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TV頻遭投訴 AR技術未突破 雷鳥科技還能再飛多高?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3-10-23 10:36:28

  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國內科技新秀雷鳥科技業績增速放緩。

  近期,TCL電子(000100.SZ)披露的中期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整體收入359.25億港元,同比增長2.78%。其中,旗下互聯網公司雷鳥科技收入8.87億港元,同比增長8.9%。去年同期,雷鳥科技的收入為8.14億港元,同比增長35.70%。

  雷鳥科技是由TCL電子孵化的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騰訊和南方電視新媒體共同投資。目前,TCL電子持股60%。

  雷鳥科技發展迅猛,被譽為最具潛力的準獨角獸企業之一。而業績增速放緩,是否意味著進入了發展瓶頸。

  頻頻被投訴的雷鳥電視

  2017年1月,CES國際消費產品電子展,雷鳥電視海外首秀,主要面向北美市場。

  當年,TCL戰略伙伴樂視網爆雷,雷鳥科技應運而生,做TCL的智能大屏運營平臺,雷鳥科技將海外產品稍加改造后投放國內市場。

  雷鳥科技當初的使命,追趕小米(01810.HK)等新興互聯網品牌,牽制創維(00751.HK)、海信(000921.SZ)旗下的酷開、VIDDA子品牌。此外,為TCL的多媒體運營平臺創造硬件基礎。

  雷鳥前CEO郭彤曾公開表示,2017年,雷鳥電視的目標是要超過小米、微鯨等互聯網品牌。但是,雷鳥科技出道較晚,相較而看,創維旗下的互聯網品牌酷開創立于2006年,而小米、樂視的互聯網電視在2013年就已經發力了。

  此外,2017年至2019年,雷鳥電視的銷量慘淡,直至2019年,TCL集團重組時,雷鳥科技幾乎被放棄。

  2020年,TCL重啟雷鳥品牌,依靠分區控光、開機無廣告等賣點逐漸打開了市場大門。2022年,其出貨量95萬臺左右,但仍然不到紅米、VIDDA國內市場出貨量的一半。

  業內人士表示,TCL電視的獨門秘訣就是Mini LED技術,如今已升級至第三代。但是,這一技術才應用到雷鳥電視上。

  另一方面,如今的雷鳥電視的質量也是有待考究。黑貓投訴平臺上,投訴內容主要涉及產品質量、自動扣費等問題。

  今年10月1日,有消費者投訴稱,在掌上生活TCL官方旗艦店購買一臺雷鳥鵬7Max電視,價格為4589元。收到時發現碎屏,聯系客服同意換貨后,本來說好是帶新電視上門,售后把電視拉走后,服務單顯示完成了,然而并沒有收到新電視,就沒有后續了,多次聯系客服均聯系不上。

  9月17日,一網友投訴,TCL雷鳥75鵬6SE在質保期內屏幕左下角膠墊處內屏黑了一條20厘米,邊框外屏完好無損,邊框無碰撞痕跡無劃痕,屏幕無碰撞痕跡無劃痕,售后人員上門看了下說屏裂不給質保要自費電視總價百分之八十維修。

  不少網友投訴稱,申請會員后,不知情情況下自動扣費。

  AR賽道鬧得水響消費難普及

  事實上,雷鳥科技的目標不只是電視。在AR/VR大熱之時,雷鳥科技一頭扎了進去。

  手機與電視是相通的,在電視之后,雷鳥科技進軍手機市場。2021年8月推出了第一款雷鳥智能手機FF1,和華為智選合作進行銷售,起步價為2499元。

  國內市場上,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等都已出局,蘋果、華為、OPPO、VIVO、小米、榮耀等占領了各自的市場。顯然,在激烈競爭的手機市場中,雷鳥手機難以尋到一席之地。

  在手機失敗后,雷鳥科技迅速布局火熱的AR/VR賽道,標志性的事件是雷鳥創新成立。

  2022年,成立不久的雷鳥創新就發布了多款AR智能眼鏡。公司選擇與博士眼鏡(300622.SH)、愛奇藝、長虹佳華(03991.HK)等知名企業合作,這讓雷鳥創新“如虎添翼”,銷量節節攀升。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2年國內消費級AR眼鏡線上平臺銷售報告,當年,雷鳥創新以28.4%的份額位居行業第一。

  雷鳥創新還獲得了資本青睞,首輪融資就超過億元。

  在AR領域,雷鳥科技似乎成功了。但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在消費層面何時能普及,難以預測。

  時下,資本市場上,元宇宙概念火爆出圈,資本在追逐,但是,對于消費者而言,除了游戲產品,元宇宙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

  其實,這是一個關鍵技術沒有突破的問題。早在20世紀80年代VR就出現了,但到如今技術上仍未取得關鍵性突破。

  在產品層面上,雷鳥創新發布了多款AR產品, 市場反映的短板是應用資源匱乏。

  在AR賽道,雷鳥創新也將面臨激烈競爭。比如,Nreal、Rokid等品牌,與雷鳥創新的差距并不大。

  在今年的MWC展會上,小米、OPPO等發布了AR智能眼鏡。未來,如果華為、小米等積極開拓AR賽道,雷鳥創新的壓力將是泰山壓頂式襲來。

  定位模糊OTT平臺業務不理想

  電視、AR眼鏡,都不是雷鳥科技的目標,OTT平臺才可能是。

  背靠TCL、騰訊、南方電視新媒體等資本巨頭,雷鳥科技的使命絕不只是電視和AR眼鏡。伴隨著智能電視的普及,OTT端商業化規模快速增長,雷鳥科技的使命轉向OTT平臺。

  OTT平臺是智能電視與流媒體服務的結合,為用戶提供影音、教育、生活、游戲等互聯網服務。市場預測,2023年,國內OTT端商業化運營收入將超過600億元。

  雷鳥科技負責了TCL電子國內互聯網業務,近幾年,其經營業績高速增長。2020年,雷鳥科技全年收入同比增長74%至9.5億港元,2021年為15.2億港元,同比增長59.2%。2022年,TCL電子國內互聯網業務收入17.97億港元,同比增長20.6%。今年上半年,其收入8.87億港元,同比增長8.9%,與去年同期的增速35.70%相比,已經大幅放緩。

  根據勾正科技發布的《2022H1中國智慧屏行業發展白皮書》,歡網、酷開、聚好看、小米和風行為國內前5大智能大屏運營平臺,歡網的智能終端超過了1億臺,酷開和聚好看的終端數量也在5000萬臺以上。而雷鳥科技,不在其列。

  雷鳥科技的OTT運營平臺為何不如意?

  分析人士稱,TCL對雷鳥科技的定位是模糊不清的。一方面,雷鳥科技負責TCL電子的國內互聯網業務,是希望擔起創新業務、年輕業務重擔。但是,另一方面,出于多因素考慮,TCL電子給予的資源支持不足,也可能對其信心不足。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智能大屏運營平臺頭牌歡網,是由TCL、長虹、騰訊等多家企業共同投資打造的。在經營方面,雷鳥科技與歡網存在競爭關系。

  既重點發展雷鳥科技,又支持雷鳥科技的競爭對手歡網,TCL電子明顯的腳踩兩只船,而在這樣的背景下,雷鳥科技還能再飛多高?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不卡 | 亚洲专区日韩专区欧美专区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