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劉穎才 見習生丨 姜雪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最近,家居領域企業股權變更變得頻繁起來。
11月17日,居然之家(000785.SZ)發布公告,擬轉讓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10%,引入國資戰略投資方北京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隅集團”),轉讓價合計約22.32億元。
11月9日,家居龍頭顧家家居(603816.SH)與盈峰集團旗下全資控股公司盈峰睿和也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盈峰集團董事長何劍鋒以103億元,購買顧家家居29.42%的股份,取代顧江生等成為其新任實際控制人。
紅星美凱龍(601828.SH)則先行一步,在今年6月完成大股東變更,廈門國企建發股份(600153.SH)耗資62.86億元取得紅星美凱龍的控制權,三季報實現并表。去年10月底,保利資本宣布收購皮阿諾20%股權。
家居、建材是房地產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過去幾年,在地產深度調整的影響下,無論是房地產,亦或是家居、建材行業均面臨業績下滑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紅星美凱龍與居然之家都陸續傳出閉店消息。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居然之家關閉了13家大型家居商場,紅星美凱龍則關閉9家商場。
面對行業寒冬,時下這波跨行業的聯合發展將為產業生態帶來什么變化?業內人士表示,家居賣場與國資房企的結合有利于雙方資源共享、多維度實現共贏局面,不過相關業務的有效輸出和整合才是重中之重。
引入國資“活水”
家居行業股權并購案頻現
近期,泛家居產業鏈資本頻頻運作,行業融合趨勢下,家電、建材乃至房企看上同屬地產關聯產業的家居企業。
今年11月份,顧家家居“賣身”給美的系關聯公司盈峰集團、居然之家引進金隅集團戰投、北新建材推進收購嘉寶莉等,圍繞家居企業的大型并購不斷。
今年6月1日,建發股份發布公告,擬向紅星控股支付62.86億元現金,購買其持有的紅星美凱龍29.95%股份,對應價格為4.82元/股。
資料顯示,紅星美凱龍于2015年在港交所掛牌上市,2018年成功登陸上交所,而后成為中國家居零售A+H第一股,也是家居連鎖行業的“龍頭”。建發股份實控人是廈門市國資委,交易完成后建發股份及控股子公司將持有紅星美凱龍29.95%的股權,位列第一大股東。
業績方面,紅星美凱龍2022年財報披露,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41.38億元,同比下降8.86%;凈利潤7.49億元,同比下降63.43%,是紅星美凱龍12年來交出的最差答卷。與此同時,公司也陷入了債務危機,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紅星美凱龍貨幣資金為36.7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則為67.51億元。有行業人士分析,建發股份的“接盤”或許能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
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居然之家引進金隅集團戰投,則是央國企與民企的雙向混改。據11月17日公司公告,金隅集團將以22.32億元代價受讓居然之家10%股權。不過,本次股份轉讓不涉及控股股東與實控人變化,金隅集團入局后將成為居然之家第三大股東。
上述股權變更往往涉及公司治理層面變化,根據金隅集團與居然之家間的股份收購協議,金隅集團不僅入股,還有權提名1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以及1名非職工監事候選人。
據悉,金隅集團是北京國資委控股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建筑材料、地產開發。根據其最新披露的三季度報,北京國資委全資控股的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4.93%,為公司控股股東。
根據金隅集團披露的協議內容,雙方合作共分為賣場業務、房地產開發業務、資產盤活利用、整裝業務與物業管理、數字化轉型、物流與檢測業務、資源綜合利用等7個方面。其中較為重要的是金隅集團系統內的建材商貿門店會積極入駐居然之家賣場,同時賣場方將在租金費用等方面給予優惠價格。
對于近兩年房企為何頻繁發力家居領域,有業內人士指出,房企與產業鏈下游企業抱團取暖,實現優勢互補,更能“抗風”,實現企業長足發展。
然而,入局居然之家,能否帶領金隅集團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市場仍“持保留意見”。有分析人士指出,以居然之家為代表的傳統家居賣場的生存狀況堪憂。前三季度,居然之家關閉13家家居賣場,其中1家為直營賣場,12家為加盟賣場。
家居賣場積極“自救”謀破局
最近,業內關注度較高的是,刷新家居史上最大股權并購案紀錄的顧家家居將面臨公司控制權變更一事。
據今年11月公司公告,顧家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已與盈峰集團旗下全資控股公司盈峰睿和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后者以103億元擬受讓顧家家居總股本29.42%的股份。交易完成后,顧家家居控股股東將由顧家集團變更為盈峰睿和,實控人也將從顧江生、顧玉華、王火仙變更為何劍鋒。
鰲頭財經了解到,現年56歲的何劍鋒,是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的獨子,目前擔任美的集團董事。在今年公布的《2023胡潤百富榜》中,何享健家族的財富達到2000億元,位列榜單第8位。
何劍鋒獨自控股的盈峰集團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以從事資本市場服務為主的企業,2022年的營收規模接近200億元。這也意味著,顧家家居以上百億元對價將控股權賣給了“美的系”。
對于盈峰集團花費百億收購顧家家居,有業內人士指出,盈峰集團此舉不僅顯示出對家居行業市場發展有長遠信心,也將從資本層面加速家居行業的產業整合。涉房企業布局家居行業會讓“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更加明顯,另一方面也將讓產業的優質資源進一步聚集,提升行業的整體集中度。
事實上,隨著家居產業鏈上下游玩家不斷入局分羹,家居行業競爭也愈發激烈,頭部家居企業率先踐行大家居戰略以應對市場趨勢變革。2018 年,歐派家居開創式提出“整裝大家居”模式;顧家家居也表示擁抱裝企,與裝企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則是做起了整裝業務……
家居市場日新月異,家居賣場的轉型也必須高效,否則當家居巨頭朝整裝業務進一步發展,賣場所面臨的局面只會更加窘迫。
最近,居然之家與紅星美凱龍業績表現都不太樂觀。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紅星美凱龍實現營收86.75億元,扣非凈利潤-3.35億元;居然之家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7.4億元,同比增長3.33%,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下降24.99%。
不過,紅星美凱龍與居然之家也在加快“自救”步伐,今年第三季度以來,紅星美凱龍陸續推出了“818FUN肆嗨購節”“家居煥新消費季”“十一大促”等促銷活動。官網數據顯示,“818FUN肆嗨購節”活動期間,紅星美凱龍全國商場車流數據同比增加13%,客單價、客總價同比均實現提升,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21%。
居然之家則進一步賦能數智化服務,自2021年6月推出“洞窩”產業服務平臺后,居然之家一直致力推進線上線下結合的S2B2C商業模式,通過線上解決流量,線下解決體驗、物流交付以及到家服務,最終形成高質量的家居消費的完整閉環。
數據顯示,隨著“洞窩”在泛家居行業的整體影響力持續提升,截至2023年6月末,“洞窩”累計上線557家賣場、6.8萬個商戶以及579.6萬件商品,其中外部賣場264家、外部商戶3.0萬個、外部商品供給375.3萬件。今年上半年,“洞窩”整體實現平臺交易395.5億元,同比增長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