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李琳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一邊是不斷增長的銷量,另一邊是訂單遭黃牛倒賣,問界新M7和M9自發布之后成為行業關注熱點。
從問界汽車官方以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近段時間發布的信息來看,問界新M7和問界M9的大定訂單數量分別超過13萬輛、3萬輛。
2024年,問界制定的銷量目標是60萬輛,新M7和M9很可能會成為沖擊年度銷量目標的最大依仗。
訂單數量最后能有多少轉化為銷量尚是未知數,兩款車型的大量訂單被轉賣或會對問界帶來一定困擾。銷量的快速增長,對問界母公司賽力斯(601127.SH)的實力也是個挑戰。
M7、M9熱度不減
催生套利空間
問界新M7和M9上市以來,訂單不斷增長,同時,2024年1月中旬以來,大量訂單不斷出現在閑魚等平臺上被公開轉賣。
鰲頭財經注意到,在平臺上掛出的轉讓訂單中,新M7主要為大定訂單,轉讓價格較高,多集中在2000元到5000元之間;M9的轉讓訂單以“小訂”為主,轉讓價格相對低些,賣家標價多在1000元以內。
天眼查資料顯示,問界新M7于2023年9月上市,起售價24.98萬元。相較老款價格,新M7起售價大幅下調,且配置和智能化水平有不少提升,因此受到消費者追捧。數據顯示,2023年11月初,新M7的累積大定數量超過8萬輛。
M9是問界打造的第三款量產車型,被余承東稱為“1000萬以內最好的SUV”,2023年12月26日上市,官方指導售價46.98萬元—56.98萬元。2023年4月,問界M9開啟了“5000訂金抵扣1萬尾款”的預訂活動,根據問界官方發布數據,截至M9正式發布時,預訂量達到5.4萬單。
新M7、M9訂單的高漲讓不少黃牛看到套利空間,趁機在閑魚等平臺上進行拋售。尤其是M9的訂單中有大量是在該車型正式上市前下訂的,在業內被稱為“小訂”,訂金可退。
由于問界是按照訂金順序進行排產和交付的,越早下訂的用戶就能越早提車。黃牛“嗅到”有些用戶想要盡早提車而沒有下訂這一“商機”,將手中的訂單以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的價格轉讓出去,黃牛通過轉讓訂單獲得收益,部分接受轉讓訂單的消費者享受到了車企給予提前下訂的優惠權。但對車企而言,表面上看利益似乎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外界普遍認為,轉讓訂單會對企業的排產生產起誤導作用。
據了解,賽力斯生產問界車型的工廠一共有4家,其中一廠、二廠、三廠分別生產問界M5、M7、M9,還有一家是三電工廠。另有消息稱,問界最開始對M7的排產預期是月均8000輛左右,但隨著新M7熱度持續增加,訂單量隨之增長,賽力斯的資源也在向M7傾斜,不斷提升產能以保障交付。
多次為問界站臺的余承東親自到賽力斯工廠進行監工,他表示,為加快生產,整條供應鏈新增投入超過10億元,新增工人2萬名。
懂車帝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10月-12月,問界M9的全國銷量分別為1.12萬輛、1.7萬輛、2.55萬輛,累計5.47萬輛。根據余承東披露,問界新M7的大定訂單已經超過13萬輛。
按此粗略計算,未來幾個月內,問界還要向用戶交付逾7萬輛。從這個角度看,如期排產交付是問界M7當前面臨巨大挑戰,黃牛仍有套利空間。
不僅如此,隨著問界M9上市帶來了大量訂單,交付日期的臨近或將加劇問界產能緊張的局面,而且,兩款車訂單在閑魚等平臺上被轉讓的現象短期內難以消失。
多位車主發起投訴
品控或存隱患
問界新M7銷量高漲,以及M9大定訂單的爆發,大大超出品牌方預料,賽力斯工廠不得不通過調整排班,擴大招募工人等措施來保障交付。
倉促之間如何把控好車輛品質或成為問界的又一大考驗。鰲頭財經注意到,在第三方平臺車質網投訴板塊中,有不少投訴來自已經提了新M7的用戶。
一位購買了2024款1.5T后驅Plus版M7的車主在車質網上投訴稱,車主2023年12月31日提車,2024年1月6日上牌當天,發現當車輛時速達到120時,車輛增程器噪音很大,“腦子被吵得很煩躁,沒辦法平靜開車”“完全背離問界M7宣傳的駕駛體驗感”。
該車主表示,在售后群里多次反饋問題,還到問界售后用戶中心為車輛進行檢查,工作人員監測后也認為“噪音確實很大”,只有車速低于110碼時,噪音才變小,但工作人員給出的結果卻是車輛沒有問題。
車主對于“車輛沒問題”的說法不認同,“在高速開120屬于常見操作,請問這么平常的駕駛使用場景,為什么會有這么糟糕的噪音?陪我試駕的師傅也說之前沒遇到這么大噪聲。售后為什么沒有解決方案?”
除了增程器噪音大的問題外,還有車主投訴問界新M7的增程器異常、油泵故障、AEB功能無反應等。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問界新M7車主對車輛存在的剎車回彈異響、電池續航虛標嚴重等問題發起了投訴。
賽力斯是由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更名而來,該公司最早生產的車型主要為面包車、微卡等,集中在低端汽車市場,對于售價25萬元及以上車型的制造經驗可以說是從問界開始積攢的。面對突然涌現的巨大市場需求,如何持續提供品質穩定的產品,是賽力斯急需解決的問題。
據賽力斯1月24日晚發布的業績公告,2023年,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為-27億元到-21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50億元到-46億元。賽力斯業績持續虧損了4年,扣非凈利潤持續第6年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