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 程睿
出品丨鰲頭財經
近日,著名打假人王海在社交平臺“王海測評”上發布信息稱,上市公司貝泰妮(300957.SZ)旗下的主力產品,薇諾娜旗下清痘修復精華液隱瞞了添加防腐劑的事實。
“王海測評”檢驗了在3個不同電商平臺購買的產品,分別檢出含苯氧乙醇0.138%、0.14%和0.137%。
對此,貝泰妮稱,公司依據管理規定在國家藥監局備案資料中列出原料組成并完整標注、登記了苯氧乙醇的成分比例、合計苯氧乙醇理論用量0.125%。
貝泰妮的回應只能說明可以含有苯氧乙醇這一防腐劑,但對超出論用量并未正面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貝泰妮聯合創始人、前高管董俊姿曾被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然而,董俊姿當前依然活躍在化妝品行業,網絡上不時有宣揚其“優秀企業家”的文章。
01
三款產品防腐劑超理論值未做出正面回應
著名打假人王海在社交平臺“王海測評”上發布信息稱,貝泰妮旗下薇諾娜產品——清痘修復精華液隱瞞了添加防腐劑的事實。
“王海測評”展示在三個電商平臺官方旗艦店購買的薇諾娜清痘修復精華液,通過第三方檢測,檢出了未在成分標識超備案的非法添加的防腐劑。
其中,京東檢出0.14%苯氧乙醇,淘寶天貓店鋪檢出0.137%苯氧乙醇,拼多多店鋪檢出0.138%苯氧乙醇。
據了解,苯氧乙醇一般是指鄰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是一種廣譜的防腐劑,在化妝品、護膚品中添加該成分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
一般來說,適量使用對人體無害,但對于易過敏體質,超量或長期使用后可能出現過敏反應。“王海測評”表示,貝泰妮的行為“違反了《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化妝品標簽應當在銷售包裝可視面標注化妝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標準中文名稱。非法添加的防腐劑屬于未經備案和未在成分表中標注的隱瞞成分,存在潛在的風險。”并建議買到的消費者盡快停止使用,并向廠商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最低可要求退一賠三,起步價500元。
據《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第12條規定:化妝品標簽應當在銷售包裝可視面標注化妝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標準中文名稱,以“成分”作為引導語引出,并按照各成分在產品配方中含量的降序列出。化妝品配方中存在含量不超過0.1%(ww)的成分的,所有不超過0.1%(w/w)的成分應當以“其他微量成分”作為引導語引出另行標注,可以不按照成分含量的降序列出。
因此,按照上述監管要求,從上述檢出添加劑的含量比例來看,貝泰妮對薇諾娜產品未明確標注添加劑成分一事,或涉嫌違規。
對此,貝泰妮援引2019年1月國家藥監局發布的一則關于“化妝品原料中添加的如穩定劑等保護原料的成分,是否應當在產品標簽上進行標注?”的問答,國家藥監局在回復中稱,“化妝品成分是指生產過程中有目的地添加到產品配方中,并在最終產品中起到一定作用的成分。為了保證化妝品原料質量而在原料中添加的微量穩定劑、防腐劑、抗氧劑等成分,雖然在產品配方中應當進行填報,但不屬于化妝品成分的范疇,可以不在產品標簽上進行標注。”
此外,貝泰妮還表示,“(薇諾娜)清痘修復精華液中的少量苯氧乙醇為復合原料中帶入,用以保證原料的穩定性,非主動添加成分,不屬于非法添加。根據相關法規標準,公司在國家藥監局備案資料中列出原料組成并完整標注、登記了苯氧乙醇的成分比例、合計苯氧乙醇理論用量 0.125%,且進行了風險物質評估,所有檢測結果均符合要求。0.125%苯氧乙醇低于最小抑菌濃度MIC,在配方中無防腐作用,其遠低于毒性濃度。”
不過,上述貝泰妮的回應均只能說明其產品中可以含有防腐劑,且并不屬于“非法添加”。但是,對于王海在3個平臺上所購買的薇諾娜產品中苯氧乙醇含量均超過了理論用量0.125%的問題,貝泰妮卻并沒有進行正面回應。
此外,還有化妝品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允許企業不對復合原料中的苯氧乙醇等成分進行標注,僅僅有部分相關問答,但問答不是法律條款,法律效力的約束性還未形成共識。”
02
業績目標未達成回購后股價仍狂跌創新低
貝泰妮專注于應用純天然的植物活性成分提供專業、有效的皮膚護理產品,重點針對敏感性肌膚,在產品銷售渠道上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專業化妝品生產企業。
天眼查資料顯示,貝泰妮以薇諾娜(Winona)品牌為核心,薇諾娜寶貝(Winona Baby)、璦科縵(AOXMED)、貝芙汀(Beforteen)、姬芮(Za)以及泊美(PURE&MILD)等多品牌共同發展。
2020年至2022年,貝泰妮營業收入分別為26.36億元、40.22億元和50.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64%、52.57%和24.65%;凈利潤分別為5.44億元、8.63億元和10.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94%、58.77%和21.83%。
眼看著發展勢頭良好,貝泰妮提出了更高的目標。
2023年3月,貝泰妮發布的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顯示,公司的考核目標為:第一個歸屬期也就是2023年,以2022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3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28%;且以2022年凈利潤為基數,2023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28%。
