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陳欣
出品丨鰲頭財經
寧德時代(300750.SZ)、恒瑞醫藥(600276.SZ)這些A股巨頭紛紛在籌劃港股上市,而同樣在A股上市的“鴨脖大王”卻在去年年底宣布終止籌劃港股上市。
作為A股中市值一度數百億,但如今不足百億的鹵味大哥,絕味食品(603517.SH)在國內面臨行業競爭加劇、成本壓力和需求下降的多重影響下,對海外市場抱有極高的期望,登陸港股融資就被認為是國際化的關鍵一步。而今突然按下終止鍵,絕味食品面對“內憂外患”,要重振旗鼓,困難重重。
01
21個月沒有敲開港股大門
歷經21個月,絕味食品還是沒有敲開港股的大門。
在2023年3月,絕味食品發布公告稱,為加快公司國際化戰略,增強境外融資能力,公司擬在境外發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2024年12月24日,絕味食品再次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終止籌劃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相關事項,這也意味著公司此輪A+H股上市計劃正式告吹。
對于終止港股上市計劃,絕味食品公告中僅提及:“由于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狀況的調整,本著維護股東利益、對股東負責的原則,綜合考慮公司目前的實際經營情況、資金需求及業務發展規劃。”
近期,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的趨勢愈發明顯。相關行業人士提到:“我國香港資本市場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為A股上市公司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資工具和靈活的融資機制。與A股市場相比,我國香港市場的融資環境更加市場化,融資效率更高,且融資成本相對較低。”
2024年,美的集團(000333.SZ)、龍蟠科技(603906.SH)、順豐控股(002352.SZ)又相繼在香港H股上市,寧德時代、海天味業(603288.SH)、恒瑞醫藥、三花智控(002050.SZ)等一系列A股公司也宣布了赴港上市的計劃。A股上市公司欲赴港上市的核心動力還是在于全球化戰略的深化,越來越多的公司國際化進程加速,港股上市便為這些企業提供了一個國際化的資本平臺。
絕味食品在出海方面布局了多年,2017年就開始向海外市場發展,并啟動了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的建設。目前,境外業務覆蓋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區,但給絕味食品帶來的營收并不高。2024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僅為5033萬元,占比約1.5%。7年時間營收占比依然非常小,可見其海外發展并無此前想象順利,這或許是其終止籌劃港股上市的一大原因。
02
業績乏力關店千家,銷售費用上升
需要關注的是,絕味食品營收持續下滑。2024年上半年,絕味食品還勉強維持業績體面,實現營業收入33.39億元,同比微降9.73%;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2.96億元,同比增長22.2%。而到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0.15億元,同比下降10.95%,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4.38億元,同比增長12.53%。
單就2024年三季度而言,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6.75億元、1.43億元,分別下降13.29%、3.33%。
在業績下滑壓力下,絕味食品關店也超千家。截至2024年上半年,絕味食品中國大陸門店(不含中國港澳臺地區及海外市場)為14969家,比2023年末的15950家凈減少981家,這是絕味食品首次門店減少。2021年-2023年末,絕味在中國大陸門店總數分別為13714家、15076家、15950家。
業績下行,關店千家,卻未遏制住銷售費用上漲。2024年上半年,銷售費用達2.98億元,同比增長13.6%;2024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4.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9%。
行業趨勢下行也成為了擋在絕味食品面前的一大障礙。根據Frost&Sullivan和紅餐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鹵制品行業增速明顯放緩,2018年-2023年復合增長率為6.42%,2023年市場規模約3180億元。絕味食品強調,2024年雖然原材料價格同比有所下降,但是行業整體面臨嚴峻的經營壓力,出清明顯,龍頭企業也同樣經受生存考驗。
03
因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食安問題難解
絕味食品的公司治理問題也受到挑戰,絕味食品于2024年8月15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在2023年,因未及時披露股權投資轉讓協議,未披露關聯方共同投資,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及關聯交易,經營性占用公司門店營業款、加盟費、管理費,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絕味食品和公司董事長、財務總監等多名相關責任人,被湖南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另外,絕味食品也頻出質量問題。去年5月,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發布公告稱,絕味食品(香港)有限公司銷售的一批預包裝冷凍藤椒風味鴨翅中,有可能受到病菌李斯特菌污染,請市民不要食用。其在加拿大銷售的產品便因涉及李斯特菌被召回。2024年4月26日及5月3日,加拿大食品檢驗局(下稱“CFIA”)發布的召回通知顯示,召回絕味食品(加拿大)公司旗下3個品牌的多款蔬菜和肉類復合食品。其中包括包括豬蹄、鴨舌、牛腱、腐竹等產品。據悉,CFIA對絕味食品的系列產品進行了食品安全調查,后續或會導致其他產品被召回。
在黑貓投訴以“絕味”關鍵詞進行搜索,有13754條投訴,2月9日有消費者投訴在絕味鴨脖線下消費店買的鴨腸變質,并且有綠色膿包,當時就吐了,但是售賣商家稱卻稱沒有問題。也有消費者稱:“我于(2024年)12月3日18點30分在絕味鴨脖大話南門店購買了22塊錢鴨脖,贈送了一點毛豆,毛豆我嘗了三個,吃著明顯是壞的,我就把毛豆扔了。鴨脖調料味比較重,當時沒吃出來是不新鮮的,所以全吃完了,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拉肚子了。”
還有多名消費者投訴絕味的促銷活動疑似無效,涉嫌欺詐消費者。有消費者表示:“本人在(2024年)12月31日絕味鴨脖商城活動中搶得一張'爆大腿雞腿兌換券',限制使用期是2025年1月6日。但是今天用的時候發現已經失效,絕味鴨脖涉嫌活動虛假宣傳欺詐活動參與者。”也有消費者投訴:“今天參加了絕味鴨脖'10w雞腿免單'的活動,結果領到了券,中午12點前就去門店兌換,去了好幾家門店都說活動已經結束,兌換不了,既然活動結束,那活動方為什么還要發券呢?我現在會員卡包里面還有這張券。”
業績走弱,信息披露違規,食安問題難解,銷售費用持續增長,擺在絕味食品面前未解難題還很多,而或許終止籌劃港股上市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苦練內功,扎實本業,應該放在融資和擴張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