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李琳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伴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豪華車一線陣營也產生了分化。
近日,大眾集團CEO奧博穆公開承認旗下奧迪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落后于競爭對手,尤其在電動化發展領域,需要重振奧迪品牌的高光時刻。
事實上,奧迪在中國市場表現落后于寶馬、奔馳并不是近幾年才發生的。2017年,奔馳以61.1萬輛的銷量超越奧迪,成為BBA銷量冠軍,此后寶馬又超越奔馳,奪得銷量冠軍。奧迪則掉落到第三位,失去了中國市場豪華車銷量冠軍的寶座。
如今,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中,奧迪仍在追趕老對手寶馬、奔馳,加大在電動化領域投資,試圖重新迎頭趕上,甚至超越競爭對手。只是,當前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競爭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奧迪電動化的對手不只有寶馬、奔馳了。
CEO承認奧迪在華落后于競爭對手
在我國汽車行業進入智能化轉型的下半場,奧迪終于覺醒,承認其在中國市場落后于競爭對手。
據媒體報道,奧博穆表示,奧迪品牌擁有巨大的潛力,但沒能夠表現出來,不僅遇到了嚴峻的軟件問題,車型陣容也落后于競爭對手。
中國雖然作為奧迪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但相對于寶馬、奔馳等競爭對手,奧迪并沒有捍衛住其自身的領先地位,尤其是在電動化發展方面。
數據顯示,2014年,奧迪在中國銷量超57萬輛,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銷量增速都遠超同類品牌,并成為BBA(寶馬、奔馳、奧迪)中率先邁入年銷量50萬輛的高端汽車品牌。
但此后,奧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速放緩,先后被奔馳、寶馬超越。2017年,奔馳在中國市場以61.09萬輛的銷量首次超過奧迪,隨后,寶馬在2020年以77.7萬輛的成績超越奔馳,成為BBA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冠軍。
2022年,盡管供應鏈、芯片等問題導致BBA中國市場銷量均出現不同幅度下滑,但是奧迪9.3%的同比下滑幅度是三家汽車品牌之中最大的,且被寶馬、奔馳拉開超10萬輛的差距。今年一季度,奧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速度進一步拉大,同比下降了16%。
在奧博穆看來,軟件問題是奧迪在中國市場落后寶馬、奔馳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導致了奧迪不得不推遲電動車發布計劃,造成“目前純電動汽車產品線在中國市場沒有競爭力。”
據了解,2019年,大眾集團成立軟件部門CARIAD,旨在為大眾未來電動車型打造統一的操作系統,但該部門成立后不斷出現進度遲緩、產品漏洞、預算超支等問題。
從純電車型銷量來看,奧迪旗下純電車型無論是銷量規模還是銷量增速,均落后于寶馬、奔馳。數據顯示,2022年奧迪純電動車全球銷量為11.82萬輛,同比增長約44%。同期,寶馬、奔馳旗下純電車型銷量分別為21.5萬輛、14.9萬輛(含Smart品牌),同比分別增長107.7%和67%。
可見,無論是在電動化領域,還是整個中國市場層面,奧迪已經全面落后于競爭對手,而且有差距越拉越大的趨勢。因此,無怪乎大眾集團一把手都感受到奧迪在中國市場下滑的焦慮了,并進行公開發聲表示不滿。
奧迪或迎來新的掌舵人
奧迪在電動化轉型以及中國市場表現不佳,奧迪現任CEO馬庫斯·杜斯曼可能要對此負責。根據路透社報道,奧迪在周四監事會通過決議,罷免了馬庫斯·杜斯曼,格諾特·多爾納將接替其成為奧迪全球CEO。該任命將于今年9月1日生效。
公開資料顯示,格諾特·多爾納擁有機械工程學位,自1993年博士畢業后便入職大眾,至今已經在大眾工作了30個年頭。格諾特·多爾納曾在大眾保時捷擔任多個管理職位,包括概念開發負責人以及Panamera系列負責人,成為保時捷的產品研發主管,2021年成為大眾集團產品戰略主管,還曾與奧博穆共事。
目前尚未有更多信息表明格諾特·多爾納將如何加速推動奧迪在電動化方面的轉型,但可以看到,進入2023年以來,馬庫斯·杜斯曼掌舵的奧迪在人事、產品等方面進行了多項調整。
人事方面,今年3月初,奧迪中國宣布曾慧芳出任奧迪中國市場營銷及銷售執行副總裁,將攜手奧迪兩大合資伙伴,共同推動奧迪在華業務發展。
據了解,曾慧芳曾在大眾汽車集團擔任大眾汽車乘用車國際銷售執行總監,對于中國市場非常熟悉。在奧迪中國總裁溫澤岳看來,曾慧芳在中國及全球市場擁有豐富的銷售和市場營銷經驗,這對公司加速電動化轉型,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產品方面,奧迪調整了產品命名方式,新一代奧迪A4和A6的燃油版將更名為奧迪A5和奧迪A7,未來偶數編號的奧迪新車將與e-tron”英文標識相結合,代表純電動轎車,比如上述提到的奧迪Q6 e-tron。
格諾特·多爾納上任后,是否會延續馬庫斯·杜斯曼時代的調整措施,以及為奧迪在中國市場以及全球市場的電動化發展帶來更多變化,也成為外界持續關注的焦點。
根據奧博穆提出的奧迪品牌“復興計劃”,奧迪將聚焦電動汽車發展。另根據奧迪中國官方發布的“面向未來生產計劃”,從2026年開始,奧迪面向全球市場推出的新車型將全面切換為純電動汽車,2033年逐步停止內燃機車型的生產,屆時奧迪在全球的自有生產基地都將投入電動車生產。
那么,在新CEO帶領下,聚焦電動車型發展,奧迪的純電車型將有哪些創新,能否通過強大的產品創新力解決當下用戶使用純電車型的痛點,贏得用戶青睞,以及成功應對國產自主汽車品牌高端化帶來的挑戰,穩固自身在豪華車頭部陣營的位置。對于這些問題,鰲頭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