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李琳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喜茶再次陷入“擦邊”風波。近日,喜茶與國外知名品牌Marimekko聯名推出的一款輕乳茶新品“小奶梔”,該產品的發音引發眾多網友的吐槽,并被質疑涉嫌“擦邊”,相關話題迅速成為社交平臺熱搜。
事實上,這不是喜茶第一次被指“擦邊”。2023年11月,喜茶推出聯名產品“佛喜”拿鐵茶因涉嫌違反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被相關部門約談。更早之前的2019年,喜茶與杜蕾斯在微博互動,海報配文“今夜一滴都不許剩”。隨后,喜茶在在該條微博下評論道“你唇上始終有我的芝士”也被指低俗和“擦邊”。
屢次“擦邊”營銷的背后或是喜茶增長焦慮。作為新茶飲賽道的頭部品牌,喜茶近年來不斷調整,通過推出子品牌,開放加盟等方式尋找新的增長點,但隨著越來越多品牌涌現和快速擴張,新茶飲賽道競爭更加激烈,喜茶的優勢不斷被縮小,面臨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大。
01
新產品被指“擦邊”
悄然改名“小白梔”
喜茶官方資料顯示,6月24日,與Marimekko聯合打造的新品“小奶梔”正式上市,主要原料為無香精梔雀茶湯(梔子綠茶)、3.8脫脂源牧甄奶、定制輕乳。當前,該新品已在北京、上海、深圳、重慶等多個城市的喜茶門店上市,定價13元。
新品“小奶梔”推出后,引發廣泛關注的是產品名稱。有不少網友吐槽稱“小奶梔”發音有“擦邊”的嫌疑,會引起不適,也有網友表示線下點單時很尷尬,“我的小奶梔好了嗎”“你的小奶梔好喝嗎”。還有部分網友表示,這是喜茶有預謀的炒作,“喜茶就是故意的”“不擦邊是賣不火嗎”。
但也有部分網友表示,喜茶新品涉嫌“擦邊”屬于過度解讀,沒覺得是諧音梗,“本來沒覺得這個名字有啥呀,看到熱搜讀了一遍也覺得沒啥”。
鰲頭財經注意到,這并不是喜茶第一次因涉嫌“擦邊”而登上熱搜。2023年11月,喜茶與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推出聯名產品“佛喜”茶拿鐵,并配套推出三款以網絡大熱表情包“無語菩薩”以及“歡喜羅漢”“伏虎羅漢”為主題特別設計的杯子和冰箱貼。但不久后,喜茶被相關部門約談,對相關作品進行了下架。相關話題“喜茶涉嫌違反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被約談”登上了社交平臺熱搜。
最為出名的還是2019年喜茶與杜蕾斯在微博互動,杜蕾斯在博文中發布了一張配文為“今夜一滴都不許剩”的海報,喜茶在該條微博下評論:“你唇上始終有我的芝士”。這次互動被外界認為有低俗、“擦邊”的嫌疑,最終喜茶在微博進行道歉,杜蕾斯則更改了文案和海報。
圍繞著“小奶梔”的討論越來越多,喜茶方面并未對此進行公開發聲,不過,喜茶卻悄然更改了“小奶梔”的名字。鰲頭財經在點單小程序“喜茶GO”上看到,“小奶梔”已經改為“小白梔”,其他介紹材料如產品成分等方面并沒有變化。
在著名頂層設計專家、清華大學爆點戰略營銷顧問孫巍看來,喜茶新品引發的熱議,反映出商家沒有在產品命名上花費足夠的功夫,以至于讓一部分消費者出現歧義。商家悄然改名,也是為了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
02
新茶飲賽道競爭激烈
放寬加盟條件求規模
近年來,新茶飲賽道持續火熱,除了喜茶,還有茶百道、奈雪的茶等老牌玩家,以及茶顏悅色、霸王茶姬等眾多新品牌,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各大品牌使出渾身解數,拼營銷、拼規模、拼供應鏈,試圖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此背景下,喜茶放棄了堅持了10年的直營策略,2022年11月宣布開放加盟,通過嚴格的加盟政策,篩選有實力的加盟商成為合伙人。此后兩年,喜茶門店數量迅速增長,根據喜茶發布的《2023年度報告》,截至2023年底,門店數量突破3200家,同比增長280%,并成為行業首個私域用戶規模破億的茶飲品牌。
進入2024年,喜茶門店數量繼續保持增長。據相關媒體報道,當前喜茶全球門店數量已突破4000家。這意味著,半年內,喜茶新增門店約800家。
即便門店達到4000家,但喜茶在新茶飲賽道中的規模排名仍然靠后。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蜜雪冰城門店數量已經超過2萬家,古茗緊隨其后,門店數量接近1萬家,茶百道、滬上阿姨、書亦燒仙草的門店數量也超過8000家。
在喜茶通過加盟的方式快速擴張的同時,其他對手也沒閑著。根據窄門餐眼數據統計,截至目前,蜜雪冰城門店數量突破3萬家,滬上阿姨、茶百道、甜啦啦等品牌紛紛立下萬店目標。
喜茶為了爭取加盟商,今年1月公布了包括“2024年一季度新簽約伙伴合作費全免”等優惠政策。此外,鰲頭財經還注意到,喜茶悄悄放寬了對加盟商的要求。
根據《中國城市報》報道顯示,剛開放加盟時,喜茶對于合伙人可謂精挑細選,開出了“對喜茶有品牌認同且作為唯一事業;沒有不良記錄;愿意接受3個月的全職培訓與考核,參與門店經營;能夠提供100萬元以上合法現金或等同可變現資產證明”等種種要求。
對比現在,成為喜茶合伙人的條件要寬松許多。據喜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信息,喜茶對合伙人愿意接受3個月的全職培訓與考核的要求已經不見,而且對合伙人的實力要求也變為“能夠提供50萬元以上合法現金或等同可變現資產證明。
放寬加盟條件的同時,喜茶開始進軍下沉市場。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喜茶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達38%。價格方面,喜茶也在不斷調低產品價格,鰲頭財經在訂單小程序“喜茶GO”中看到,包括上述引起爭議的聯名產品“小白梔”在內,大多數單品價格在20元以下,最低的純綠妍茶更低至8元/杯。而此前喜茶在新茶飲賽道一直以高端著稱,客單價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線城市的茶飲店已經很飽和,甚至過剩,尋找新的增長點必須放眼新的市場,喜茶品牌具有一定的號召力,要想擴張空間,只有開拓下沉市場。
在孫巍看來,在以往消費者的認知中,喜茶是新茶飲中的高端品牌,相當于白酒行業中的茅臺,但經過一系列操作,喜茶降低了自身品牌的溢價,對品牌戰略、品牌形象不利。“進軍下沉市場,(喜茶)仍需要守住高端品牌的位勢,既要有打造品牌的拳頭產品,還要有放量產品,否則難以和已經深耕下沉市場多年的同類品牌進行競爭”。
隨著喜茶門店的增多,產品不再一杯難求,門店排長隊購買的現象已不復往昔,因稀缺而帶來的品牌溢價也大大降低。因此,如何做好品牌管理及品系分類,打造在下沉市場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強化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或是喜茶追求規模的同時面臨的另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