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屠玲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2019年12月1日,修訂后的《藥品管理法》正式實施,強化了藥品全過程監管,全面加大對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的處罰力度。
如今,九州通(600998.SH)已進入“萬店時代”,但公司的管理卻沒有跟上,銷售劣藥事件頻發。
近日,山東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因銷售劣藥被沒收12.63萬元。
鰲頭財經發現,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九州通罰款、滯納金支出分別為252.47萬元、155.05萬元、459.16萬元和319.8萬元,三年半累計被罰1186.48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九州通凈利潤已連續下滑,但超過20億元的利潤,與不足500萬元被罰的金額相比不值一提。
頻繁銷售劣藥被罰
由于面臨同業競爭、線上渠道競爭以及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醫療機構競爭的挑戰,連鎖藥店正抓緊時機通過自營、加盟、并購等方式擴大旗下門店規模。
近日,九州通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旗下好藥師在湖北區域門店總數已達800余家(含直營店、加盟店及專業藥房),其中在武漢地區(試點)已開通醫保的好藥師門店均已納入門診統籌政策范圍。
截至2022年底,公司“萬店聯盟”計劃已在全國擁有直營店和加盟店總數達到10740家。
然而,進入“萬店時代”的九州通,在管理上卻始終沒有跟上步伐。
近日,山東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因銷售劣藥被沒收12.63萬元,銷售劣藥頻被處罰。
具體來看,2021年12月23日,山東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從青島福民醫藥有限公司購進劣藥天麻素注射液9000盒,購進價格為13.15元/盒,于2022年1月18日至2022年3月23日期間全部銷售給博興縣城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單位,違法所得126317.2元,貨值金額126317.2元。
天麻素注射液,適應癥為用于神經衰弱、神經衰弱綜合癥及血管神經性頭痛等癥(如偏頭痛、三叉神經痛、枕骨大神經痛等)亦可用于腦外傷性綜合癥、眩暈癥如美尼爾病、藥性眩暈、外傷性眩暈、突發性耳聾、前庭神經元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
因銷售劣藥,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山東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沒收違法所得12.63萬元。
2020年6月,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福建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簡稱“福建九州通”)因銷售劣藥領一罰單。
天眼查顯示,因銷售劣藥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生產單位:鄭州卓峰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904251B3;規格:1ml:5mg;劑型:注射劑;包裝規格:每盒10支),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福建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銷售劣藥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違法所得10833.55元。
事實上,這并非福建九州通首次銷售劣藥被處罰。
不完全統計,2017年至2022年6月,福建九州通銷售劣藥先后被處罰12次,處罰內容包括警告和沒收違法所得。其中,沒收違法所得金額從110元到70648元不等。
2022年3月,黑龍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公開一則行政處罰信息,對黑龍江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購進、銷售劣藥碳酸氫鈉注射液案進行處罰,沒收查封扣押的藥品;沒收違法所得。
被罰金額與利潤相比不值一提
除了銷售劣藥外,九州通還有眾多不合規之處并被處罰。
2019年8月,中國市場監管行政處罰文書網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京工商興處字〔2019〕第1713號”顯示,九州通旗下好藥師大藥房公司在某電商平臺設立網店,自2019年6月10日至2019年8月1日銷售“怡成血糖試紙50片測試儀家用虹吸式jps-5-6-7血糖儀測試條100片裝”商品,宣傳“熱銷60000+筆”等內容。
好藥師大藥房公司所售商品名稱“血糖試條(葡萄糖脫氫酶法)”,屬醫療器械,銷售10684筆,銷售額239260.76元,未盈利。
北京市大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好藥師大藥房公司作出行政處罰,罰款3000元。
虛假宣傳對九州通而言,似乎成了“家常便飯”。
2020年3月,好藥師大藥房公司因“對醫療器械隱形近視眼鏡的宣傳涉及違規內容”,被北京市大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
據北京市大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好藥師大藥房公司在某電商平臺設立“好藥師大藥房旗艦店”,自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25日銷售的“愛爾康視康水潤日拋隱形近視眼鏡愛爾康天天拋30片裝dailies”商品,宣傳“活動價59 立即搶購 效期新鮮 價格實惠”的內容。
處罰書顯示,上述商品共銷售37盒,購進價格為51.5元/盒,銷售單價為59元/盒,銷售額為2111元,獲利277.5元,繳納的增值稅為31.92元,違法所得為245.58元。北京市大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相關規定,對好藥師大藥房公司做出行政處罰,罰款736.74元。
2021年8月,山東省藥監局介紹,九州通在山東的全資子公司京豐制藥,因生產的批號為94200403的復方克霉唑乳膏,“裝量”一項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規定,11560盒復方克霉唑乳膏被罰沒,同時沒收違法所得43.16萬元,罰款52.31萬元,罰沒金額合計超過95萬元。
鰲頭財經發現,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九州通罰款、滯納金支出分別為252.47萬元、155.05萬元、459.16萬元和319.8萬元,三年半累計被罰1186.48萬元。
然而,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九州通營業收入分別為994.97億元、1108.60億元、1224.07億元和1029.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19%、11.42%、10.42%和11.78%;凈利潤分別為17.27億元、30.75億元、24.48億元和17.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79%、78.10%、-20.38%和-27.70%。
顯然,盡管九州通凈利潤已連續下滑,但超過20億元的利潤,與不足500萬元被罰的金額相比,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