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王杰仁
見習生丨 屠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赴港上市4年后,貴州銀行(06199.HK)原董事長、行長相繼被查。
5月22日,據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貴州銀行原黨委副書記、董事、行長許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近8個月來,包括許安在內,貴州銀行已有5名原高管“落馬”。
今年以來,因為內控問題,貴州銀行已領到6張罰單。
貴州銀行的經營也遇到了挑戰。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歸母凈利潤”)首次雙降。
貴州銀行的不良率攀升至1.68%,為2017年以來最高位。其中,房地產業不良率超過40%。
01
許安辭任行長后被查
貴州銀行原高管頻頻“落馬”,引發業內高度關注。
最新消息顯示,5月22日,貴州銀行原黨委副書記、董事、行長許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貴州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許安是貴州銀行的“老人”。貴州銀行由遵義、六盤水、安順三家城商行合并重組設立,2012年10月,貴州銀行正式掛牌運營,原安順市商業銀行董事長許安被任命為貴州銀行副行長。
2018年,貴州銀行高層變動,李志明擔任貴州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許安升任貴州銀行行長。
二人“搭檔”對貴州銀行的發展戰略作出調整,將“早日達到上市標準,擇機登陸資本市場”作為主要任務之一。
2019年12月30日,二度赴港IPO的貴州銀行終于登陸港交所,募集資金約53億港元。
今年3月7日,貴州銀行發布公告,許安不再擔任該行黨委副書記,個人申請辭任執行董事、行長等職務,許安在該行工作11年多,本次被查距離其辭任行長不到3個月。
公開信息顯示,在許安被查之前,貴州銀行已有多位原高管被查。2023年10月,貴州省紀委監委通報,李志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貴州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當年11月、12月,該行水城支行原行長張登奎、村鎮銀行管理部原總經理李國文,皆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通報接受調查。
今年2月,貴州省紀委監委通報,貴州銀行原首席專家王向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
短短8個月內,貴州銀行5位原高管被查,一定程度上暴露該行存在內控失效問題。
實際上,早在2021年2月5日,許安就曾收到原貴州銀保監局的罰單,原因為“對貴州銀行理財產品相互調節收益問題負有直接領導責任”。
據不完全梳理,今年以來,貴州銀行收到了6張罰單,共計被罰285萬元。
5月23日,貴州銀行平壩支行因“貸后檢查不盡職,資金用途不真實”被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安順監管分局罰款20萬元。此外,貴州銀行安順分行、六盤水分行、獨山支行、黔南分行、荔波支行收到罰單,涉及“貸款管理不規范、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業務、利用資金中介虛增存貸款規模”等違規行為。
2022年6月,貴州銀行業曾涉及13項違規,被中國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罰款284萬元。
02
背靠茅臺營收凈利雙降
貴州銀行的知名度較高,與貴州茅臺不無關系。
2011年,遵義銀行增資擴股后,貴州茅臺的持股比例從4.15%增至15.27%。次年,貴州銀行重組成立,貴州茅臺因此成為貴州銀行股東。
2019年12月30日,貴州銀行上市儀式上,時任行長許安表示,該行主要股東貴州茅臺是最重要的客戶之一。
2018年5月23日,貴州茅臺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子公司與貴州銀行開展存款業務的議案》,貴州銀行成為茅臺的結算銀行,“茅臺營銷公司”和“茅臺醬香公司”將把銷售款匯集到貴州銀行,而“茅臺財務公司”將與貴州銀行展開同業存款業務。
目前,貴州茅臺為貴州銀行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
貴州銀行經營業績曾保持穩健增長。上市之前的2016年至2018年,貴州銀行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由80.69億元、19.61億元增長至87.7億元、28.77億元。上市之后的2019年至2022年,貴州銀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7.06億元、112.48億元、117.37億元、119.9億元,凈利潤35.64億元、36.71億元、37.06億元、38.29億元。
2023年,該行業績“變臉”。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13.45億元,同比減少5.38%;凈利潤36.53億元,同比減少4.6%,這是貴州銀行2016年以來營收、凈利首次雙降。
對此,貴州銀行解釋稱,“為適應宏觀經濟形勢變化,本行持續加強風險管控,加快不良資產處置速度,加大撥備計提力度,經營效益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從營業收入方面看,2023年,貴州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87.5億元,同比下降13.32%,占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7.23%。非利息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3.38億元,同比下降6.85%。該行投資凈收益19.92億元,同比增長17.58%,對沖了部分營業收入下降幅度。
從支出端來看,2023年,貴州銀行營業費用39.7億元,同比增加3.47%。此外,當期計提資產減值損失33.24億元,同比下降13.8%。
03
貸款客戶集中度偏高
在營收、凈利雙降之時,貴州銀行的不良率急速飆升。
貴州銀行擴張速度較快。2014年底,該行總資產1383.66億元,2016年底,總資產為2299.58億元,到2021年底,總資產已經超過5000億元。
貴州銀行的貸款客戶集中度偏高。2023年,該行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為7.55%,前十大客戶貸款比例為47.42%,雖然均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然處于相對較高水平。
同行中,2023年,蘇州銀行單一最大客戶及前十大客戶貸款比例分別為1.71%、14.02%,長沙銀行的這兩個指標值分別為4.56%、24.85%。
客戶集中度較高,說明貴州銀行較為依賴大客戶。
貴州銀行表示,將持續加強風險管控,加快不良資產處置速度,加大撥備計提力度。這一表態的背后,意味著該行部分客戶風險已經暴露。
加大不良資產處置,該行的撥備覆蓋率持續下降。2021年,其撥備覆蓋率426.41%,2022年、2023年分別為351.21%、287.71%。
近兩年,貴州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不良率明顯上升。截至2023年末,貴州銀行不良貸款余額55.68億元,較年初增加12.46億元,增幅28.83%;不良率1.68%,較上年末上升0.21個百分點,且關注類貸款余額96.96億元,也較年初增加17.92億元,占比2.92%,較年初上升0.23個百分點。
2019年至2021年,該行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21.29億元、24.56億元、28.80億元;不良率分別為1.18%、1.15%、1.15%。2022年末,不良貸款余額、不良率分別為43.22億元、1.47%。
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貴州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不良率連續2年快速飆升。
不良率1.68%,與A股42家上市銀行相比,僅低于鄭州銀行、青農商行和蘭州銀行。
貴州銀行的不良率攀升,與房地產業不良率大幅上升直接相關。
2023年,貴州銀行減少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為30.4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84億元,增長47.7%。對公房地產貸款的投放,期末,房地產業對公貸款金額為75.41億元,較上年末減少26.61億元,降幅超過26%,占該行貸款總額的比例由上年末的3.48%下降至2.27%。即便如此,該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為30.46億元,同比增長47.7%,不良率由上年末的20.21%攀升至40.39%,接近翻倍上升,該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占全行不良貸款的比例達到54.7%。
未來,貴州銀行能否加速出清風險,重回穩健增長軌道,將考驗現任管理層的經營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