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王杰仁
實習生丨劉宇
出品丨鰲頭財經
“微信小店”概念火爆,微盟集團(02013.HK)股價狂飆,投資者歡呼,主要股東忙著減持套現。
2024年12月27日,微盟集團披露,12月20日至27日,主要股東孫濤勇、方桐舒、游鳳椿各自控制的實體合計減持了公司1.24億股股票。
2024年12月18日至27日的5個交易日,微盟集團股價翻倍狂飆,上述三股東趁機套現逾3億港元。
依靠騰訊生態起家,微盟集團與騰訊保持了長期深度合作關系,但是,自2019年上市以來,僅在上市當年非正常盈利外,隨后幾年累計虧損逾60億港元(人民幣約52.70億元)。
長期虧損之下,微盟集團試圖通過“開源節流”“降本增效”解決盈利難題,但效果不佳。
憑借微信小店灰測“送禮物”功能,微盟集團能翻身嗎?
01
股價飆漲主要股東忙套現
股價突然大漲,微盟集團的主要股東抓住機遇,精準減持套現。
近期,微信團隊公告稱,微信小店正式開啟“送禮物”功能灰度測試,用戶可以通過類似發收“微信紅包”的形式,贈送或接收好友來自微信小店(原視頻號小店)的商品。除珠寶、教育培訓類目外,且商品款式原價不得高于1萬元的商品將默認支持“送禮物”功能。
資本市場上,受此消息刺激,“微信小店”概念大火,概念股狂飆。A股市場上,來伊份4天4板、實益達6連板,青木科技漲幅超過50%。
表現最為出色的還是港股的微盟集團。2024年12月19日、20日,漲幅分別高達35.76%、25.37%,12月23日進行一次調整,跌幅為3.50%,12月24日又大漲31.05%。12月27日,股價沖高回落,漲幅收窄至3.08%。當日,A股市場上的“微信小店”概念股上演跌停潮。
5個交易日,微盟集團的股價從1.51港元/股上漲至3.35港元/股,累計漲幅達121.85%,翻了一倍多。
股價大幅上漲,傳遞給市場的是信心。2024年9月24日,政策大禮包大幅提振了市場信心,A股、H股市場一度狂歡,遠在美國的中概股也上演大漲劇情。
2024年9月24日至10月2日,微盟集團的股價從1.26港元/股漲至2.67元/股,也翻了一倍有余。
此后,股價回落,直到近期“微信小店”概念橫空出世,開啟第二輪上漲。
然而,微盟集團的主要股東潑了一盆冷水,讓投資者倍感寒意。
2024年12月27日晚,微盟集團披露,公司主要股東孫濤勇、方桐舒、游鳳椿透過各自實體Yomi.sun HoldingLimited(「Sun SPV」)、Jeff.Fang Holding Limited(「Fang SPV」)及Alter.You Holding Limited(「You SPV」),于2024年12月20日、23日、27日的公開市場分別出售合計共8600萬股、1300萬股、2459.30萬股公司股份,相當于公司公告日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56%、0.39%、0.73%。
根據減持當日股價走勢粗略估算,上述3名主要股東合計套現超3.1億港元(接近3億元人民幣)。
3名主要股東中,孫濤勇是微盟創始人、實際控制人、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方桐舒、游鳳椿均擔任微盟集團事業群總裁、執行董事,且3人為一致行動人。
在完成備受質疑的減持后,微盟集團披露,孫濤勇等3名股東承諾,未來12個月內不再減持。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微盟集團主要股東首次減持。2020年6月1日,游鳳椿以每股8.214港元的均價減持400萬股持股,套現約3285.6萬港元。在此前后,孫濤勇、方桐舒的持股權益也發生了變動。
當時,正是備受關注的“刪庫”事件百日后,微盟集團股價處于階段性高位。
02
2020年以來合計虧損超60億港元
微盟集團主要股東忙著減持套現,向市場釋放的是“不看好發展前景”。事實上,微盟集團深陷虧損困境。
微盟集團成立于2013年,是微信上的中小企業第三方服務供應商之一,主要基于微信生態(如微信小程序及微信公眾號)為中小型企業提供SaaS產品。2019年1月,微盟集團在港交所上市,被稱為“新經濟SaaS第一股”。
作為一家依靠騰訊生態發展起來的公司,微盟集團“抱緊微信大腿”,與騰訊生態保持著長期密切合作。微盟集團的每一步發展,幾乎與微信的商業化同步。
2013年,微信開啟商業化進程,將目光瞄準電商領域。微盟集團看到了微信渠道流量變現能力,定位SaaS服務,基于微信為企業提供開發、運營、推廣一體化解決方案。
隨后,微信小程序上線,微盟集團又成為第一批小程序開發、服務商。
騰訊也對微盟集團鼎力相助。到2019年,微盟經歷6輪融資,累計融資超30億元,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新經濟SaaS第一股”。在這前后,騰訊多次出手。
