畢竟泡泡瑪特國內市場的增長并不穩定。2021年至2024年,其國內市場營收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71.3%、﹣3.27%、25.7%和52.3%。

  但在海外找增長的途中,泡泡瑪特需要平衡好規模與效益的關系。事實上,海外業務的增長與渠道建設密不可分。財報顯示,去年泡泡瑪特分別在越南、印尼、菲律賓、意大利、西班牙開設了線下門店。同時,全球多地的地標性位置也成功開設了特色主題店或者旗艦店。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泡泡瑪特海外零售店數量為120家,其中凈增量為50家,相比之下去年泡泡瑪特在國內市場零售店凈增數量僅為38家。

  “泡泡瑪特的IP為形象IP而非內容IP,形象IP觸達用戶需要通過強渠道建設來實現,這意味著泡泡瑪特的海外增長需要靠開更多的門店來完成,在這一過程中則面臨著邊際效用遞減和成本激增的問題。”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這并非危言聳聽,2024年,泡泡瑪特的銷售成本同比增長77.7%來到了43.3億元,租賃相關開支也由2023年的4.65億元上漲至2024年的8.4億元。占據海外營收主要來源的線下渠道的毛利率出現下滑,2024年,該數據為72.3%,為近四年來的最低點。

  在部分專業機構看來,泡泡瑪特在2025年仍將延續增長,但不易達成業績目標。根據摩根士丹利的預測,2025年泡泡瑪特銷售額預計將增長47%,其中,國內市場增長27%,海外市場增長77%,這與泡泡瑪特管理層的目標存在一定差距。

  摩根士丹利提醒消費者,需要警惕潛在的“獲利回吐”風險。畢竟經歷了2024年高達343%的股價漲幅后,市場對泡泡瑪特的預期已經非常高。

  03

  市值達新鋒 挑戰才開始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泡泡瑪特的估值邏輯變了嗎?在泡泡瑪特營收破百億后,黑蟻資本管理合伙人何愚發文回憶了對泡泡瑪特的投資歷程。何愚在文章中提到,王寧的夢想是構建一個IP運營平臺。“IP運營”正是泡泡瑪特想像外界講述的資本故事。

  在這一故事中,泡泡瑪特能通過自身的IP孵化和運營能力,源源不斷地、長久地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事實上,單純的形象IP難以成為“頂流”。《媒體特許經營產品暢銷榜》顯示,全球最有價值的30個IP中,只有Hello Kitty屬于形象IP,其余均為內容IP。換言之,IP若想維持長久地生命力必須依賴內容的填充。

  對于哪一款IP能爆火,泡泡瑪特沒有確定答案。鰲頭財經統計發現,泡泡瑪特的“銷冠”每一年都在變化,2024年爆火的LABUBU實際上在15年前便已誕生,2021年到2024年的營收占比分別為6.8%、5.7%、5.7%和23.3%,如果泡泡瑪特具有“指哪打哪”的IP孵化和運營能力,為何LABUBU蟄伏15年才成為銷冠?

  還有更多的例子可以證明,2022年和2023年的銷冠為skullpanda系列,但去年其收入占比僅為10%,帶來的營收增量也不到3億元;長青如Molly系列,也曾在2020年遭遇到了營收下滑;曾在2019年收入占比18.7%的pucky系列,從2023年開始已經在財報上消失。

  “IP都會經歷周期,形象IP的生命周期往往比內容IP更短,泡泡瑪特市值的暴漲更多程度上仍是基于業績面,而非其所講述的故事被更多人認同。”前述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王寧也清楚這一點,面對公司的股價表現,王寧表示,“任何企業都要經歷周期,也都要經歷冬天,之前很多質疑說公司是不是泡沫,但公司用業績、用不斷的成長去證明自己。”

  業績帶來的高市值仍需要業績維持,走過冬天的泡泡瑪特想要一直處在暖春之中,仍需要高增長來背書,這意味著總市值站上過2000億港元大關后,泡泡瑪特的路才剛剛開始。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碰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三级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 | 婷婷夜色福利网 | 亚洲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 中文娱乐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