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王杰仁 見習生丨卓西峰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新質生產力”在兩會期間成為關鍵詞,也表明我國將著重強調推動生產力進步和創新發展。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洋河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聯東表示,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已經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張聯東認為,培育壯大白酒新質生產力,推動發展酒業新型工業化,既是當務之急,又恰逢其時。
推動發展酒業新型工業化
作為一家上市白酒企業,洋河股份在研發投入上一直在行業中領先。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洋河股份研發費用達1.95億元,同比增長6.12%。
張聯東稱,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作為白酒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的先行者與引領者,洋河推動生產智能、營銷智通、管理智聯全方位發展,建成了行業內首家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化透明工廠,加速布局白酒生產智慧釀造新賽道。
其中的“智改數轉”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但在實踐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困難與不足。張聯東建議,通過科技創新,加快智改數轉網聯,培育引領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張聯東表示,中國白酒既是傳統產業更是現代產業,既有文化含量更有科技含量,推動發展酒業新型工業化。張聯東的建議有三:第一,加快“網聯化”轉型升級,構建全過程創新鏈。第二,立足“綠色化”生產發展,打造可持續生態鏈。第三,加強“聚合化”統籌規劃,編織齊發展融合鏈。
具體來看,圍繞“網聯化”,張聯東建議白酒企業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激發驅動白酒行業創新活力,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創新。
在“綠色化”方面,張聯東建議加快構建白酒綠色發展標準體系,引導建立綠色生產方式。同時加快白酒產業綠色技術創新發展。另外,加快白酒產業綠色供應鏈建設,打造優質綠色發展集群。
在“聚合化”方面,張聯東則建議推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數智技術與實體經濟、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共同發展三大深度融合。
同時,張聯東還建議加強生態治理保護,促進綠色發展與生態融合。鼓勵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發展綠色白酒生態產區,打造一批白酒行業生態環保標桿企業、標桿產區,逐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白酒現代化產業發展新格局。
促進中國白酒抱團出海
民以食為天,釀造以糧食為先,酒行業人對于食物消費和供給的關注同樣密切。
在關于“踐行‘大食物觀’,優化‘大健康產業’”的建議中,張聯東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的大發展、消費的大升級,為健康理念的大融合、健康產業的大協同,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和更大的機遇。從“人民至上”到“生命至上”,從“中國制造2025”到“健康中國2030”,“大食物觀”“大健康產業”已成為當下風口上的朝陽產業,愉悅人、服務人、以人為本創造價值已成為時代發展新賽道。
以國際化為代表的新業態,也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內容。
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中國白酒如何走向國際化”,張聯東曾提出“促進中國白酒抱團出海的建議”。
2023年,洋河以“夢想連接世界”,亮相國際舞臺,深度參與世界發展,深耕海外市場,傳播中華文化……如今,洋河的產品已出口63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設品牌體驗館。
2024年,張聯東依然持續關注國際化,他在議案中還表示,要加強“聚合化”統籌規劃,編織齊發展融合鏈。通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共同發展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推動中國制造、中國品牌、中華文化更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在張聯東提交的另一則提議中,他表示,“大食物觀”“大健康產業”已成為當下風口上的朝陽產業,愉悅人、服務人、以人為本創造價值已成為時代發展新賽道。張聯東建議,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保障食品安全,共筑和諧中國;優化健康產業,助力健康中國。
“健康中國”也要有“健康企業”,洋河股份的穩健發展,與公司不斷強化投資者回報息息相關。
近日,洋河股份發布關于“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的公告,公司堅持價值創造與價值實現兼顧,在不斷提升公司內在價值的同時積極回饋股東,讓投資者充分享受企業發展成果。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來,每年都進行利潤分配,累計派發現金紅利423億元(稅前),約占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總額的52%,最近一年現金分紅占當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提升至60%;共進行兩次股份回購,回購金額累計約11.60億元(含交易費用),共回購公司股份1324萬股。
洋河股份將不斷強化投資者回報,繼續統籌好業績增長與股東回報的動態平衡,兼顧公司的長遠利益、全體股東的整體利益及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實施持續、穩定的利潤分配政策等方式,進一步與投資者共享企業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