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張飛濤 見習生丨屠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爾濱”火了之后,完達山乳業也借著“冰雪旅游”的勢頭,通過主題冰雕、特色民俗表演以及大花襖穿著等東北民俗風情進行“花式寵客”。
完達山乳業前些時間還在積極進軍茶飲行業。2023年6月25日,完達山“乳此新鮮”連鎖中國人民大學店開業。北大荒農墾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北大荒完達山乳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貴出席開業儀式并剪彩。
此后,王貴多次出席其他地方門店的開業儀式,可見其重視程度。
2023年6月,北大荒完達山新零售事業部總經理蔡曉娜表示,“乳此新鮮”目標是兩年內在北京開設100家以上加盟連鎖店,計劃5年內全國規模達到2000家。
這也表示,在北京,兩年內要開100家加盟連鎖店,平均每周開一家。
時間已過去半年,“乳此新鮮”開店進展如何?從相關公開資料來看,鰲頭財經未發現“乳此新鮮”開店情況的最新數據。不過,查閱高德地圖、大眾點評等軟件發現,“乳此新鮮”在北京地區似乎僅有北京總店、合生匯超級店和蘇州橋門店3家。
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新茶飲高、中、低端市場都已經有了頭部品牌,新品更是層出不窮,完達山這個時候入局有點兒晚。
王貴多次站臺新店開業
這個冬天,“冰城”哈爾濱火了,成為國內旅游地頂流。
1月5日,完達山主題大號冰雕亮相冰雪大世界。
報道顯示,線下,完達山“乳此新鮮”店員身穿東北花襖,載歌載舞,熱情迎接每一位顧客,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購物體驗,吸引了大量游客。
完達山內部,對“乳此新鮮”連鎖店的重視程度,絕對是高規格的。
2023年6月25日,完達山“乳此新鮮”連鎖中國人民大學店開業,10月12日,“乳此新鮮”首家西安加盟店在西安著名旅游景區大唐不夜城盛大開業,這兩次開業,王貴都在現場助陣。
“老品牌也要與時俱進,跟上年輕消費者的步伐。”王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創新是眾多企業選擇茶飲市場的根本原因。他指出,經歷了65年的發展,完達山乳制品業務已經較為成熟。作為現代企業,完達山應該更加貼近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不斷創新。從目前來看,茶飲業是更迎合年輕消費群體的品類。
王貴稱,“乳此新鮮”會繼續積累經驗和探索創新,計劃加快腳步,在全國市場兩年內開設更多連鎖店。
“雙百億”目標一變再變
王貴多次親臨門店開業現場,可見其對“乳此新鮮”的重視,另一方面,業績增長重擔在肩。2019年,王貴擔任完達山董事長,提出2025年實現營收100億元、市值100億元的“雙百億”戰略目標。
在2021年職工代表大會上,王貴公布,完達山2021年營業收入為50.8億元,同比增長19.3%,但并未公布利潤數據。
有報道顯示,2023年4月底,完達山與五星控股戰略合作簽約,公司提到將全面開啟完達山“二次創業”新征程,以實現“雙百億”發展戰略目標,茶飲市場正是其“二次創業”的重點抓手。
完達山官網顯示,“跨進新時代,公司為適應國內國際經濟發展總體態勢,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確立2028年實現收入100億、市值超100億的“雙百億”發展目標,開啟了完達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這也意味著,完達山將實現營收百億目標由2025年延后到2028年,推遲了3年。
目前,完達山官網上“雙百億”的說法又變為,“跨進新時代,完達山為適應國內國際經濟發展總體態勢,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確立了“雙百億”戰略發展目標,開啟了完達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至于“雙百億”何時完成,完達山諱莫如深。
在北京半年僅開3家店
2023年6月,完達山乳業宣布其IPO輔導及保薦服務項目終止,理由是“上市進程發生變化”,這意味著,完達山第4次IPO折戟。正是IPO失敗,完達山加大了“乳此新鮮”全國拓展速度,而且氣勢滿滿。
2023年6月,北大荒完達山新零售事業部總經理蔡曉娜表示,“乳此新鮮”目標是2年內在北京開設100家以上加盟連鎖店,并計劃5年內全國規模達到2000家。
2023年7月,完達山黨委委員、總經理助理、奶粉營銷事業部黨委書記、總經理吳迪表示,目前除北京、上海外,珠海、西雙版納、三亞等城市也均有簽署加盟。
然而,即便是有領導的高度重視,不斷借勢營銷,“乳此新鮮”拓店也沒有想象中順利。
有公開報道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乳此新鮮”共有37家店,其中包括直營門店17家,主要分布在哈爾濱各核心商圈,加盟店20家,分布在黑龍江、北京等地。
鰲頭財經未發現完達山公布“乳此新鮮”開店最新數據。
以北京為例,兩年要開100家加盟連鎖店,平均每周開一家。如今,離“乳此新鮮”北京首店開業已過去了半年多時間,按說應該有20多家店了。
鰲頭財經查閱高德地圖、大眾點評等軟件發現,“乳此新鮮”在北京地區僅有北京總店、合生匯超級店和蘇州橋門店3家。
實際上,乳企進入新茶飲賽道的不少,大多經營不佳。
近日,新乳業披露關聯交易公告稱,擬將現制茶飲品牌“一只酸奶牛”運營方重慶瀚虹45%股權轉讓。2023年前三季度,“一只酸奶牛”實現營收2.3億元,凈虧損416萬元;2022年營收為2.2億元,凈虧損992萬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新茶飲高、中、低端市場都已經有了頭部品牌,新品也是層出不窮,乳企的優勢并不明顯,而且快速復制下,稍有不慎甚至有可能拖累原有主業,可謂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