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夏路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3月4日至13日,2023年全國兩會在北京舉行。來自酒業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鰲頭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在這些建議和提案中,不僅有聚焦如何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言,也有圍繞文化傳承、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立足國家社會的建議,彰顯出新形勢下的酒企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
在推動酒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方面,代表委員從全局進行思考,聚焦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白酒出海、白酒文化、貿易機制等方面關注酒業發展,加快推進中國白酒出海,走向世界。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一級品酒師、舍得酒業陳柏蓉圍繞長期從事白酒行業的思考和實踐,提出“科創”“白酒出海”“激發消費市場活力”三項建議。
她建議加強國產關鍵技術設備的研發和創新能力,助力科技創新,以及通過鼓勵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申遺、支持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準體系等措施,加快推進中國白酒出海,讓東方生活美學加速走向世界。
陳柏蓉認為,新時代的名酒企業一定是科技創新的引領者,圍繞釀造工藝技術、設施設備等關鍵性技術,圍繞釀造環境生態、原料和微生物等核心產品要素,不斷深入白酒的科技創新,才能創造更好的風味和更高的品質。因此陳柏蓉建議,加強白酒關鍵技術設備的研發和創新能力,引領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白酒國際化,加速出海也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陳柏蓉認為,“中國白酒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國的藝術審美和生活智慧。肩負起傳遞東方文化的職責,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東方生活美學,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文化自信,是新形勢下的酒企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
對此,陳柏蓉建議應推動中國白酒加速出海,加快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準體系,推動中國白酒更廣泛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助力向世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全國人大代表,洋河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雙溝酒業董事長張聯東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從生態環境保護、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等領域出發,提出了關于推動傳統企業向現代化企業轉型發展的建議。
張聯東指出,傳統企業向現代化企業轉型,目前還存在一些困局:如個別企業數字化轉型技術能力不足,影響綠色轉型的進程;部分區域綠色轉型成本過高,導致地方綠色轉型的能力不足;關鍵要素支撐的優化改進時間跨度較長,交通、人才等關鍵要素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綠色轉型和長遠發展。
“我建議生態環境部協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等,在制度層面和機制方面推動傳統企業加速向現代化企業轉型,走‘低碳化、綠色化、生態化、智慧化、均衡化、雙向化'的現代化發展之路,打造綠色經濟增長新引擎。”張聯東介紹說。
此外,張聯東還圍繞發展、民生、法治和經濟領域,帶來了“將龍頭企業納入鄉村振興主力軍”、“促進中國白酒抱團出海走向國際化”等其他五條建議。
其中在鄉村振興方面,張聯東提出“將龍頭企業納入鄉村振興主力軍”的建議,龍頭企業要積極發揮鏈主角色,協同有產業基礎、農業特色、鏈道完善的村鎮企業,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園區、特色產業集群、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建設,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激活農村蘊藏的蓬勃生機。
全國人大代表、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鑒創新中心總經理、瀘州老窖酒釀制技藝第23代傳承人曾娜今年帶來多份建議,其中包括《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的建議》《關于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的建議》以及《關于擴內需、促消費的建議》。
在今年《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的建議》中,曾娜提出要從政府立法、財政扶持、文旅融合、促進企業和校園參與等多個方面來加強“非遺”保護與傳承。
目前,除全國人大立法和部分省市制定了相應法規外,很多省市缺少相應的“非遺”法規。曾娜建議,加強“非遺”保護與傳承需要政府主導,推動“非遺”傳承與保護專項立法,提升立法質量,制定實施細則并加以落地。
推動專項立法的同時,曾娜建議還應加大針對“非遺”項目的財政扶持力度。具體來說,除國家層面制定相應的機制與資金外,地方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更加具體的機制,給予更多的資金保障,避免“非遺”傳承發揚“一刀切”,對保護困難、傳承人年事已高且缺少傳承人的項目給予更多的扶持。
“作為來自企業界的代表,肩負著推動企業綠色創新發展的責任。”曾娜說,打造“零碳工廠”,推動企業綠色創新發展,助力工業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我國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對于酒類制造企業而言,生態治理及低碳、無碳建設,不僅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作為國企的責任擔當。
此前瀘州老窖釀酒的主要能源來自煤炭,現在通過“煤改氣、煤改電”等措施后,釀酒用上了清潔能源。曾娜介紹,在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的支持下,瀘州老窖將繼續在綠色技術創新、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持續加強攻關,積極推動酒業“雙碳”建設,為白酒行業的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綜藝集團董事長昝圣達帶來“適當支持白酒主產區,借力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議案,提出對白酒主產區通過資本市場的大力扶持,推動白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昝圣達建議,第一,國家有關部門適當鼓勵支持白酒主產區借力資本市場,實現有序整合和高質量發展。首先是適當鼓勵和支持白酒企業通過IPO上市,對于白酒產業已成為特色優勢產業和傳統支柱性產業的貴州、四川等省份,尤其需要通過資本市場IPO獲得資金。其次是,鼓勵支持現有上市公司收購兼并非上市白酒企業資產。部分優質的非上市白酒企業,若能被收購到資本經營、管理能力強的上市公司手中,既能有效提升公司業績,還能明顯增強資本市場活力。第三是,鼓勵支持非上市名優白酒企業借殼上市。
“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 全力以赴挑大梁走在前作貢獻。”全國人大代表,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升國企的核心競爭力,這讓他印象深刻。
作為一名來自國企的人大代表,他將帶領企業堅持“講政治、抓發展、惠民生、保安全、創一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提質增效、多作貢獻。“要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一流企業,為宜賓乃至四川的發展多作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表示,國有企業要拿出全力以赴“拼經濟”的決心和勇氣,在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勇當“排頭兵”。要把價值創造理念貫穿于企業經營決策全過程,推動質量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全域質量均衡發展、質量水平整體躍升。要突出守正創新,讓傳承的更傳統,創新的更現代,擁抱數字化、智能化,探索新領域、開辟新賽道。要突出生態優先,走綠色發展之路,用心呵護企業發展的生態基底。要突出文化引領,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努力打造現代新國企。
“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始終秉持工匠之心,創造高品質產品是我們的堅守與責任。把工匠精神融入技術創新,不懈努力、不斷攻關,才能為中國傳統養生酒配制工藝的繼承和發展貢獻應有之力。”全國人大代表、竹葉青酒技藝傳承人、汾酒集團高級技師、汾酒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郝持勝建議,促進露酒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傳承工匠精神,始終保持匠心和品質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