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李琳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近日路特斯科技有限公司(Lotus Technology Inc.,以下簡稱“路特斯”)宣布,已通過公共股權私募投資及可轉換債券簽署完成總額約8.7億美元的融資承諾協議,其中包括7.5億美元的新融資承諾。
此次融資事件之所以受到業內廣泛關注,和路特斯曲線登陸資本市場有關。今年1月,路特斯宣布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L Catterton AsiaAcquisition Corp (LCAA)達成合并協議與計劃。不出意外,路特斯與LCAA合并完成后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路特斯的名字被保留,其普通股以美國存托股票(ADS)形式掛牌交易。
路特斯是全球知名三大跑車品牌之一,但在中國市場知名度遠不如法拉利和保時捷,銷量方面也存在較大差距。2018年,路特斯發布名為“Vision80”的品牌復興計劃,向電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借此重振品牌。但要實現這一目標,路特斯或還有較長的路要走。數據顯示,2021年,路特斯銷量為1566輛,2022年銷量跌至576輛。
曲線上市,欲緩解虧損壓力
1948年,路特斯誕生于英國,曾譯名“蓮花跑車”,與法拉利、保時捷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跑車品牌,目前屬于吉利控股(00175.HK)旗下企業,代表車型主要有Elise、Exige、Evija、Emira、Eletre等。其中,Evija是其打造的首款純電跑車,發布于2019年7月。
繼法拉利、保時捷登陸資本市場后,路特斯也對資本市場發起了沖擊。根據路特斯對外披露的信息,與LCAA的合并將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屆時,后者將成為路特斯的全資子公司。
據悉,2023年11月初,路特斯赴美上市已經獲得中國證監會的反饋,要求補充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材料,包括股權架構、股東信息、經營獨立性等。若順利,完成上述8.7億美元融資后,路特斯最快將在2023年實現上市的目標。如今已經12月中下旬,路特斯尚未上市成功。
與直接IPO的公司不同,路特斯通過并購特殊目的公司實現在納斯達克曲線上市的,方式類似A股市場的借殼。不同的是,欲上市企業首先要自己造殼,即在美國設立一個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縮寫為“SPAC”),這個公司只有現金,沒有實業和資產,這家公司將投資并購欲上市的目標企業。
鰲頭財經注意到,去年年末,由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參與創辦專注汽車智能技術領域的億咖通通過SPAC的方式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路特斯急于完成上市的背后或與持續虧損的業績有關。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路特斯的稅前虧損分別為8660萬英鎊、1.45億英鎊。這樣的虧損,對于控股股東吉利也是不小的負擔。
路特斯此前IPO路演時披露,預計2023年實現營收22億美元到25億美元,毛利3億美元到4億美元;2024年營收為62億美元到66億美元,毛利潤提升至11億美元到13億美元;2025年營收為85億美元到89億美元,毛利潤再次提升至18億美元到20億美元,毛利率也達到20%以上。
此外,對于此次上市籌集的資金,路特斯稱,將用于包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擴大生產等公司整體擴張和創新,以及加強全球銷售和市場運營。
多次易主后,押寶電動化
縱觀路特斯75年的發展歷史,在取得多個F1賽事車隊總冠軍背后是長年虧損和多次易主。
上世紀80年代,豐田、通用汽車先后入主路特斯;90年代,意大利商人從通用汽車處收購了路特斯,不久又將其80%股權轉賣給馬來西亞汽車制造商寶騰集團。2017年,吉利控股以5100萬英鎊收購了路特斯51%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
然而,多次易主并沒有改變路特斯持續虧損的情況。公開信息顯示,在被吉利收購的前一年,路特斯虧損達276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5億元。
吉利入主后的第二年,即2018年,路特斯宣布品牌復興計劃,全面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核心是通過電動化轉型打造更多量產車型,進軍豪華車主流市場,進而擴大銷量,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2019年,路特斯推出首款純電超級跑車Evija,打響了電動化轉型的第一槍。2022年,路特斯又推出了首款純電超跑SUV“路特斯Eletre”,該車售價百萬以內,對標保時捷Taycan等車型。
除了不斷推出電動化產品外,路特斯在2022年邀請具有多年豪華車運營經驗的毛京波以合伙人身份加盟,擔任中國區總裁。毛京波此前在林肯汽車擔任中國區總裁,幫助林肯實現了品牌轉型和銷量的大幅提升。
不過,路特斯想要成功實現電動化轉型還面臨不小挑戰。鰲頭財經梳理資料時發現,上述承載幫助路特斯打開百萬元級別豪華車市場的SUV純電車型路特斯Eletre,交付后不斷引來爭議。
據報道,今年5月,有路特斯Eletre車主爆料稱,路特斯將試駕車當作新車交付,且在交付過程中多次隱瞞車輛的事實狀況,涉嫌消費欺詐。
不僅如此,路特斯Eletre又因未提前告知車主多次進行減配引發車主不滿,并集體維權。隨后,路特斯發函進行道歉,并為相關車主提供解決方案,此事才逐漸平息。
負面事件不斷爆發,可見路特斯想要成功拓展中國市場,在渠道建設、服務能力和品牌認知度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路特斯作為豪華車品牌,產品受眾面面小,對產品的性能、品牌方的服務能力有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相較保時捷、法拉利,路特斯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尚短,品牌認知度還有不少提升空間。
隨著電動化、智能化成為行業不可阻擋的發展潮流,跑車也在加速向電動化轉型,距離資本市場只差“臨門一腳”的路特斯能否實現“新生”,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