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屠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在比亞迪6月8日召開的2022年度股東大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給出一個判斷:“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淘汰賽’階段。”
“淘汰賽”中,作為我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600104.SH)能突出重圍還是偃旗息鼓?
近日,上汽集團發布產銷快報顯示,2023年前5月,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8.62萬輛,同比下滑5.05%,要完成年銷量150萬輛的目標都十分困難。
同期,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94萬輛,同比增長46.8%,市場占有率達到27.7%。
如今,上汽集團正陷入銷量不佳、業績下滑、降薪裁員等一系列負面消息中。
5月31日,上汽集團舉行了“三年行動計劃軍令狀”簽約儀式。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總裁王曉秋等領導的見證下,智己汽車、上汽乘用車、上汽集團總裁助理等人立下軍令狀。
首季凈利腰斬
作為中國車企“扛把子”的存在,上汽集團銷量已不再是行業的“晴雨表”。
2022年,上汽集團銷量目標為600萬輛,實際銷售整車530.3萬輛,同比下滑2.94%,目標完成率為88.38%。
2023年前5月,上汽集團銷量達166.59萬輛,同比下滑4.84%。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產銷數據顯示,前5月,我國乘用車銷量達900.1萬輛,同比增長10.7%。
業績方面,2022年,上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440.63億元,同比下滑4.59%;凈利潤161.18億元,同比下滑34.30%。
2023年一季度,上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459.16億元,同比下滑20.03%;凈利潤27.83億元,同比下滑49.55%。
近日,有市場消息稱,4月初,上汽集團已宣布全員降薪并開始計劃裁員,其中包括上汽大眾削減年終獎,上汽奧迪停產整頓。
消息指出,上汽集團將全員降薪,其中高管下調20%、部長下調15%、員工10%。此外,上汽研發總院也將面臨全員降薪、裁員。
針對上汽集團將要全員降薪和計劃裁員的消息,上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沒有收到任何降薪和裁員的消息。”
然而,盡管官方未承認降薪、裁員的消息,但類似的傳聞至今仍未斷絕。
銷量不佳、業績下滑、降薪裁員……一系列的負面消息之下,陳虹或許急了。
5月31日,上汽集團舉行了“三年行動計劃軍令狀”簽約儀式。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總裁王曉秋等領導的見證下,智己汽車CEO蔣峻,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飛凡汽車CEO吳冰,上汽集團總裁助理余德等人在現場立下軍令狀。
陳虹表示,簽訂軍令狀既是加快推進三年行動計劃,實現全力突圍的重要舉措。“我們要通過目標層層分解、壓力層層傳遞、責任層層落實,傳遞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必勝信念。”
三大合資品牌銷量齊降
從短期目標來看,上汽集團2023年將再次沖刺整車銷量600萬輛的目標,其中新能源車目標銷量150萬輛、海外銷量120萬輛。
從長期來看,4月18日,上汽集團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集團計劃通過品牌戰略優化、創新技術深耕,全力沖刺新高度: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達到350萬輛,較2022年增長2.5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將達到70%;基本完成新老賽道的發展動力切換。
5月19日,上汽集團面對投資者提問時披露,計劃到2025年力爭全球整車銷量達到700萬輛。
現狀如何?上汽集團要完成2023年600萬輛的銷售目標,在接下來的7個月時間里,集團月均銷量要達到62萬輛才能保底。
然而,上汽集團的銷量支持主要依靠合資車企,旗下擁有上汽大眾(601633.SH)、上汽通用(600104.SH)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大主力品牌。
2023年前5月,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銷量分別為40.75萬輛、35.8萬輛和40.8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18%、-6.15和-18.72%。
有汽車界業內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隨著智能電動化的發展和新品牌的崛起,中國品牌憑借對國內用戶需求更快的響應速度,以及管理層計劃通過智能化和電動化實現“換道超車”的決心強大,合資品牌整體日漸式微的趨勢難以改變。
從此次簽“軍令狀”的人員也可以看出,上汽集團無法“要求”合資車企“全力突圍”,簽字畫押的也均是自主車企。
自主品牌中,2023年前5月,上汽乘用車銷量達33.84萬輛,同比增長19.49%,盡管已駛上高速發展道路,但也難抵合資品牌銷量不濟集團整體下滑。
以當前的視角來看,上汽集團計劃“到2025年力全球整車銷量達到700萬輛”缺乏實現的基礎。
智己汽車銷量不溫不火
實際上,上汽集團的“空談”還不止整體銷量。
上汽集團提出,“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達到350萬輛,較2022年增長2.5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0%”。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中汽協預測,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總銷量或將達到275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5%。若保持以年5%的增速增長,至2025年,我國汽車市場總銷量或將超過30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相比2021年銷量幾近翻倍。
也有業內人士預計,我國2023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達到950萬輛,同比增長約38%。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前5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94萬輛,同比增長46.8%,市場占有率達到27.7%,已超過20%。
綜合分析上述數據,我國2025年新能源企業的銷量有望突破1000萬輛,在此之下,上汽集團想一家獨占市場的三分之一份額,何其艱難。
而且,2022年,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07.34萬輛,同比增長46.51%。
然而,2023年前5月,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8.62萬輛,同比下滑5.05%,要完成年銷量150萬輛的目標都十分困難。同期,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94萬輛,同比增長46.8%,市場占有率達到27.7%。
作為自主品牌的智己汽車2023年1月—5月銷量分別為507輛、1251輛、2007輛、2009輛和2009輛,表現得一直不溫不火。
不僅如此,上汽集團一共擁有三大海外工廠,2023年前5月銷量達4.23萬輛,同比下滑1.66%,其出海之路也并不平坦。
有業內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上汽集團曾連續十七年保持國內銷量第一,整體第一的地位或可延續,但想像以往一樣輕松戰勝其他車企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