第二個歸屬期也就是2024年,以2022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4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61.28%;且以2022年凈利潤為基數,2024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61.28%。
第三個歸屬期也就是2025年,以2022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5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100%;且以2022年凈利潤為基數,2025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100%。然而,2023年,貝泰妮營業收入達55.22億元,同比增長10.14%;凈利潤7.57億元,同比下降28.02%,均未達到目標。
對此,貝泰妮表示,主要系美妝行業2023年“雙11”等線上大促活動銷售普遍不如預期,公司未達成“雙11”預期銷售目標;報告期內公司產品配方、生產工藝以及外包裝升級導致毛利率略有下降;中央工廠新基地項目建成投產,公司長期資產折舊攤銷成本、費用增加以及公司主要線上自營店鋪平均獲客成本上升,公司線上渠道銷售業績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2024年一季度,貝泰妮實現營業收入10.97億元,同比增長27.06%;凈利潤1.77億元,同比增長11.74%,按此增速,公司2024年也難以實現目標。
貝泰妮2021年3月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價格為47.33元/股,首日開盤價為176.11元/股。
然而,2022年6月,貝泰妮股價一度達到225.6元/股,此后便開始震蕩下滑,當前已跌至39元/股上下,創出歷史新低。
貝泰妮也曾積極護盤,但效果并不明顯。
8月2日,貝泰妮發布回購公司股份進展的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364.9618萬股,占目前總股本的0.8616%,最高成交價為78.00元/股,最低成交價為43.60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為2.35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按照當前股價計算,貝泰妮回購股份已浮虧超8000萬元。
03
聯合創始人曾被刑拘自稱是優秀企業家
實際上,除了貝泰妮旗下薇諾娜產品被指添加防腐劑事件外,公司也曾因違反廣告法被罰。
2024年7月,有報道顯示,近日,上海貝芙汀科技有限公司因發布的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被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
資料顯示,上海貝芙汀科技有限公司歸屬于薇諾娜的母公司貝泰妮集團。
貝芙汀此次被罰是由于宣傳用語使用不當,誤導了消費者認為其產品具有‘修復’的治療功能。
修復與修護不同,根據《化妝品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修護功效是指有助于維護施用部位保持正常狀態,是化妝品合法宣稱的功效之一。而修復一詞涉及疾病治療功能,通常指使受損的皮膚恢復到健康狀態,包括促進傷口愈合、淡化疤痕等,這些不屬于化妝品的功效。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上海人大”網站3月21日公布的信息,2023年12月28日,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決定,對云南省公安機關提請對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董俊姿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予以許可。
據“上海市長寧區人民代表大會”網站,2022年12月10日董俊姿被選舉為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半年后,董俊姿向區人大常委會請辭。該請求被同意,董俊姿的代表資格終止。
“上海市工商聯”微信公眾號2023年5月28日發布的一篇文章介紹,貝泰妮聯合創始人董俊姿也是上海市人大代表、長寧區工商聯副主席。認證主體為北京大學的微信公眾號“北大光華管理學博士聯合培養項目”也在2023年2月發布文章介紹,董俊姿為“上海市長寧區第十六屆人大代表”“貝泰妮薇諾娜聯合創始人”。
貝泰妮2022年年報顯示,董俊姿2012年10月加入貝泰妮有限,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任貝泰妮有限副總經理,2014年6月至2019年2月任貝泰妮有限董事、副總經理,2019年3月至2023年2月28日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2022年,董俊姿年薪高達680萬元,為公司工資最高的高管,可見其在公司中的地位。
2023年2月,貝泰妮公告顯示,董俊姿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所有職務。
目前,董俊姿依然活躍在化妝品行業,網絡上經常有介紹其經歷和觀點的文章,例如《新時代消費者量身定制的美妝產品,董俊姿踐行優秀企業家精神》《董俊姿:過去的成功不是未來的答案,在創新路上步履不停》《董俊姿:像南瓜藤一樣頑強地保持著往前生長的能力》《董俊姿:以功效筑基情感加冕,逐夢國際舞臺》。
只不過,這些文章中,再也未提及董俊姿被刑事拘留和在貝泰妮工作的經歷。
《新時代消費者量身定制的美妝產品,董俊姿踐行優秀企業家精神》寫道:作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董俊姿一直以實際行動深耕踐行優秀企業家精神,致力于打造中國功效性護膚第一品牌,還積極參與到公益事業中,承擔社會責任,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