微盟集團上市之前,騰訊通過Tencent Mobility Limited參與對微盟集團增資,獲得5867萬股股份,持股比為2.92%。
2019年4月2日,上市后,騰訊通過其子公司THL H Limited購入微盟集團9682萬股已發行普通股,持股比上升至7.73%,成為微盟集團第二大股東。當年7月,騰訊參與了微盟集團2.55億股的融資,再度增持其中2540萬股。2021年,微盟集團完成6億美元新股增發和可轉債發行,騰訊參與認購了20%配售份額。今年4月,微盟集團方面完成1.25億美元新股增發和可轉債發行,包括公司現有股東騰訊在內的新老投資者參與了此次交易。
截至2024年6月末,騰訊方面共計持有微盟集團9.65%的股份。
緊跟騰訊生態步伐,騰訊也積極出手扶持,但微盟集團依然是深陷經營困境。
2019年上市以來,除了2019年當年盈利3.48億港元外,微盟集團其余年度均為虧損。2020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39億港元、32.85億港元、20.59億港元、24.61億港元,同比變動幅度為37.03%、36.41%、-6.50%、21.29%,2023年的營業收入較2020年僅增長5.22%。難看的是歸母凈利潤,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86億港元、-10.44億港元、-21.49億港元、-8.40億港元,連續虧損。
今年上半年,微盟集團的營業收入為9.50億港元,同比下降28.29%;歸母凈利潤為-6.24億港元。
綜上,2019年上市以來,公司累虧56.95億港元,其中,2020年以來,公司合計虧損60.43億港元。
其實,2019年,公司盈利也可以說是運氣。當年,營業收入16.04億港元,歸母凈利潤3.48億港元。這其中,因為優先股確認金融負債公平值變動3.33億港元,再加上其他收入增加等,共同導致歸母凈利潤轉正。
03
能借“微信小店”脫困?
連續虧損的微盟集團能否扭虧為盈,何時能實現真正盈利?
長期虧損的壓力下,微盟集團積極求變,采取了“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的常規打法。
微盟集團的主營業務分為兩大板塊,即訂閱解決方案和商家解決方案。其中,訂閱解決方案是微盟集團的基本盤,主要面向電商零售、酒店、餐飲等細分行業,提供SaaS軟件產品,賦能商戶運營私域流量。商家解決方案則是在此基礎上,向商家提供增值營銷服務,依托騰訊、快手、抖音、小紅書等流量平臺,為客戶提供精準投放、數據分析等一站式服務。
近年來,訂閱解決方案業務明顯下滑。今年上半年,該業務收入4.87億元,同比減少31%,占營收的比重為56.1%,而2022年、2023年同期的收入為7.05億元、5.81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64.6%、58.3%,持續下滑。
2023年5月,微盟集團對訂閱解決方案業務“動手術”,剝離智慧餐飲業務,同時降低微商城業務和其他小微業務投入,減少直銷城市數量。
今年上半年,微盟集團繼續執行“收縮、聚焦”策略,在商家解決方案方面,減少低利潤的TSO服務(跨境全鏈路營銷)和信貸技術服務等業務,更加聚焦于服務廣告主的投放業務。
今年初,為優化資產結構,微盟集團曾試圖以不低于36億元轉讓子公司上海微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50%以上股權,但沒有成功。
微盟集團還尋求“裁員增效”。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員工總數為3952人,較去年同期5704人減少了1752人,員工成本從4740萬元減少至2710萬元。
從目前來看,上述動作效果并不明顯。
備受關注的是,在電商SaaS寒冬之下,微盟集團客戶明顯減少。
今年上半年,訂閱解決方案付費用戶數68725名,同比下降31.3%;商家解決方案付費用戶38706名,同比下降4.4%。
分析人士認為,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大廠之間互聯互通進程提速,中小電商平臺推進數字化對微盟等第三方電商服務SaaS平臺的會員體系的需求降低,這是導致微盟集團等SaaS平臺中小客戶數量減少的重要因素。
“微信小店”的崛起,是否能給微盟集團帶來希望?
微盟集團相關負責人回應,作為騰訊重要的生態合作伙伴之一,微盟小程序正接入“微信小店”,支持商家參與微信電商生態。
對此,觀察人士認為,如果微信“送禮物”功能能夠為微信帶來充分的商業機會,對于微盟集團而言,是一場富貴。但是,電商市場格局基本穩固,如果微信沒有足夠的投入,很難打破目前的格局。
綜合考量,微盟集團想要借助“微信小店”翻身脫困,恐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