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程睿
出品丨鰲頭財經
2025年的春季糖酒會上,有行業觀察發現,醬酒參展企業數量縮減,印證了醬酒品類正轉向理性發展軌道。
近日,珍酒李渡(06979.HK)發布上市后第二年財報顯示,公司收入達70.67億元,與上年同期70.3億元相比微增0.5%;年內公司權益股東應占利潤13.24億元,與上年同期23.27億元相比大降43.1%。
鰲頭財經發現,珍酒李渡旗下珍酒、李渡、湘窖和開口笑四大品牌中,2024年收入和銷量呈現“三降一增”,其中公司核心品牌珍酒也出現“雙降”。
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至2024年,珍酒李渡經銷合作伙伴、體驗店和零售商總體分別為6618家、7261家和7635家。
這也表明,隨著經銷商數量不斷增長,珍酒李渡業績增速過緩,公司經銷商的日子也越發難過。
01
利潤驟降43.1%
2001年到2009年,珍酒李渡創始人吳向東收購了湖南湘窖酒業有限公司、江西李渡酒業有限公司和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等13家酒業公司。
2021年5月至9月,吳向東將金東醬酒、江西李渡酒業和湖南湘窖并入珍酒釀酒。
2021年9月,珍酒李渡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5億美元。
熟悉資本操作的吳向東,在經過一系列注資、股權轉讓后,珍酒釀酒的境內資產成功并入珍酒李渡。
2023年4月,珍酒李渡在港交所順利上市,成為“中國醬香酒第二股”,也成為吳向東旗下繼華致酒行后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當前,白酒行業進入到深度調整的時期,珍酒李渡的業績也未能幸免。
近日,珍酒李渡發布上市后第二年財報顯示,公司收入達70.67億元,與上年同期70.3億元相比微增0.5%;年內公司權益股東應占利潤13.24億元,與上年同期23.27億元相比大降43.1%。
對于利潤大幅下滑,珍酒李渡的解釋是,這主要是由于2023年確認的發行予一名投資者的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屬一次性及非現金性質),于2024年產生的以權益結算的股權激勵費用,及于2023年確認的有關上市的開支(屬與上市有關的一次性開支)等若干項目的影響。
在業績說明會上,吳向東表示,“白酒到現在,就是一個時間的產物,茅臺、五糧液有今天的品牌力,也是通過不斷的進化。時間跟歷史和文化有很多關系,所以珍酒也脫離不了這個運行軌跡,就是‘做時間的朋友’”。
吳向東還表示,珍酒李渡長期目標清晰,不追求短期激進增長,不會“以量換價”。
綜合來看,吳向東向外界傳達的意圖是“珍酒李渡要堅持長期策略”,這也是企業在增長過緩或者倒退時,常用的敘事方式。
02
珍酒收入、銷量同時下滑
2024年財報顯示,珍酒李渡旗下的白酒品牌中,珍酒、李渡、湘窖和開口笑貢獻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3.4%、18.6%、11.4%和4.8%,合計達98.2%。
而2023年財報顯示,珍酒、李渡、湘窖和開口笑貢獻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2%、15.8%、11.9%和5.5%,合計達98.4%。
這也意味著,如果單純計算四大品牌貢獻的收入,珍酒李渡整體收入的漲幅還將降低。
分品牌來看,2023年和2024年,珍酒收入分別為45.83億元和44.8億元,李渡收入分別為11.1億元和13.13億元,湘窖收入分別為8.34億元和8.02億元,開口笑收入分別為3.85億元和3.37億元。
由此來看,作為珍酒李渡的核心品牌,珍酒的收入出現降低。公司四大品牌中,湘窖和開口笑收入也在下滑。
從銷量上看,2024年,珍酒銷量達12284噸,上年同期為12630噸;李渡銷量達3033噸,上年為2429噸;湘窖銷量達1243噸,上年為1415噸;開口笑銷量達2366噸,上年達3342噸,四大品牌同樣出現“三降一增”局面。
對于珍酒收入下滑,財報中,珍酒李渡表示,這主要是由于珍三十系列標準版的銷售渠道于2024年調整擴張至傳統流通渠道,而珍酒于2024年下半年有意減緩了珍三十產品的市場擴張節奏,并削減了珍十五和珍三十的支線產品,以穩定市場價格并謀求長期發展;基于產品結構優化策略,珍酒的電商業務削減了部分單價較低、毛利率不高的中低端產品。
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至2024年,珍酒李渡經銷合作伙伴分別為2678家、2938家和3204家,體驗店分別為1074家、1180家和1097家,零售商分別為2866家、3143家和3334家,總體分別為6618家、7261家和7635家。
隨著經銷商數量不斷增長,珍酒李渡業績增速過緩,公司經銷商的日子也越發難過。
03
高端白酒收入下滑10.8%
2月28日,貴州珍酒50周年慶典暨經銷商大會在貴州遵義召開。吳向東稱,未來50年,要向世界一流的釀酒企業邁進。
吳向東表示,在一絲不茍釀造美酒方面,珍酒在很多方面都處于行業領先。比如,釀酒用的水是遵義最好的水源,可以直接飲用。用的高粱,和茅臺用的是一致的品質。
吳向東還介紹,珍酒將推出一款對標飛天茅臺的年份酒,預計6月前上市。“我們內控標準是和飛天一樣的標準,但只賣500塊錢。”
同時,吳向東指出,“要和飛天茅臺形成一個比較大的差價,因為賣太貴的話大家就都買飛天茅臺了,但是如果能做出飛天的品質,但只賣500塊錢,就會有很大的市場。”
然而,在中高端市場上,珍酒李渡打了“敗仗”。
財報顯示,2024年,珍酒李渡高端白酒產品收入達17.09億元,同比減少10.8%,營收占比也從上年27.3%降至24.2%;次高端收入達29.95億元,同比增加8.8%,營收占比從上年39.2%提升至42.2%;中端及以下收入達23.63億元,同比增長0.1%,營收占比為33.4%。
對于高端白酒收入大幅下滑,珍酒李渡解釋稱,這主要是由于公司將重點放在次高端價格帶產品,以應對白酒市場的需求形勢;珍三十系列標準版銷售渠道調整擴張至傳統流通渠道,而珍酒于2024年下半年有意減緩了珍三十系列的市場擴張節奏,并削減了珍三十系列的支線產品;由于湘窖在2024年專注于推廣湘窖•龍匠系列次高端及以上價格范圍的醬香型產品,因此湘窖濃香型高端價格范圍的產品的銷量略有下降。
最新發布的《2024年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當下,中國酒類市場面臨品類競爭持續加劇、產能過剩隱憂、雙理性時代、年輕化趨勢等諸多困境和挑戰。
《報告》指出,整體上,酒類市場增速和效益明顯下滑,虧損面擴大;業績強分化,優勢強集中;同時,高庫存問題突出、價格倒掛現象嚴重、線上線下博弈加劇。
根據權圖醬酒工作室發布的《2024—2025年度醬酒產業發展報告》,2024年,中國醬酒產能約65萬千升,同比下降13.33%,是近6年醬酒產能首次出現負增長。
近年來,醬酒行業整體利潤增速同步放緩,2021年至2024年,醬酒利潤從780億元增長至970億元,但利潤增速從23.8%降至3.19%。
作為“中國醬香酒第二股”的貴州珍酒,未來發展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