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在兩次招股書失效、三次遞表后,途虎養車終于快要實現了上市的心愿。
9月14日,途虎養車開啟招股,至9月19日結束,并計劃于9月26日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途虎養車計劃本次共發售4061.71萬股股份,其中3655.53萬股為國際發售股份,其余406.18萬股將作香港發售股份,每股作價最高不超過31港元。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提升供應鏈能力、研發投入、擴大門店網絡和加盟商基礎、擴大運營并支持團隊以及進一步加強與加盟商的關系等。
途虎養車的上市之途并不順利,早在2022年1月,其便第一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但由于6個月后未能通過聆訊招股書失效;2022年8月份,途虎養車再度遞表,半年后其招股書又一次失效;今年3月份,途虎養車第三次遞表,終于在近日完成了上市的夙愿。
對于途虎養車而言,上市并不意味著“功成身退”,流血上市、加盟商質量控制不嚴的爭議一直伴隨著途虎,上市之后,途虎要解決的問題還有許多。
四年虧損超150億
流血上市為哪般
途虎養車上市在意料之中。
從成立之初,途虎養車一直保持著高額、高頻的融資節奏。天眼查顯示,2013年至2021年9年間,途虎共進行了12輪融資,其中融資金額最大的一次是2018年的E輪融資,交易金額為4.5億美元,距今最近的一次則是2021年11月的F++輪融資,該輪融資的金額則為1.27億美元,也就是在這輪融資過后途虎開始謀求上市。
除了9年融了近百億人民幣外,途虎養車的資方團隊也堪稱豪華,紅杉中國、騰訊資本、高瓴資本、方源資本等眾多知名資方均在列。
“一方面,已經進行了多輪高額融資的途虎想要進一步尋求資本支持或許只有上市一條路,另一方面途虎養車資方眾多,資本也有退出和出清的需求,早日上市也是投資方的期望。”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途虎養車上市進程不順利也在意料之中。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途虎養車的營收分別為70.40億元、87.53億元、117.24億元和115.47億元;同期的虧損則為34.28億元、39.28億元、58.4億元以及21.36億元。四年的時間內,途虎虧了153.32億元。
直到今年上半年,途虎養車才成功扭虧為盈。招股書顯示,途虎養車上半年收入超過65億元,同比增長19.3%,經調整后凈利潤為2.14億元,凈利潤率3.3%。
“從盈利的角度來看,說途虎養車是流血上市并不為過,前兩次遞交的招股書途虎都沒能證明自身的盈利能力,第三次遞交的招股書才給外界展示了其盈利的可能性,只是盈利能持續多久?投資人是否愿意給其較高的估值?這一切都需要時間驗證,途虎上市后面臨的挑戰也不小。”前述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成也加盟 敗也加盟
在汽車后市場中,途虎在規模上是當之無愧的“老大”。灼識咨詢報告顯示,按2022年收入以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所運營汽車服務門店的數目計算,途虎養車是中國領先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汽車服務平臺及中國最大的獨立汽車服務平臺之一。
途虎龐大的規模得益于其加盟商模式,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途虎養車的門店網絡包括161家自營店、4968家加盟途虎工場店以及20013家合作門店。實際上,途虎養車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綜合汽車產品和服務及平臺服務。其中,綜合汽車產品和服務主要依賴于加盟商。
數據顯示,途虎養車的收入來源主要依賴加盟門店。2022年,加盟門店收入87.6億元,占比76%;自營店收入5.6億元,占比約5%;合作門店收入6.7億元,占比約6%。
依靠加盟商途虎做到了規模,但在對于加盟商服務品質的把控上,途虎做得還不夠好,各個加盟商服務品質市場口碑的參差不齊,無形中降低了途虎養車的品牌美譽度。
在消費調解平臺黑貓投訴上,關于途虎養車的投訴為1262條,涉及投訴的門店則大多數為加盟商店。有消費者表示,其在途虎養車購買的輪胎使用三個月便發生了胎壓報警,但檢查后發現輪胎并無明顯損壞,事后發現其右前輪輪胎完全虧氣導致無法行駛,右后輪半虧氣狀態,其向途虎維權后卻被告知不予理賠。
另有消費者表示,其在途虎養車保養后僅行駛了45公里便出現機油警報燈亮起的情況,在與保養門店反映后,該門店售后態度惡劣,并要求消費者自費更換機油。
“實際上,加盟模式中對于加盟商的品控與管控難度很大,汽車后市場中對于各種汽車服務公司而言,現金的存量競爭尤為激烈,部分加盟商為了生存有可能會以次充好,這就降低了品牌的形象,長此以往,也會影響后續加盟商進場。”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途虎養車合作門店數量較2021年末的31623家減少超過10000家,對于依賴加盟商創造營收的途虎養車而言,這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更為關鍵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自建售后服務的新能源品牌們將會對“途虎養車們”實行不同維度的打擊。
乘聯會預測指出,2023年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為235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850萬輛,年度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達到36%;工信部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到202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人才總量預計達到120萬人,但人才缺口預計可達103萬人。其中,新能源汽車維修領域將面臨80%的人才空白。
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真正到來之前,途虎必須實現自身技術和供應鏈的升級,否則面臨的則是市場規模的萎縮。途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上市只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