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李琳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9月3日,為期10天的第二十六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成都車展”)圓滿閉幕。作為中西部車市“風向標”,本屆成都車展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車展話題關注度超22億次,觀展人次達90.2萬,共產生訂單35028輛,成交金額超60億元。
對于行業觀察者來說,成都車展也是窺見當下市場現狀及下半年發展趨勢的窗口。鰲頭財經注意到,國產自主汽車品牌已經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參展品牌數量過半,并且正在憑借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紅利,加速實現彎道超車。
與此同時,在以智能化為核心的下半場,包括自主品牌在內參展汽車品牌都在持續強化自身的智能化標簽,將搭載的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技術在產品中具象化,詳細演示給車展現場的消費者,潛移默化影響消費者的選擇。
當然,在以銷量為導向的背景下,參展車企的所有動作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即盡可能多地賣車。為此,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拿出了最大誠意的優惠政策,刺激消費者購買,為“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開了一個好頭。
可以預見,各個車企優惠頻出之下,上半年開啟的“價格戰”或將再掀起新一輪高潮。
自主品牌大秀“肌肉”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今年7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達到了53.2%,同比增長5.8個百分點;2023年自主品牌累計份額50%,較2022年同期增加4.4個百分點。
自主品牌崛起勢不可擋不僅體現在數據上,更體現在本屆成都車展上。
不用說比亞迪(002594.SZ)及旗下品牌騰勢、方程豹、仰望占據3號展館約一半場地,也不用說奇瑞汽車在5號場館霸氣亮相,單吉利系的品牌就在成都車展上布置了超過5處場地,包括2號館的吉利汽車、4號館的睿藍、6號館的雷達,以及11號館的極氪和極星等。
不僅如此,在車展開幕當日,吉利汽車旗下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銀河”發布了第二款車型“銀河L6”。該車定位緊湊型電混轎車,預售價格12.8萬元起,憑借著誠意滿滿配置,和大大低于市場預期的價格收獲了一波好評。
如果說其他比亞迪、吉利等自主品牌在場館內與合資品牌分庭抗禮,那么在10號場館和11號場館,則完全是國產新能源品牌的天下,造車新勢力的蔚來汽車(09866.HK)、理想汽車(02015.HK)、小鵬汽車(09868.HK)、智己汽車、飛凡汽車、問界、極狐等品牌齊聚,成為車展的人氣擔當。
在市場份額上取得優勢后,自主品牌又借助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紅利在多個細分市場攻城略地。比如在百萬級豪華車市場,比亞迪仰望首次對外展示了內飾,讓現場消費者更近距離感受國產豪華車的質感。而極氪也在車展期間發布了性能實力強勁的極氪001 FR獵跑車。
還有此前長期被外資及合資品牌主導的硬派越野市場,自主品牌也在發力。比亞迪方程豹豹5完成首秀,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旗下豪華電動越野產品“猛士917”正式上市,長城汽車(601633.SH)兩款硬派越野車型哈弗猛龍新能源越野SUV和坦克400也在車展上亮相,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目光。
在各個自主品牌持續發力下,此前合資品牌占據市場過半份額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時。另一方面,隨著自主品牌不斷在硬派越野等細分市場深耕,進一步豐富了汽車消費市場,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智能化成新晉核心賣點
隨著行業進入以智能化為核心的下半場,本屆成都車展期間,各個車企爭相打造的搭載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大模型等新技術的產品為消費者帶來了充滿科技感的深度人車交互新體驗,也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車的重要因素之一。
據了解,廣汽傳祺旗下傳祺ES9在本屆成都車展上展示了搭載的全新一代ADiGO 4.0智駕互聯生態系統和全面升級的超感交互智能座艙,配備更加豐富、更智能化的功能,比如AR-HUD、ADiGO 4.0智能物聯、ADiGO 4.0智能輔助駕駛等技術,以期為消費者帶來更智能化的體驗。
在成都車展上完成首秀的智己LS6不僅是首臺搭載“準900V雙碳化硅高性能平臺”的車型,還應用了三電系統、智能駕駛、智艙交互領域的百余項最新尖端科技。
以智能駕艙為例,在官方發布的新聞稿中,以AI數字科技融合“智駕”與“智艙”尖端技術,賦能“從上車到下車”的全程出行體驗的智能駕艙被認為“最具未來感”“極具顛覆性”。
寶馬集團在本屆成都車展亮相的多款車型都強化了智能化體驗。比如BMW i7 M70L采用全新視覺形象的BMW智能個人助理,憑借更為擬人靈動的“雙眸”設計,以及6種情感情緒視覺設計,為消費者帶來更加豐富的情感交互體驗推出了巧控浮窗設計。
此外,新嵐圖Free搭載的百度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領航輔助智駕,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行泊一體點到點的高階智能駕駛體驗;極星4搭載的Polestar Navigation Polit智能駕駛系統,為消費者“帶來天花板級的車機交互體驗”;問界M7(智駕版)搭載的華為ADS 2.0高階輔助駕駛系統,具備超車換道、脫困換道、高速、城區領航輔助等諸多功能。
鰲頭財經觀察到,在車展亮相的眾多車型,尤其是新能源車型,銷售人員向消費者介紹時均不約而同地強調其車型所搭載的智能化車機系統和升級后智能座艙,突出產品智能化水平之高,同時拉升了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的期待。
“價格戰”硝煙仍在蔓延
作為有著濃厚銷售氛圍的成都車展,也是車企沖擊銷量的重要渠道。在本屆成都車展上,不少亮相的新車型的價格相比老款車型價格都有大幅下降。
如上述提到的新嵐圖Free,在提升智駕水平的同時,起售價直接降至26.69萬元,較老款價格降幅超6萬元。亮相成都車展的新款深藍SL03起售價也比老款降低了2.6萬元,為14.59萬元。
梳理媒體報道可以看到,在成都車展期間進行降價或推出優惠政策不止新嵐圖Free、深藍SL03,還有飛凡F7、阿維塔11(鴻蒙版)、睿藍7、起亞EV6等。例如飛凡F7,其在成都車展現場推出了“限量鉅惠季”優惠政策,綜合優惠至高達到3.2萬元。
盡管各個車企推出的優惠活動名稱不同,但核心目的都指向銷量。
傳統合資車企,比如廣汽集團(601238.SH)、上汽集團(600104.SH)等傳統合資車企需要通過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來抵消合資品牌銷量下滑帶來的總銷量的下滑。蔚來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等需要保持較高的增速,來穩定和擴大市場份額,進而向行業和資本市場證明其價值。
從這個角度看,每個車企都有不得不參與價格戰的理由,那么,車企之間的價格戰就很難在短時間內結束,加劇第四季度的市場競爭。因此,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車企的價格戰將會持續到明年,甚至更久。
鰲頭財經注意到,進入下半年以來,包括小鵬汽車、哪吒汽車在內的不少車企均傳出融資的消息,這或許就是為了應對價格戰帶來的資金、運營等壓力。很顯然,價格戰已經變成了一場檢驗車企研發、設計、渠道和用戶運營等方面的耐力賽,每一位在場的玩家都不甘心先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