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 汗青
出品丨鰲頭財經
電動車頭部品牌雅迪又上榜了,這一次是“起火榜”。
據媒體報道,8月30日,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召開8月新聞通氣會,北京市消防救援局新聞宣傳處在會上介紹,自5月20日北京市部署啟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以來,共發生電動自行車或電池類火災202起,從涉事品牌看,電動自行車方面,雅迪、臺鈴、自由行占比排前三;電池方面,天能、雅迪、超威占比排前三。
天眼查顯示,近日雅迪新增一條處罰信息,浙江雅迪機車有限公司因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被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7.2萬余元,并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1臺。
除了產品質量屢發安全問題,雅迪的財務業績也出危險信號。
01
增長停滯 雅迪“慢了半拍”
今年上半年,雅迪的營收規模和盈利能力雙雙下滑。雅迪2024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44.14億元,同比下降15.4%;實現凈利潤10.34億元,同比下降12.9%。
在銷量上,今年上半年電動自行車和電動踏板車的總銷量為638.26萬臺,去年同期則為銷量821.07萬臺。
雅迪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由于宏觀經濟存在不確定性及市場需求短暫轉弱,以及分銷商的去庫存周期,導致電動兩輪車的銷量下降。”換言之,雅迪將業績下滑歸咎于“新國標”帶來的換車周期度過后的需求緊縮。
2019年之前,國內電動車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競爭激烈,年均銷量維持在3500萬輛左右。2019年,電動兩輪車行業“新國標”開始實施,對于行業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進行了規范,催發了電動車的“換車潮”。
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電動兩輪車銷量約為3680萬輛,同比增長14.3%;2020年同比增速高達29.3%,目前國內電動兩輪車年均銷量已穩定維持在5000萬輛以上。
“新國標”實施后,電動車市場開始向品牌企業集中,雅迪也得到紅利。歷史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3年,雅迪分別實現營收193.6億元、269.68億元,310.59億元和347.63億元;同一時期內的凈利潤則分別為11.94億元、15.37億元、27.08億元和31.32億元。
進入2024年,“新國標”帶來的換車紅利進入尾聲,市場進入常態替換。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23年國內電動兩輪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放緩至9.8%,預計2024年銷量將進一步縮量至9.1%。
“大環境的需求緊縮是外因,雅迪業績下滑的內因則是對于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反應過慢。”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雅迪早應該嗅到增長見頂的味道,過去5年,盡管其營收逐年增長,但增速卻一直放緩。歷史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3年,雅迪的營收分別為61.76%、39.29%、15.17%、11.93%,直到今年上半年,其營收出現了下滑趨勢。
橫向對比下,同為電動車頭部品牌的愛瑪科技受需求緊縮影響較小。今年上半年,愛瑪科技實現營收105.91億元,同比增長3.66%;實現歸母凈利潤9.51億元,同比增長6.24%;實現扣非凈利潤8.93億元,同比增長7.16%。
02
海外布局尚未見成效高端化路線受限
需求端疲軟,雅迪開始降本增效,今年上半年,雅迪縮減了成本。財報顯示,報告期內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分別為6.06億元、4.2億元、4.91億元,去年同期則分別為8.21億元、4.71億元和5.55億元。
即便如此,雅迪毛利還是出現了下滑。報告期內,實現毛利25.94億元,去年同期為28.74億元,同比下滑了9.75%。
降本增效終有盡頭,行業內企業面對市場變化的共識是尋找新的需求增長點,比如出海,比如產品高端化、智能化。雅迪在此方面雖有布局,但還未展現較大成效。
海外市場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市場研究機構Market Research Furture的報告顯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兩輪電動車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34.57%,雅迪在財報中也表示,“將拓展海外市場,向全球推廣‘雅迪’品牌。”
鰲頭財經了解到,雅迪在產銷端已進行海外布局,其分銷網絡擴展至歐洲、東南亞、南美及中美洲等90多個國家,在越南建立的生產基地也將于明年投產,設計年產能為兩百萬輛電動車,約30%的產量將出口至東南亞及其他國家。
從目前來看,雅迪的海外布局仍處于建設階段,其在財報中表示,“目前公司超過90%的收入及經營溢利依然來自中國市場銷售的電動兩輪車。”
智能化與高端化是行業玩家布局的另一方面,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23年度,兩輪電動車主要品牌的智能化平均水平,較2022年度提升了約25.7%。但在這一領域,雅迪需要面臨九號、小牛等一眾“新勢力”的競爭。
九號公司“來勢洶洶”。今年6月份,九號電動車累計銷量超過400萬臺,最新財報則顯示,今年上半年,九號實現營收66.66億元,同比增長52.2%;實現凈利潤5.96億元,同比增長167.82%。
除了面臨激烈競爭,雅迪高端化的另一難點在于品牌認知。“長久以來雅迪已經形成了‘高性價比’,‘中低端產品’的品牌認知,這導致其在價格上探時消費者的認可度不夠,影響最終的產品成交率。”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從銷量來看,年銷量千萬級別的雅迪依然是行業內當之無愧的頭部企業,想要長久維持這一地位,雅迪需要盡快適應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