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汗青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全球的經濟和手機行業現在極不樂觀,公司的整個營收達不到預期,芯片這樣一個巨大的投資將是公司承擔不起的。經過審慎的討論,公司決定關停哲庫,終止芯片自研業務。”在全員大會上解釋了關停原因后,哲庫CEO劉君和眾高管在接下來的發言中幾度哽咽。
5月12日,OPPO旗下基于芯片產品打造的企業哲庫召開全員會議宣布關停,這意味著潛心深耕四年、發布兩款芯片產品后,OPPO徹底放棄了自研芯片的計劃。
自研芯片夢醒
哲庫解散得十分突然。
今年4月份,哲庫科技剛與上海張潤置業有限公司簽訂了續租合同;
同月26日,哲庫的微信公眾號上還發布了新的招聘啟事,崗位包括多媒體系統架構工程師、SOC設計經理、高級數字IC設計師等50多個崗位。不少哲庫員工仍等待著3nm工藝處理器的流片結果。
哲庫看起來仍在有條不紊地運營著,直到5月12日,全員會上宣布了解散的消息,“在座的有很多總監,也是剛剛才得到這個消息。”劉君在全員會上說道。
“哲庫的解散看似突然,但這背后是投資人和管理層審慎考慮后做出的不得已的決定,面對芯片業務未來長期的巨額投資和外部可能面臨的風險,及時關停雖然令人痛心但更加切合企業的現狀,商業領域中,及時止損有時候比一路走到底好得多。”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分析道。
上個月還在招聘的哲庫,目前已經開始了解散清算工作。對于3000名左右的員工,哲庫給正式員工給出了N+3倍的補償方案,對于未入職的應屆生,給出了offer月薪加獎金除以12的補償方案,或直接無縫對接至東莞長安鎮的OPPO公司入職。
在當天僅持續19分鐘的全員會議上,哲庫人力資源Cindy還透露目前公司已經關閉了所有員工的各種權限,鼓勵員工以線上形式進行離職。
對于員工的去向問題,哲庫也表示“會盡力向各位提供各類的招聘渠道,我們可能也會收集行業內其他公司還在招募的渠道等等,盡量支持員工可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盡快找到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對公司、對員工的影響。”
至此,被看作“海思第二”的哲庫戛然而止。劉君還表示公司關停的決定與員工的工作質量沒有任何關系,“自古多情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劉君用兩句詩表達了對于哲庫關停的遺憾。
OPPO的芯片夢醒了,以驚醒的方式。
四年發布兩款芯片
2019年,OPPO創始人兼CEO陳明永對外宣布,公司將為未來三年內投入500億元用于前沿技術和深水區技術的探索,芯片便是OPPO決定發力的其中一個領域,同一年哲庫科技正式成立。
天眼查顯示,哲庫科技2019年8月成立,經營范圍包含電子產品、通信產品、半導體的設計、開發、銷售等。
公司成立的第二年,OPPO在內部文件中公開了自研芯片項目“馬里亞納計劃”,并在2021年正式發布了自研芯片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去年的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又發布了第二顆自研芯馬里亞納 MariSiliconY。
“手機廠商下場造芯片出于兩點考量,一是更好地掌控供應鏈,讓自身不至于在面臨制裁風險時一朝倒下,二是向高端化市場進軍,尤其是對于OPPO、vivo等廠商,高端市場一直是其心心念念的目標,但OPPO顯然低估了造芯的難度和投入。”前述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據了解,目前芯片產業分為三大方向,分別是設計、制作和封測,在這三個環節中無論是技術含量還是投資規模生產制作環節都占據第一位,芯片設計廠商也基本將制作環節交給臺積電等代工廠。
OPPO等主機廠商自研芯片的方向是設計環節,但在這一環節上,國內外企業在技術上存在代際差異,想要追趕需要付出極大成本,這其中包括資金成本、人才成本、時間成本。
“芯片開發設計周期長、競爭激烈、不確定因素也多,即便是蘋果和華為在自研芯片上也走了不下十年才開發出了較為完善的產品,OPPO推出的兩款芯片盡管有亮眼的地方,但都是單體突破,在整體性能上仍不及領先者。”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除了設計之外,生產也是一大問題,比如華為海思的麒麟芯片,就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無法代工生產,即便OPPO自研的芯片取得了較大的突破,未來也難免遇到和華為相同的情況,相比之下,及時關停好過因不可抗力導致的被動解散。
2019年OPPO做出自研芯片的決定后,陳明永就曾表示,“深知這條路(自研芯片)非常不易,也許要十年磨一劍。但我們絕非一時興起,其中的風雨挫折都已考慮在內。”
五年未過,OPPO在這條路上已走到了盡頭。
市場疲軟
OPPO壯士斷腕
對于哲庫的解散,外界有多方位的解讀,有觀點稱自研芯片為母公司OPPO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壓力,在手機市場下行的環境下OPPO難以承受造芯的高投入。
也有聲音表示OPPO在芯片領域的持續動作或面臨被制裁的風險,與華為有其他業務不同,僅依賴手機業務的OPPO面臨制裁將是滅頂之災,多方考慮下OPPO選擇叫停了芯片業務。
“或許有后一方面的考量,但對于(解散哲庫)決定的影響不大。”前述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分析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成本與收益的不成正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下行,OPPO也不例外,如此環境下去賭一個不明晰的未來是不明智的。”
換言之,OPPO關停哲庫并不意味著其在自研芯片道路上的完全失敗,只是在戰略上出現的誤判。
2019年華為遭到制裁,OPPO、vivo等廠商對高端市場蠢蠢欲動,自研芯片不僅能在未來提升自主能力,在營銷上也更具競爭力,可眾多廠商未能預料到的智能手機市場很快便進入下行通道。
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2.1億臺,同比下滑了11.3%;國內市場全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2.86億臺,同比下降13.2%。其中,2022年OPPO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跌幅達到28.2%。
今年一季度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6544萬臺,同比下降11.8%,OPPO盡管以1282萬臺的出貨量位居第一,但其出貨量同比下降了8.8%;全球手機市場上,Counterpoint公布的數據顯示OPPO一季度全球出貨量為2800萬臺,同比下降了10%。
手機行業的整體市場仍然低迷,從目前的數據而言并未出現外界預計的觸底反彈情況,OPPO也不能獨善其身,盡管其一季度市場份額小幅提升了0.6%,但要知道OPPO在一季度和一加共同發布了4款新機型,而vivo等并未發布或只發布了一款新機型,市場份額的略微提升更多是“機海戰術”發揮了效果。
市場環境的惡化讓OPPO自研芯片的豪言成空,哲庫的“突然死亡”雖然不體面,但對于當下的OPPO而言無疑是最為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