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諾誠健華經歷“退貨”風波后 奧布替尼受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侯明教授肯定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3-06-19 16:23:12

  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佟思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近日,諾誠健華(09929.HK)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不可逆的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抑制劑(BTK)奧布替尼治療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一項隨機、開放標簽的II期研究結果在第28屆歐洲血液學協會(EHA)年會上進行了口頭報告(摘要代碼:S299)。

  該研究旨在評估奧布替尼對持續性或慢性原發性ITP患者的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主要是至少連續兩次血小板計數達到≥50x109/L且近4周內未使用過補救治療的患者百分比。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侯明教授表示,在每天一次口服50mg和30mg的奧布替尼治療ITP患者的兩個組別中,奧布替尼都展現了良好的安全性。每天一次50mg起效迅速,療效更好,特別是在既往對糖皮質激素(GC)/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療有應答的患者中,奧布替尼有望為ITP治療提供新選擇。

  這是在和渤健“分手”后,奧布替尼備受肯定的一次公開亮相。

  曾遭遇“退貨”風波

  公開資料顯示,奧布替尼是諾誠健華自主研發的新型、高選擇性BTK抑制劑,已在國內獲批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以及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

  此前,諾誠健華還公布其他多項臨床研究中,奧布替尼表現出色,單藥治療可為CLL/SLL及MCL患者帶來較好的生存獲益。

  比如2020 ASH大會上,諾誠健華公布了一項在80例難治或復發CLL/SLL中國患者中開展的II期(NCT03493217)臨床研究最新結果,經過至少12個周期治療后,患者ORR達91.3%,其中有10%達到CR。經評估的12個月DOR達77.1%,12個月無進展生存率達81.1%,總生存率達86.3%。

  自2020年旗下奧布替尼在國內市場獲批以來,諾誠健華一直備受外界關注,也是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

  根據諾誠健華公布2022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達到約6.25億元,其中奧布替尼收入約5.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3.6%,占公司總收入比重超9成,主要由于奧布替尼納入國家醫保后加速放量。

  國內第一梯隊創新藥企業諾誠健華發布公告,Biogen Inc.(下稱“渤健”)決定為便利而終止雙方此前達成的合作和許可協議,這意味著奧布替尼開發遭遇重大失利。

  此前,雙方就有望治療MS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口服小分子BTK抑制劑奧布替尼的全球開發和商業化達成合作和許可協議,約定公司將奧布替尼在MS領域的全球獨家權利、除中國以外區域內的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獨家權利授予渤健。

  根據協議約定,渤健向諾誠健華一次性支付不可退還和不予抵扣的首付款1.25億美元,并且最高還將有8.125億美元的銷售里程碑付款。

  此次合作中斷,奧布替尼就是被“退貨”了。針對市場聲音,諾誠健華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予以否認,并對奧布替尼展示出較高的信心,但業內仍是有些擔憂,“超8億美元的銷售里程碑是否實實在在打水漂了?”

  市場化有多難?

  事實上,因為研發周期長、成本高、不確定風險大等因素,創新藥企業發展挑戰大,并且商業化難,很多醫藥企業雖然上市了,但也是踩著政策的風口,自身仍處在虧損中。

  生物科技龍頭百濟神州(688235.SH)創辦近十年,旗下有三款自研創新藥上市,也解決不了盈利難題。

  2022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5.66億元,同比增長26.1%;凈虧損136.42億元,創歷年虧損最大。

  諾誠健華雖然被納入醫保類目,營收突飛猛進,但2022年營收為6.2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43億元下降40.04%,凈虧損8.87億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為6454萬元;扣非后凈虧損為9.6億元,上年同期的扣非后凈虧損為5366萬元。

  創新藥市場化難在哪?鰲頭財經梳理了解到,主要在成本和渠道上。創新藥獲批上市后,仍受到院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無利可圖缺少動力、未進入醫保目錄、錯過招投標周期、醫院藥品品規受限等因素影響,短期內,難以獲得進院(即進入醫院正常銷售)機會。

  此外,國內創新藥大都屬于模仿研發生產,沒有形成自己的差異性和獨特性,出現了一批管線同質化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規模大,難以降低成本的中小企業在競爭中很容易被淘汰。

  與此同時,我國從仿制藥為主到以創新藥為主的產業轉型才剛剛起步,因此創新藥研發生態發展還未成熟,從企業到研發機構再到政府,整個創新藥領域的參與方都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尚未形成可以多元合作的研發生態系統。

  上市之初,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因為其廣泛的市場空間,成為資本寵兒,享受估值溢價。但真正上市后,財務指標難以轉正,資本熱度也逐步趨于冷靜。

  那么,創新藥還有前景嗎?

  在國海證券看來,目前醫藥板塊下跌空間比較有限,前期各方面負面因素的擾動已基本在估值上得到反饋。制約醫藥走強的主要是市場信心不足,但醫藥細分方向眾多,行業實際情況也沒有市場想象的那么悲觀。從中長期維度看,醫藥行業作為一個長坡厚雪的行業,投資價值和潛力依然可觀,可考慮適當關注。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最新久久久久久一本 |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 日本综合网在线观看免费 | 香蕉影视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а∨天堂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