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小牛電動賣不動了,成敗皆因“高端”?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4-04-12 16:13:19

  記者丨張飛濤 見習生丨夏路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在約3個人就擁有一輛兩輪電動車的高消費需求下,小牛電動車卻賣不動了。

  去年年初,小牛CEO李彥表示將沖刺百萬銷量,根據此前披露的數據,小牛累計銷量僅為70.98萬輛,同比下滑約14.65%。

  車不好賣,加盟商紛紛退走。2023年,品牌加盟商數量減少了200余家,國內現有門店數量為2856家,相比于2022年減少200余家。

  渠道收窄,銷量不及預期。2023年,小牛電動營收凈利雙雙下降,實現營收26.52億元,同比下降16.3%;凈虧損2.72億元,同比減少449.58%。其中第四季度單季凈虧損就達到了1.3億元,幾乎占到了全年的一半。

  小牛電動銷量持續萎靡、業績顯著下滑,但行業情景卻是另一番模樣。

  電動車行業馬太效應加劇,雅迪、愛瑪優勢明顯,行業雙寡頭份額初步奠定,臺鈴、九號公司等后來者的銷售量遠超小牛。

  在頭部同行擠壓下,小牛市值大幅度縮水。股價最高峰時總市值達到41億美元(約合293億元),截至發稿前,小牛股價每股2.27美元,市值僅為1.76億美元。

  虧損加劇百萬銷售目標打7折

  天眼查顯示,小牛電動成立于2014年,定位為全球智能城市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是最早開啟兩輪電動車高端市場的公司。4年后,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近兩年,以鋰電、智能化等標簽攪動兩輪電動車市場的小牛電動高光不再,營收與利潤都呈顯著下滑趨勢。

  2022年,營收為31.69億元,同比下滑14.5%;凈虧損4950萬元,同比由盈轉虧,這是小牛電動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

  2023年,小牛電動營收僅26.52億元,同比下滑16.3%;凈虧損2.72億元,同比增虧2.22億元,虧損幅度顯著增長。

  銷量也同樣處于下滑態勢,小牛在2021年達到了年銷百萬的里程碑后就進入了下行期。

  2022年3月,小牛電動對外宣布,因鋰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從當年的4月1日起,對旗下全系鋰電產品上調價格,單車漲幅在200元~1000元之間。

  產品漲價很快沖擊到了小牛電動的市場銷量。自2022年二季度起,小牛電動產品銷量持續同比下滑,直到目前,下滑趨勢依然未見明顯改善。

  去年年初,小牛電動曾給出了全年銷售100萬輛至120萬輛整車的預期,但實際累計銷量僅為70.98萬輛,同比下滑約14.65%。

  具體來看,小牛電動在國內外市場的銷量均出現下滑,中國市場累計銷售約60.1萬輛,同比下降約15.42%;國際市場的總銷量為10.88萬輛,同比下降約10.12%。

  對于虧損和銷量的下滑,小牛電動解釋稱,一方面是因為公司的產品組合變化,平均每臺電動踏板車的收入由2022年同期的4428元降至3482元;另一方面,2023年第四季度的營銷費用就花了2.46億元,在營收中占比超過50%。

  小牛電動運營費用確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2023年運營費用為8.91億元,較2022年的7.75億元增長14.9%。運營費用占收入的比例為33.6%,而2022年為24.5%。去年全年,小牛電動的研發投入為1.51億元,遠不如運營費用的投入。

  盡管該公司在2023年面臨了收入下降和凈虧損擴大的挑戰,但對2024年的前景保持樂觀,并預計銷售量和收入將有所增長。2024年,小牛電動將銷量目標定為100萬輛至120萬輛,并為今年一季度定下營收4.38億元至4.8億元、同比上漲5%至15%的目標,但要完成這個目標并不容易。

  寄予高端化突圍消費者難買單

  小牛電動通過智能電動滑板車和高端品牌“NIU”,改變了外界視兩輪電動車為低端產業的看法,成了“電驢界愛馬仕”。

  專注高端市場,價格也水漲船高。去年國內小牛電動的單車均價為3344元,海外市場單車售價為3204元,疊加銷售、配件與服務等,全球每輛電動車的收入為3736元。這一數字遠超國內以低端為主的雅迪、愛瑪等品牌。

  近兩年,不少傳統兩輪電動車品牌開始在中高端領域頻頻發力。愛瑪推出高端子品牌小帕電動,主打城市高端白領群體。雅迪推出中高端品牌冠能系列和高端出行品牌VFLY。

  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小牛電動希望在中高端市場繼續發展。

  3月,公司推出了旗艦車型N1的大改款小牛NX,以及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版本NXT。配置全面升級的同時,率先在電動兩輪上配備了毫米波雷達、全彩屏幕、行車記錄儀,小牛“希望通過更強的智能化水平再次拉高品牌的價值”。

  業內認為,對于用戶來說,兩輪電動車的實用功能性強,高性價比更為重要,較高的售價使小牛在性價比上落入下風。此外,隨著供應鏈的完善,友商在智能化方面短板的補齊,削弱了小牛原本的差異化優勢。

  銷量渠道布局被競爭對手趕超

  小牛電動作為最早進入市場的智能電動車品牌,前幾年受到追捧,由于近年來發展速度減緩,被九號、綠源等品牌趕超,同時,雅迪、愛瑪等傳統巨頭也推出子品牌,布局智能化電動車市場。

  被同行趕超首先體現在銷量上,安信證券的數據顯示,以2022年銷量計算,雅迪、愛瑪、臺鈴成為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銷量的前三,小牛電動僅在第9位。

  小牛電動去年僅銷售70.98萬輛,與競爭對手有著很大差距,從數據來看,雅迪去年銷量1650萬輛,愛瑪也有1100萬輛,臺鈴則是800萬輛。

  在渠道上,兩輪電動車產品依賴線下渠道,品牌可以通過線上營銷、在線上渠道購買,但在選車、提車以及售后、維修等關鍵環節,都離不開線下渠道。

  截至2023年年底,雅迪門店4萬家,愛瑪超3萬家,臺鈴則是2萬家。截至2023年底,小牛電動在國內門店2856家,相比于2022年的約3100家,減少200余家。

  面對渠道方面的短板,小牛計劃在今年二季度重啟渠道擴張,增設1000~2000家門店,并重點提高門店的銷售額。

  小牛電動銷量下滑,消費者投訴卻見長。截至4月6日,在黑貓投訴上,對小牛電動的投訴量高達2774條,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質量問題與售后服務上,包括動力失靈、電池多次故障、續航里程虛假宣傳等。在今年央視3·15晚會上,小牛電動等多個電動車品牌因非法改裝問題被點名,而電動車起火的問題也在全國多地發生過。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V精品一区二区小说 |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ay | 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 曰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