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姜丹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近日,天津海關官網顯示,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好麗友”)因進口貨物商品申報不實,影響國家稅款征收,經核算漏繳稅款共計22.29萬元人民幣,被天津海關罰款12.25萬元人民幣。
消息被曝光后,迅速沖上微博熱搜,和前幾天天貓旗艦店關閉三個月后重新上線的冷清跡象相比,這次的熱鬧顯然公司并不想看見。
在中國幾十年,好麗友從自帶光環品牌到如今受消費者嫌棄,到底做錯了什么?
因“雙標”風波跌落神壇
作為韓國四大食品公司之一,好麗友進入中國市場三十余年來,頂著外資的光環以及轟炸式廣告,好麗友在中國發展順風順水,旗下土豆、薯愿、好友趣、好多魚等近30款產品、7大品類均有不錯的銷量,中國市場成了好麗友最大的市場,占全球總營收接近50%。
近些年,由于原料成本增加,好麗友在中國發展也出現了同比負增長。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好麗友營收約合121.16億元,其中中國市場的營收為62.5億元,業務占比最高,但相比上年同期的72億元營收略有下滑,也是進入中國以來首次出現下滑。
為了應對成本和利潤增長壓力,2021年,在行業里眾多快消品牌宣布漲價的背景下,好麗友部分產品也進行了調價。
此舉本來是常規之舉,但有細心網友爆料稱,好麗友僅對中國市場實行漲價,且好麗友中國產品原料使用代可可脂,韓國產品原料使用可可粉,當晚“好麗友漲價”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好麗友官方微博回應稱,好麗友產品國內價格近年來一直保持穩定,隨著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僅去年9月對受影響較大的部分派類產品價格做出調整,其余產品比如膨化、餅干、糖果等產品價格均保持不變。且不同國家受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漲影響不同,價格調整周期亦不相同。
此外,針對配料“雙標”爭議,好麗友表示,好麗友·派主要配料全球一致,爭議系翻譯軟件翻譯海外產品配料表時表述不準導致。
2022年4月19日,在好麗友舉辦的媒體懇談會上,好麗友公共事務部總監張曉艷表示,全球好麗友·派主要配料一致,不存在“針對性”漲價,網傳“雙標”說法系誤讀。
然而,國內的消費者并不買賬,對好麗友線上線下銷售出現了抵制情況,好麗友在華發展陷入重大危機。
當年12月24日,正值線上大促期尾聲,好麗友宣布天貓旗艦店閉店。并宣布:在此之前生產訂單繼續發貨,但時效無法保證,建議消費者退款;如有退款需求,請于1月中旬之前聯系客服。
針對此次閉店,好麗友官方回應:更換電商渠道運營商,預計1月重開。
“漏稅”被罰陷入信任危機
前段時間,好麗友天貓旗艦店便悄悄復出了,此時距離其閉店過去了3個多月。
鰲頭財經注意到,盡管是調整后再開業,但好麗友天貓旗艦店的場面并不熱鬧。截至發稿前,粉絲僅有八百余人。相對于達利園195萬粉絲量,幾乎不值一提。
和天貓旗艦店重新開業的冷清跡象相比,日前因為漏稅問題好麗友再次登上熱搜。
根據天津海關官網3月發布通告顯示,2022年8月,好麗友以一般貿易方式分別向天津東疆海關、天津新港海關申報進口預拌粉3票共計135000千克,申報商品編號均為1901200000,進口關稅稅率10%,增值稅稅率13%,申報CIF總價格約11.41萬歐元。
不過,經核查,好麗友進口的預拌粉均應歸入商品編號1102200090項下,進口關稅稅率40%,增值稅稅率9%,經核算,好麗友漏繳稅款共計22.29萬元人民幣。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86條第三項以及第15條第四項、第16條的規定,天津海關對好麗友處以罰款12.25萬元人民幣。
針對此事,好麗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因貨物商品編碼申報有誤而被海關處罰,對此,我司深表遺憾。”
對于處罰結果,好麗友方面表示,公司完全接受天津海關的業務指導和行政處罰,并將積極與相關部門保持密切溝通以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不過,網友對此并不買賬,有網友稱,好麗友原來不是好朋友啊,這些評論背后是對好麗友口碑產生的不信任。
隨著國潮的興起,年輕消費者更偏好國內的零食品牌,三只松鼠(300783.SZ)、來伊份(603777.SH)等都新品層出不窮,好麗友的優勢逐漸被弱化,品牌力不復從前。
再加上消費升級趨勢下,國內消費者愈發重視“健康”理念,而好麗友旗下產品依然是偏向于重甜或者重油,創新能力跟不上消費發展變化,長期以往,品牌發展存在較多不確定風險。
未來,好麗友還將如何謀變,鰲頭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