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科迪乳業“改頭換面”再提上市:上半年扭虧但仍面臨區域乳企難題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3-09-26 16:12:09

  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姜雪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退市一年有余后,“網紅小白奶”鼻祖科迪乳業再提布局資本市場。

  作為河南區域乳企,科迪乳業曾憑借網紅產品“小白奶”的爆火,迅速走向全國。然而,在陷入欠款糾紛、大股東違規占用資金等風波后,科迪乳業最終在去年6月正式退市,黯淡離場。

  在河南國資商丘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丘發投”)接盤后,科迪乳業也表示,未來要聚焦本地市場,按照先本地再外地的發展思路,常溫奶重點打造400公里半徑、低溫奶重點打造200公里半徑范圍內市場。

  在業績指標上,科迪乳業定下了“2023年完成10億元收入、凈利潤不低于3500萬元”的目標。據其上半年的業績報告顯示,科迪乳業實現扭虧,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11億元,實現凈利潤0.22億元,同比增長155.59%,而上年同期虧損4032.49萬元。

  這也意味著,公司在下半年要完成7億元的銷售收入,至少1300萬元的凈利潤。科迪乳業能否重振旗鼓達成預期目標,還不得而知。

  畢竟,對于區域乳企而言,想要“出圈”有太多禁錮。面對伊利(600887.SH)、蒙牛(02319.HK)等龍頭乳企對市場的擠壓,還有來自于電商平臺催生出一批“網紅品牌”如認養一頭牛等,形成對消費者的強勢收割,已然被市場淹沒的科迪乳業,能否煥然新生,還得打個問號。

  破產重整完成

  高層迎來“大換血”

  資料顯示,科迪乳業成立于2005年,于2015年6月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市場,公司主營乳制品、乳飲料、飲料的生產與銷售,奶牛的養殖、繁育及銷售,系河南當地一家有名的乳制品企業。

  2016年,科迪乳業生產的透明包裝“原生純牛奶”(俗稱“小白奶”),由于包裝簡約、設計清新,有一段時間被各大網紅紛紛拿來自拍,火到出圈。財報顯示,2017年,科迪乳業實現收入12.39億元,同比增長53.92%;實現凈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41.56%

  2018年,科迪乳業的創始人張清海甚至對外表示,要將科迪乳業打造成比肩伊利、蒙牛的“中部奶業航母”。也是在這一年,科迪乳業開始走下坡路。在其他乳企紛紛模仿其推出“小白奶”之后,科迪乳業的常溫乳制品板塊2018年出現了25.62%的下滑,毛利率也下降了7.46%。

  同年,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3個月的科迪乳業發布了關聯交易預案,擬以15億元的價格向控股股東科迪集團購買科迪速凍100%股權。由于預估增值率高達347.84%,且買賣雙方存在明顯關聯性,被外界質疑存在利益輸送,遭到監管部門問詢。

  從2019年開始,科迪乳業陸續被拖欠奶農奶款、大股東挪用資金、財務造假、資金鏈斷裂等負面因素影響,引發一連串債務和經營危機,最后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科迪乳業”變為“ST科迪”,后于2022年6月摘牌退市,而后又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

  今年6月,在被退市摘牌一年之際,科迪乳業宣布完成了破產重組計劃,接盤的商丘發投。商丘發投為國有全資企業,商丘市財政局、河南省財政廳分別持有90%、10%的股權。

  從工商信息來看,科迪乳業的控股股東仍為科迪集團,但實控人已由創始人張清海、許秀云夫婦變更為商丘發投。2022年9月,此前同樣因債務危機進入破產重組程序的科迪集團宣布完成改制,商丘發投成為新的控股股東,持有其99%的股份。就這樣,商丘發投順勢成為科迪乳業的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實控人商丘發投的國資背景,科迪乳業的第二大股東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也是國資企業,后者持有其8.60%的股份。

  不過,國資接手之后,科迪乳業雖然恢復了正常經營和運轉,但管理層也經歷了“大換血”,創始人張清海被徹底清理出去。曾任職商丘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的李瑞生接替張清海成為新任董事長。

  此外,公司的總經理、財務負責人,以及三家子公司巨爾乳業、科迪生物、商丘現代牧業的董事、總經理等高管人員,均發生了變更。至此,科迪乳業正式告別創始人時代。

  上半年扭虧為盈

  能否迎來“浴火”重生?

