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張順
“鹵味第一股”也塌房了!
近日,四川省西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突擊檢查中發現,絕味鴨脖(603517.SH)市內所有門店22名從業人員健康證均系偽造。
消息曝光后,輿論嘩然。3月18日,絕味食品證券部回應媒體采訪時坦言,本次關于健康證的問題確實暴露出公司在加盟商門店管理方面不夠合規的現象。并表示,涉事門店為加盟商獨立運營,與上市公司無股權關聯,已停業整頓并啟動全國門店排查。
鰲頭財經注意到,作為鹵味食品第一股,絕味食品近些年因不合規等情況被調查、監管、出具警示函情況達16起,與此同時,在鹵味食品行業競爭加劇下,絕味食品業績承壓、營收不漲利潤反漲也為企業發展埋下隱憂。
01 涉事門店已停業整頓
“我們在2月底對該品牌相關門店進行日常檢查時,發現門店里的健康證全部是從外地辦來的。我們覺得可能有問題,就對從業人員進行了簡單詢問。”據西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當時,該門店從業人員稱,他們沒有到醫療機構進行過體檢,健康證都是由門店負責人來處理的。
西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立即上報這一情況,考慮到該品牌為連鎖品牌,隨后,執法人員現場檢查了該品牌旗下在西昌市的所有門店。
調查過程中,該品牌總店長魏某表示,為了圖方便省事,便通過非正當渠道為各門店員工辦理從業人員健康證明。
西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向重慶市江北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等相關部門協查核實,確認魏某等22人的健康證系偽造。同時還初步查明,該品牌旗下相關門店在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和《四川省食品小經營店(餐飲服務)備案證》過程中,提供了虛假的從業人員健康證明。
該事件經“西昌發布”報道后,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涉事企業竟然為“鹵味第一股”絕味食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
目前,西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就涉嫌從業人員未取得健康證明、提供虛假材料申請食品經營許可備案問題,對相關涉事單位、個人,進行立案調查處理。同時,將對其辦理假健康證中,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印章等的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面對輿論發酵,絕味食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關于健康證問題確實暴露出公司在加盟商門店管理方面不夠合規的現象。同時,絕味食品向媒體表示,涉事門店為加盟商獨立運營,與上市公司無股權關聯,已停業整頓并啟動全國門店排查。
02 因不合規被處理情況達16起
這并不是絕味食品第一次被立案調查。
作為鹵味食品頭部企業,2017年3月絕味食品登陸上交所,是中國休閑鹵制品行業第一股。2023年3月,絕味食品曾計劃緊跟赴港上市熱潮,成為A+H股鹵味食品上市企業,并啟動港股上市相關籌備工作。然而,籌備不到兩年,便主動宣布放棄港股上市計劃。
2024年12月,絕味食品宣布終止籌劃港股上市。彼時,市場猜測一片,有認為是業績不佳導致、也有認為是戰略不清晰難以講好資本故事導致,還有認為是食品安全多發、隱患眾多導致。
事實上,在籌備赴港上市階段里,絕味食品也遇到了重大挑戰。2024年8月15日,絕味食品(603517.SH)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于今年6月7日決定對絕味食品立案。
被立案調查的原因,則是去年4月,絕味食品曾公告公司及相關人員收到湖南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根據湖南證監局的《決定》,該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絕味食品存在以下問題:未及時披露股權投資轉讓協議;未披露關聯方共同投資;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及關聯交易;經營性占用公司門店營業款、加盟費、管理費。
據相關規定,湖南證監局決定對絕味食品以及董事長戴文軍、原董事會秘書彭剛毅、原財務總監彭才剛、財務總監王志華、董事王震國等相關責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僅過去近4個月時間,絕味食品便主動放棄港股上市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app顯示,2024年10月,包括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三家企業,作為當事人,因侵害作品發行權糾紛被立案調查。
與此同時,因違規被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單位調查、監管、出具警示函情況達16起。
03 去年前三季度營收 同比下滑10.95%
近些年,鹵味食品賽道愈發擁擠,從傳統的鹵味巨頭,如周黑鴨等各分天下,到新零食品牌如良品鋪子等強勢沖擊,再到新競品牌如王小鹵等搶占市場,絕味食品發展也倍受挑戰。
根據絕味食品發布的最新一期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50.1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0.95%;然而,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卻同比增長12.53%,達到4.38億元。
營收降低,利潤還能保持兩位數的增幅,絕味鴨脖是如何做到的?絕味食品在財報中表示。在報告期內,絕味食品堅守其“深耕鴨脖主業”的經營戰略,并實施了“抓住窗口期、向上求突破”的方針,不斷調整門店結構和推進數字化轉型,以適應鹵味市場的新變化。
不過,小編注意到,絕味食品為代表的鮮制鹵味食品近些年產品漲價備受爭議,不少消費者直呼“吃不起”。以絕味鴨脖為例,招牌鴨脖在部分地區售價已經到了48元一斤,遠高于市場上普通鹵味店的單價。
財報數據則顯示,2024年三季報,絕味食品銷售毛利率為30.56%;2024年上半年,絕味食品銷售毛利率為30.29%;2023年絕味食品的毛利率為24.77%;對比來看,也就是說2024年前三季度,絕味食品的銷售毛利率增幅至少超6%。
盡管利潤處在上升態勢,但絕味食品的門店數量也在收窄。媒體報道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不含中國港澳臺及海外市場,絕味食品共有門店數量14969家,較2023年末減少981家。
在業績承壓和品牌信任雙重夾擊下,未來絕味鴨脖又該如何講好資本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