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 汗青
出品丨鰲頭財經
“iPhone用戶不向我走來,那我便向iPhone用戶走去。”有網友調侃小米。
近日,小米折疊手機發(fā)布會上,雷軍發(fā)布了一款能獨立錄音的耳機,并在發(fā)布會上“專門”解釋“這是為iPhone用戶設計的(功能)”。在此之前,小米還曾出品過支持iPhone的磁吸充電寶、充電套裝等產品,于是便有了開頭那句話。
盡管是網友們調侃的話語,但卻反映了一大批企業(yè)的生存現狀。蘋果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品企業(yè)之一,在中國有眾多的供應鏈企業(yè),這些企業(yè)的業(yè)績往往受到蘋果產品市場表現的影響。
這個月初,蘋果及供應鏈企業(yè)股價紛紛大漲。在外界看來,即將搭載蘋果智能的iPhone 16系列產品有望成為端側AI的定義者,將進一步拉動換機潮的到來,蘋果的眾多供應鏈企業(yè)也將從中受益。
01
兩次上調iPhone16備貨量
蘋果及供應商的股價狂歡源于蘋果智能的公布,在今年6月份的WWDC上,蘋果公布了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該系統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跨平臺和程序應用于蘋果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該功能公布一周后,蘋果股價暴漲10%。
隨后,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又添了一把火,蘋果概念股紛紛跟漲。這個月初,摩根士丹利上調了對蘋果的目標股價,并將其列為首選股,理由是該公司即將推出的人工智能平臺Apple Intelligence有望顯著提振硬件銷售。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中表示,“未來幾年,蘋果有機會鞏固自己作為消費者選擇的人工智能‘大本營’的地位,就像15年前蘋果憑借iPhone所做的那樣。”
iPhone仍是蘋果最大的業(yè)務,其始終貢獻蘋果總營收的一半左右,然而其最新的機型銷量卻并不理想,有機構報告顯示,iPhone 15系列在今年二季度的銷量低于預期,在二季度所銷售的iPhone中,4款iPhone 15所占的比例為67%,不及iPhone 14系列在去年二季度的79%,低了10個百分點。
“蘋果智能的到來或將改變這一局面,蘋果用戶為了體驗在AI上的最新成果,必須將手機更新換代。”行業(yè)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據了解,目前支持AI的機型僅有 iPhone 15 Pro和 iPhone 15 Pro Max兩款,以及尚未發(fā)布的iPhone 16系列,市場研究數據則顯示,全球目前約有超14億部存量iPhone,但其中iPhone15 Pro及以上型號僅為1.4億部,占比不足10%。
換言之,蘋果智能的引入將激發(fā)消費者更新換代的需求,且市場容量巨大。根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埃里克·伍德林預測,未來兩年,蘋果iPhone出貨量將超過5億部,刷新2021年-2022年的最高紀錄,預計2025財年的出貨量為2.35億部,2026財年為2.62億部。預計2025財年和2026財年,新機型將占到66-69%的iPhone出貨量,超過2024財年2%-6%。
蘋果內部對于新機的銷售回暖頗具信心,近一個月內,蘋果已經兩次增加iPhone 16系列手機的備貨量,達到了9500萬部。
02
蘋果供應鏈企業(yè)有節(jié)奏回暖
市場對于蘋果新機出貨量表現持樂觀態(tài)度,國內眾多蘋果供應鏈企業(yè)將從中受益。招商證券表示,“蘋果AI從iPhone15 Pro系列開始支持,有望推動老用戶換機,預計2024年,iPhone整體出貨應相對平穩(wěn)或有個位數下降,且疊加后續(xù)創(chuàng)新機型,2025年-2027年或能走出持續(xù)上行趨勢。”華福證券認為,“蘋果AI將開啟新一輪換機周期,全面看好果鏈革命性機會。華福證券還指出,保守估計存量iPhone中,超過90%的iPhone將無法適配蘋果AI功能,因此,存量iPhone的換機需求巨大。”
與此同時,蘋果分散供應鏈的策略在印度遇阻,部分產能已回流中國。鰲頭財經了解到,去年印度廠組裝iPhone 15不順遭到退貨,還被迫大幅降價。此后,蘋果CEO庫克親自出馬重新整頓中國大陸供應鏈。目前,比亞迪(002594.SZ)、立訊精密(002475.SZ)等大廠已加入iPhone 16供應鏈。
作為AirPods第一大代工廠的立訊精密近日發(fā)布了業(yè)績預告,上半年,該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達到52.26億至54.45億元,同比增長20%至25%。
據鰲頭財經不完全統計,除了立訊精密,受益于終端市場出現需求回暖的跡象,不少果鏈企業(yè)業(yè)績逐漸好轉。為蘋果提供聲學組件、有線耳機等代工的歌爾股份(002241.SZ)預告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80%至200%,為蘋果提供導熱、散熱原材料的飛榮達(300602.SZ)上半年凈利同比預增1243.65%至1492.48%,為蘋果提供金屬零部件的東睦股份(600114.SH)上半年凈利同比預增419%至447%。
相關供應鏈企業(yè)業(yè)績好轉,但仍有部分聲音認為,蘋果智能能否刺激用戶換機需求還需時間驗證。國內大模型驅動的聊天機器人需得到監(jiān)管部門審批和備案,目前,尚未有境外企業(yè)獲得審批,蘋果也未公布在國內的大模型合作商。
蘋果概念股在經歷了一輪上漲行情后紛紛回落,表明市場仍處于觀望態(tài)度。7月24日,港股蘋果概念股普跌,截至7月24日收盤,比亞迪電子(0285.HK)跌1.71%,丘鈦科技(01478.HK)跌4.47%、高偉電子(01415.HK)下跌超3.29%。
“股價的回落是正常現象,從長期來看,蘋果智能驅動換機的大趨勢仍然存在。”前述行業(yè)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蘋果的核心供應鏈企業(yè)將最先從中受益,此后相關的硬件、軟件廠商也將跟上,構建AIoT,端側AI落地已經到了爆發(fā)的臨界點。”
在外界看來,蘋果智能驅動換機邏輯的跑通將帶動行業(yè)中相關企業(yè)長期、有節(jié)奏的業(yè)績增長。“受益于AI和AI端側換機周期驅動,存儲和AI下游率先復蘇,手機PC、AIoT,通用服務器的復蘇節(jié)奏持續(xù),有望于Q3持續(xù)向上。考慮到Q3為消費電子旺季,蘋果產業(yè)鏈下游公司、數字SoC公司、存儲類下游公司、服務器類下游公司的業(yè)績或進一步上行。”國泰君安在研報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