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實習生丨鐘嘉
出品丨鰲頭財經
在息差收窄趨勢下,傳統銀行業經營整體承壓。互聯網銀行經營狀況如何?
作為中國第一批成立的民營銀行,網商銀行背靠實力雄厚的螞蟻集團,科技驅動之下,曾經有著不錯的經營業績。
不過,2024年前三季度,網商銀行的經營業績罕見下降。當期,該行實現營業收入繼續保持著兩位數增長,但歸母凈利潤22.60億元,同比下降17.43%。這是該行自2015年成立以來歸母凈利潤首次下降。利潤下降的背后,該行計提了88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
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簡稱“不良率”)升至高位,2023年達到2.28%,在19家民營銀行中倒數第一。
備受關注的是,網商銀行因為經營違規頻頻被罰。2022年及2024年,該行合計被罰3000萬元。
與行業老大微眾銀行的差距在拉大,網商銀行該如何進取?
01
88億減值拖累凈利首降
網商銀行的經營業績意外下降。
2024年前三季度,網商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2985.13億元,吸收存款3151.6億元,表現穩定。對應的經營業績,其營業收入152.87億元,同比增長14.3%;歸母凈利潤22.60億元,同比下滑17.43%。
2024年上半年,該行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0.76億元、14.43億元,同比變動20.57%、-31.19%。
對比發現,第三季度,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2.11億元、8.17億元,同比增長3.87%、27.66%。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大幅下降,拖累了前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
從上述數據看,網商銀行2024年前三季度及上半年,該行表現為增收不增利。而在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速明顯高于營業收入增速。
歸母凈利潤下降,是網商銀行成立以來的首次。2015年6月25日,網商銀行正式開門營業。當年,該行營業收入2.53億元、歸母凈利潤-0.69億元,2016年,營業收入26.37億元、歸母凈利潤3.16億元,成立第二年就開始賺錢。
此后的2017年至2023年,網商銀行營收凈利持續雙增,即便是在特殊的2020年,歸母凈利潤也保持了增長。
此次網商銀行歸母凈利潤罕見下降,主要是資產減值大幅增加拖累。2024年前三季度,該行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高達88.04億元,2020年至2023年的同期分別為27億元、48.48億元、48.50億元、65.29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與上年同比基本持平,2023年前三季度大幅增長。2024年前三季度攀升至歷史巔峰,資產減值損失較2020年同期增長2.26倍,同期營業收入增長1.47倍。
作為民營銀行老二,網商銀行與微眾銀行的差距越拉越大。
2023年,微眾銀行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93.61億元、108.15億元。同期,網商銀行的營業收入約為微眾銀行的47.62%,歸母凈利潤約為37.01%。
2024年上半年,微眾銀行營業收入196.38億元,同比微降0.03%;歸母凈利潤63.15億元,同比增長15.8%。網商銀行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占微眾銀行的51.31%、22.85%。
02
不到1折甩賣不良資產
資產減值損失大幅攀升的背后,是網商銀行資產惡化。
近年來,網商銀行不良率持續攀升。2021年底,該行不良率1.53%,2022年底、2023年底分別為1.94%、2.28%。
不良率2.28%,遠高于中國銀行業平均水平。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2023年,中國銀行業不良率的平均水平為1.59%。
與不良率相關聯的是,網商銀行的撥備覆蓋率也在接連下降。2021年底至2023年底,該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63.95%、257.39%、199.14%。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民營銀行的平均撥備覆蓋率為224.44%。
值得一提的是,網商銀行的不良率攀升,是在積極處置不良資產的情況下出現的。
2023年,網商銀行在銀登中心轉讓了61.4億元的不良資產,成交價為5.89億元。2024年,該行繼續密集處置不良資產。4月,該行以2800萬元的價格轉讓了約3.6億元的不良資產,6月,又轉讓了3.4億元的不良資產權益,成交價格約3100萬元。
61.4億元不良資產5.89億元賣出,6.96億元不良資產5900萬元轉讓,相當于不到1折甩賣。
不到1折甩賣,足見網商銀行處理不良資產的決心,也從側面反映了該行不良率攀升的壓力,還暴露了該行在資產管理能力及風險控制方面的能力亟待提升。
由此看來,如果不是密集處置不良資產,網商銀行的不良率會更高。
實際上,網商銀行的不良問題備受業內關注。
民營銀行老大微眾銀行的不良率明顯低于網商銀行。2021年底至2023年底,不良率分別為1.20%、1.47%、1.46%。2023年底,網商銀行的不良率比微眾銀行高出0.82個百分點。
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中國19家民營銀行中,無錫錫商銀行、梅州客商銀行、上海華瑞銀行和四川新網銀行等4家銀行不良率低于1%,網商銀行的不良率是唯一一家超過2%的銀行,居行業倒數第一。
網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維持在健康水平,但也呈下降趨勢。截至2024年9月末,該行資本充足率為11.36%,2021年底至2023年底,這一指標值分別為12.50%、11.50%、11.30%。
03
頻頻被罰,人事變動頻繁
網商銀行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從一問世就備受市場關注。
公開信息顯示,1992年,馬云就有要辦銀行的想法,他希望能夠辦一家專注服務小微企業的銀行,能夠幫助很多創業者成功。
2015年6月25日 ,網商銀行正式開業,由螞蟻集團發起,浙江萬向集團、上海復星集團等是重要股東,初始注冊資本40億元。
網商銀行具有科技基因。根據官網,網商銀行是全國第一家將云計算運用于核心系統的銀行,也是第一家將人工智能全面運用于小微風控、第一家將衛星遙感運用于農村金融、第一家將圖計算運用于供應鏈金融的銀行。
作為一家科技驅動的銀行,網商銀行不設線下網點,借助實踐多年的無接觸貸款“310”模式(3分鐘申請,1秒鐘放款,全程0人工干預),為小微經營者提供純線上的金融服務,讓每一部手機都能成為便捷的銀行網點。
網商銀行定位服務小微企業,并解決其資金需求,在客戶渠道、IT技術和數據等方面,因此,網商銀行主要依賴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開展業務。
近年來,科技驅動的網商銀行,除了資產質量惡化、經營業績罕見下滑外,還因為經營違規頻頻被罰。
2020年1月23日,網商銀行一日領2張罰單。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備付金管理規定,被罰沒159.18萬元;因重大關聯交易未經關聯交易委員會審查、未經董事會審議,部分員工提供虛假資料、陳述等,會計運營管理違反基本內控規定,被罰款95萬元。
2022年1月29日,因違反金融統計管理相關規定、賬戶管理相關規定等多項違規行為,網商銀行被罰款2236.50萬元,這一罰款金額,創造了民營銀行最高罰款紀錄。
2024年8月16日,網商銀行再度被罰,罰款金額為735萬元,主要違規行為包括未及時披露公司治理中的重大變更事項、重大關聯交易未經審查審批持續開展、非潔凈轉讓信貸資產,虛假出表等。
綜上所述,2022年、2024年,兩年間,包括其他零星處罰在內,網商銀行合計被罰款超過30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網商銀行的人事變動也較頻繁。2018年至2022年,網商銀行更換了三任董事長與行長,董事長相繼經歷了井賢棟、胡曉明、金曉龍,行長先后經歷了黃浩、金曉龍、馮亮。
2024年,包括董事、董秘、副行長、監事等多個崗位出現人事變動。
作為一家科技驅動銀行,如何利用科技實現規范經營、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對網商銀行而言,如何做好這道必答題,仍然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