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姜雪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67年前,它從黑龍江省北安市一個小工廠起步,歷經崢嶸歲月,在70后牟善波的帶領下,當年的這家北安乳品廠已成中國乳業一顆閃亮的新星。
如今的宜品乳業已發展成為了集牧草種植、牧場養殖、產品研發、產品加工、實驗檢測、終端銷售、客戶服務于一體,橫貫4個國家,擁有7大生產基地和2大黃金牧場的國際化公司。
據了解,宜品乳業旗下擁有15個系列45個嬰幼兒奶粉配方注冊,從國產到進口,從牛奶粉到純羊奶粉,從國產有機到進口有機配方,宜品乳業全面布局,與此同時,宜品還擁有多個獲得注冊的特醫食品。
站在世界嬰幼兒配方乳品生產前沿,宜品乳業董事長牟善波深知,乳品市場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沒有放慢開拓進取的腳步,去年,宜品乳業召開了IPO戰略研討會,準備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
從業績來看,2021年,宜品乳業營銷收入接近20億元,其中羊奶粉破半,達到6成左右,也就是11億元至12億元。在研討會上,牟善波滿是豪情壯志地表示,讓公司兩年內收入30億元,3-5年將力爭達到30-50億元,6-10年內力爭雙百億。
其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借助資本的力量,對于乳企而言,的確是一種實現自身發展戰略、提升市場競爭能力的良好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羊奶粉市場內卷嚴重,在更多實力乳企入局后,羊奶粉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如何實現產品差異化也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牟善波的“全球野心”
打造羊乳全產業鏈
1974年11月,牟善波出生在黑龍江省北安市,在讀完大學后牟善波就選擇了離開東北,進入天津輕工學院乳制品專業就讀,1996年畢業后,他進入山東淄博一家知名乳品企業——得益乳業,從事技術工作。
兩年后,牟善波又來到當時只有兩個門頭房的圣元乳業,從業務員開始,在采購、銷售、物流、供應鏈、生產工廠等部門鍛煉。
2003年,他升任青島圣元營養食品公司總經理,職業歷練讓牟善波對如何運營一個乳品企業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2006年6月份,圣元乳業旗下的黑龍江北安工廠計劃出售,牟善波同圣元董事長張亮談了自己想試一試的想法,張亮非常支持:“購廠款可以分三年付清,打一個欠條就行了。”
北安乳品廠成立于1956年,是中國最早的奶粉企業之一。2006年,牟善波接手北安乳品廠,改名為北安宜品努卡乳業有限公司。
也是在接手這一年,牟善波提出,“要從源頭把控奶粉品質”,逐步開始建立集“牧草種植、牧場養殖、產品研發、產品加工、實驗檢測、終端銷售、客戶服務”于一體的全程可控產業鏈。
2012年7月,牟善波注冊了黑龍江宜品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后將公司注冊地從黑龍江遷往山東青島,并更名為宜品乳業。至此,他的商業版圖重心開始從東北向山東轉移。
值得一提的是,自有奶粉品牌戰打響后,牟善波又有了一個更大的宏愿,就是“讓世界上不同膚色的人愛上中國制造的好奶粉”。2016年在牟善波的帶領下,宜品乳業在韓國光陽市投資建設的第一家海外工廠HAM正式落地投產,總產能達到6萬噸。而此廠的興建,讓宜品乳企正式開啟了“走出去”和“全球化的”的新征程。
為了做強上游產業端,打造羊乳全產業鏈閉環,宜品乳業的布局不僅在海外進行得如火如荼,在國內也是熱火朝天地開展著。
2020年12月,宜品乳業在青島萊西市投資了國內最大的羊奶粉加工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2021年6月,宜品乳業正式官宣全資收購國家級奶山羊保質保種場——青島奧特種羊場。據悉,該羊場是全國唯一一家嶗山奶山羊原種場,還擁有100多畝的配套牧草地。
據了解,羊奶粉加工項目分為兩期,一期是羊奶粉生產加工項目,采用干濕混合乳粉生產工藝,年產羊奶粉5萬噸。未來,宜品還將籌建標準化奶羊養殖場200處,奶羊存欄200萬只。
在牟善波的帶領下,宜品乳業目前在全球有7個工廠、2個牧場、1個農場。近幾年來,宜品乳業的收入、利潤都在快速增長之中。
