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鷹瞳科技三年虧掉4.56億 張大磊年薪為何猛漲了1964萬?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4-05-21 15:37:04

  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屠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被譽為“AI醫療第一股”的鷹瞳科技(02251.HK)深陷虧損困境。

  根據年報,2023年度,鷹瞳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為2.04億元,同比增長79.4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虧損1.33億元。

  近3年,鷹瞳科技共計虧損4.56億元。

  鷹瞳科技的股價表現同樣糟糕。5月17日,公司收盤價15.88港元/股,較發行價跌去了近80%。

  盡管公司經營困難重重,但2023年,董事會主席張大磊年薪卻高達2017萬元,較上年增加1964萬元。

  鷹瞳科技將AI視網膜疾病檢測等作為核心業務,試圖將近視防控培育成第二增長曲線。不過,近視防控并非剛需,這一業務恐怕面臨挑戰。

  鷹瞳科技的目標是,2024年扭虧為盈,能如愿嗎?

  01

  主要客戶數僅剩1個

  鷹瞳科技一再聲稱經營業績取得了顯著增長,但仍然未能擺脫虧損局面。

  2023年,鷹瞳科技營業收入2.04億元,同比增長79.46%,確實出現顯著增長,但并不完美。2019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0.30億元、0.48億元、1.15億元、1.14億元,2020年至2022年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56.74%、141.61%、-1.32%。

  2021年、2023年,營業收入均為突破性增長,但2023年的增速低于2021年。

  凈利潤方面,2023年為-1.33億元,雖然較上年同期虧損收窄26.37%,但仍然虧損過億。

  實際上,鷹瞳科技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9年至2022年,公司的虧損金額分別為-0.87億元、-0.80億元、-1.43億元、-1.80億元,2020年至2022年的變動幅度為8.12%、-78.15%、-26.20%。

  上述凈利潤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鷹瞳科技合計虧損6.23億元,近3年共計虧損4.56億元。

  備受關注的是,鷹瞳科技的主要客戶數量在不斷減少。

  根據招股書,2019年、2020年,鷹瞳科技向前五大客戶銷售的收入分別為2560萬元、4080萬元,占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84.1%、85.5%。其中,向第一大客戶銷售1320萬元、2080萬元,分別占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43.5%及43.5%。

  2021年,為公司貢獻的收入占比超過10%的客戶減少至3個,公司向其銷售的收入分別為2780萬元、1800萬元、1423萬元,合計占公司營業收入的52.1%。2022年,貢獻收入占比超過10%的客戶減少至2個,公司向其銷售的收入分別為2031萬元、3655萬元,合計占公司營業收入的50%。到了2023年,占公司收入10%以上的客戶只剩1個,貢獻收入3070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縮小至15%。

  客戶分散,可以有效規避大客戶依賴癥,降低風險。但是,主要客戶數量不斷減少,這背后原因或是老客戶的流失,而新客戶還未有效開拓。

  02

  第二增長曲線臨考

  基于2023年的經營業績改善,鷹瞳科技提出新的目標,2024年,公司要扭虧為盈。

  鷹瞳科技對2023年的經營業績是“滿意”的,公司稱,年內虧損大幅收窄主要由于收入大幅增加、營運效率持續改善、以及成本控制加強導致毛利率提升(與2022年相比)。

  天眼查顯示,鷹瞳科技是中國首批提供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識別無創、快速、有效且可擴展的早期檢測、輔助診斷及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公司業務分為三大板塊,即鷹瞳醫療、鷹瞳健康、鷹瞳眼健康。

  2023年,公司鷹瞳醫療收入8460萬元,同比增長200%,主要得益于視網膜檢測業務拓展至更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鷹瞳健康收入4440萬元,同比增長6.1%,源于藥企及海外業務收入增長;鷹瞳眼健康收入7500萬元,同比增長71.9%,源于增強視光連鎖覆蓋范圍,并且不斷深化診療一體化服務,策略性地將產品及服務擴展到檢后治療。