  一年多的時間里,歷經了退市、破產重組、國資接盤一系列風波之后,科迪乳業未來將何去何從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熱點。

  近日,科迪乳業母公司科迪集團在其召開的2023年中工作會議上提及,要部署好下階段重點工作,為恢復上市目標做好基礎準備工作。

  至于重整計劃實施的進度如何?就該公司披露的信息顯示,科迪乳業的重整正在依法有序進行,大額的債權人轉股登記已經完成,稅收債權已經清償,優先債權正在有序清償,隨后普通債權也將開始清償。根據計劃,科迪乳業將于今年10月24日前完成重整。

  在國資接手之后,科迪乳業的債務危機短期內得到了緩解,但最終的命運走向還要看公司經營情況的改善。

  目前來看,業績趨于好轉。根據公司披露的2023年半年報,上半年,科迪乳業實現營收3.11億元,同比增長7.36%。其中,以“小白奶”為代表的常溫奶制品實現收入2.73億元,同比增長26.71%;低溫乳制品實現收入0.32億元,同比增長16.24%。

  與此同時,公司的凈利潤也實現了扭虧為盈,同比增長155.59%至0.22億元。在此之前的四年時間,除去2021年因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而無可參考年報,2019年、2020年、2022年,科迪乳業分別虧損1.75億元、12.13億元、14.64億元。

  鑒于業績向好的態勢,新的管理層也給予了科迪乳業更高的增長目標。根據公司今年4月份披露的《2023年度財務預算報告》,科迪乳業2023年的收入目標是7.3億元-8.2億元,同比增長15%-30%,凈利潤目標是3000萬-5000萬元。

  科迪乳業現任董事長李瑞生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又進一步表示:“計劃2023年實現產能13萬噸,銷售收入10億元,實現凈利潤不低于3500萬元,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增長15%以上。”

  按照最新的收入目標,科迪乳業下半年要完成近7億元的銷售任務,這對于當下內外交困的科迪乳業來說,挑戰不小。

  畢竟,如今的乳業市場的競爭依舊十分激烈。從常溫奶市場來看,2022年我國常溫奶行業市場呈現伊利和蒙牛雙寡頭壟斷的局面,二者合計占據了市場約72%的份額。其中,伊利市場占比約為38.57%,蒙牛市場占比約為33.21%,這意味著,留給區域乳企的市場已然不多。

  而近兩年更被看好的低溫奶賽道,也早有諸多品牌搶占地盤。目前,光明(600597.SH)、新乳業(002946.SZ)和三元(600429.SH)長期占據市場前三,還有包括認養一頭牛、盒馬日日鮮、君樂寶悅鮮活等多個品牌也紛紛闖入,挖掘“新鮮”的賣點。

  面對當前的市場競爭,科迪乳業能否重振旗鼓達成預期目標?行業人士分析,一方面,科迪乳業因為拖欠奶款、質量問題、價格混亂等事件而受到輿論的質疑和抵制,導致品牌形象受損。現如今更要加大對產品質量和安全的把控,并且面對行業巨頭競爭,作為區域乳業,科迪的市場以河南為主,未來還要跟上新消費趨勢。

  另一方面,科迪乳業雖然在破產重整后獲得了國資的支持和注入,但仍需注意控制成本和風險,保持良好的現金流和盈利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競爭力,才能在乳業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a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 日本精品不在线一区二区色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嗯嗯嗯 | 亚洲精品乱码99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