數據顯示,2021年,宜品乳業實現業務收入18.58億元,同比增長19.2%;凈利潤2.69億元,同比增長75.8%。值得關注的是,67年來,宜品乳業的結構加快調整,產業加快轉型,創新格局可圈可點。
從品類結構來看,宜品乳業已經布局普通牛奶粉、羊奶粉、有機奶粉、特配粉等品類;從產品矩陣來看,宜品國產羊奶粉蓓康僖+進口羊奶粉蓓康僖啟鉑能夠滿足不同渠道、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百億羊奶粉市場內卷
宜品乳業IPO壓力不小
頂著“中國航天事業唯一奶粉類企業合作伙伴”閃亮頭銜,坐擁目前國內最大的單體羊奶粉加工項目,在2021年拿下2.69億元凈利潤,宜品乳業不斷發展壯大。
去年6月份,牟善波旗下宜品乳業(青島)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了IPO戰略研討會,同時,宜品乳業透露了近年業績及長遠規劃,公司B2B、B2C全球化運營規模持續增長,銷售收入從2019年12億元、2020年近20億元,未來三年直指30—50億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想要上市的羊奶粉企業并不少,可過程都十分波折,至今并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如愿上市。
比如,總部位于陜西的紅星美羚,由于未通過上市審議會,董事長王寶印聲稱已不再考慮上市。而總部位于江西的美廬生物在2021年沖擊深交所主板失敗,終止IPO審查后轉戰創業板。雖然在同年9月份IPO申請被受理,但是在2022年7月前后,美廬生物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
從宜品乳業自身來看,過去幾年涉及產品質量問題的報道也有不少。2018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檢查公告稱,在檢查中發現,北安宜品努卡乳業有限公司存在5項不合格內容,涉及實驗室物品的儲存不符合保存條件,快速檢測試劑盒缺少領用記錄,清潔作業區的人員體表微生物檢查不符合要求等問題。
雖然這次事件并未引發行業太多關注,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年末,宜品乳業將奶粉品牌“努卡”更名為“慧賦”。
另外,關于宜品乳業的奶粉品質也是爭議頗多。在2019年,有多家媒體曾報道,宜品乳業旗下的蓓康僖,在宣傳過程中聲稱產品擁有“航天品質”,但后續卻遭到曝光,直指涉事產品均為大包粉加工。由于實際品質和宣傳文案嚴重不符,因此被質疑虛假宣傳和涉嫌欺詐消費者。
鰲頭財經注意到,宜品乳業的虛假宣傳爭議,還表現在業績方面。在此前的宣傳報道中,宜品乳業2019年和2020年的年銷售收入,均有“已經突破20億元”的表述。
但是,在2022年6月舉辦的66周年慶典上,宜品乳業披露稱,公司2021年總營收18.58億元,同比增長19.2%。這種業績數據上的出入,也讓宜品乳業陷入一片質疑聲中。
除了要加強產品品控外,宜品乳業還面對著乳制品巨頭的強力競爭。據中國社科院工經所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羊奶粉產業發展研究Ⅱ》顯示,預計到2025年羊奶粉市場規模將達到近200億元。
羊奶粉市場前景看好,不斷吸引實力雄厚的行業巨頭布局。除飛鶴(06186.HK)、伊利(600887.SH)、君樂寶、澳優(01717.HK)等頭部乳企外,完達山、和氏乳業、宜品乳業等區域乳企均在爭相加速羊奶粉賽道;此外,惠氏旗下啟賦蘊悠、合生元可貝思、菲仕蘭美素佳兒等外資品牌紛紛涌入國內市場,羊奶粉賽道愈發擁擠。
從目前市場份額來看,澳優就分走了近三分之一的份額,紅星美羚、藍河、宜品乳業等也在羊奶粉市場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但羊奶粉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澳優羊奶粉這塊“香餑餑”面臨更多的壓力。根據財報,澳優旗下羊奶粉收入增速,已由2017年的60.19%降至2021年的7.8%,2022年增速為7.1%至8.6%。
在行業人士看來,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入局,羊奶粉細分市場紅利將會被進一步釋放。目前來看,宜品乳業不僅要在自己的主場羊奶粉領域防御巨頭們的下沉侵蝕,還要處理好自身的負面輿論,未來還需要聚焦供應鏈升級、羊奶科研、品牌建設、渠道建設等多個方面,放大自身優勢,避開企業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