  2024年,鷹瞳科技頗為自信。公司披露,產品Airdoc-AIFUNDUS(1.0)獲得了歐盟醫療器械法規(CE MDR)認證,產品能夠正式進入包括比利時、德國、意大利、法國等在內的27個歐盟成員國市場。產品Airdoc-AIFUNDUS(1.0)及AI-FUNDUSCAMERA-P在過去兩年獲得東南亞、中東及非洲等多個國際市場相關機構的監管許可和批準。

  獲得批準、注冊,距離產品變成財務報表上的營業收入,尤其是變成凈利潤,還有一段距離,這其中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可以預見,AI醫療前景廣闊。鷹瞳科技表示,公司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輔助診斷軟件在同類產品中首個獲得國家藥監局第三類醫療器械證書,可協助醫生做醫學診斷。為解決未滿足的醫療健康需求,公司開發了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相關的豐富產品管線,已廣泛應用于社區診所、體檢中心、保險公司、視光中心及藥房等場景。

  分析人士稱,鷹瞳科技的產品主要面向基層,但基層的購買能力有限。

  AI視網膜疾病檢測等業務是第一增長曲線,鷹瞳科技將近視防控、視覺訓練相關的眼健康產品業務作為第二增長曲線。

  近視賽道的價值在于解決近視本身,近視眼鏡、激光手術等能解決視力問題的產品,市場需求旺盛。但是,鷹瞳科技進軍的是近視檢測和預防,以及視覺訓練等前端市場,這屬于改善型服務,需求空間相對有限。

  醫療行業人士表示,大部分少年兒童被發現近視時,都處于假性近視階段。只要保證營養均衡、約束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加大戶外運動頻率、改變不良用眼習慣等,可以恢復至正常視力。動輒數千元的視力矯正器,家長可能不會盲目購買。

  鷹瞳科技的第二增長曲線面臨考驗。

  03

  一年6名董事卸任

  一年之內,6名董事卸任,對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屬于人事大換血。

  2023年,鷹瞳科技先后有6名董事卸任。當年1月13日,公司公告,執行董事高斐辭任,原因是要投入更多時間給家庭及其他工作安排。當日,非執行董事王謐也辭任,理由是有其他工作安排。

  高雯是鷹瞳科技聯合創始人,在鷹瞳科技一直身居要職,2021年,其薪酬為391.20萬元,居董監高之首。

  2023年7月27日,公司披露,非執行董事朱艇遙辭職,朱艇遙是當年3月30日才加入鷹瞳科技,任職不滿4個月。

  此外,原執行董事陳羽中、陳海龍以及非執行董事陳欣2023年12月29日卸任,主要是換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鷹瞳科技所處AI醫療行業,與大部分醫療行業一樣,屬于高毛利行業。2023年,鷹瞳科技的綜合毛利率為61.35%,與2020年、2021年基本持平,這兩年分別為61.01%、60.98%。

  毛利率較高,但公司持續虧損,這與期間費用較高直接相關。

  實際上,2023年,鷹瞳科技的營業收入、凈利潤變動幅度懸殊,凈利潤的減虧幅度明顯小于營業收入增長幅度。

  2023年,鷹瞳科技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分別為1.01億元、0.99億元、1.12億元,三項費用合計達3.12億元,已經大幅超過營業收入。

  三項費用中,銷售費用同比增長約65萬元,研發費用減少1395.2萬元,管理費用增加1890.1萬元,增長最為明顯。

  張大磊,是鷹瞳科技創始人,目前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2023年,其薪酬高達2017萬元,較上年增加1964萬元,他一人薪酬是公司其他董監高薪酬之和的5.54倍。2021年、2022年,張大磊的薪酬分別為46.10萬元、53萬元。一種可能性是,張大磊的薪酬大幅增長帶動公司管理費用增長明顯。

  鷹瞳科技還處于虧損中,張大磊的薪酬為何會出現如此大幅增長?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小蛇 | 在线永久免费看AV |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