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李琳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兔年春節假期剛過,飛凡汽車便接連祭出大動作。近日,飛凡汽車旗下首款大型純電旗艦轎車“飛凡F7”在上海正式亮相并開啟預定,預售價28萬元起。若用戶采用車電分離商業模式購車,新車價格可低至20萬元以內。
在此之前,飛凡汽車旗下另一款主力車型飛凡R7進行了全面降價,車電分離模式下,最低價格也下探到20萬元內,為19.59萬元。
無論是新發布的F7,還是調整R7價格,都反映出飛凡汽車想要站穩中高端價格帶的急切心理。
中高端價格帶是當前新能源汽車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不僅有比亞迪漢、Model 3、極氪01這樣勢頭強勁的選手,還有造車新勢力小鵬、哪吒等推出的實力不容小覷的產品。同時,也是長城汽車(601633.SH)等車企實現品牌向上戰略目標的必經之路。
從過往成績來看,飛凡R7自2022年下半年推出后,市場反應平淡,月均銷未超2000輛。飛凡汽車將站穩中高端市場的希望更多寄托在了飛凡F7身上,但F7能否頂住壓力,幫助其實現既定戰略目標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卡位中高端,寄希望于F7?
2月5日,飛凡汽車首款定位為中大型純電轎車的飛凡F7正式亮相并開啟預定,整車起售價為28萬元,車電分離模式下,最低價格也低至20萬元以內。發布當日預定的用戶,僅需77元便可獲得終身免費換電等七重權益,新車正式交付時間為3月下旬。
打出“新豪華大智座”概念的飛凡F7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根據官方發布的消息,F7發布后24小時預訂量達11529臺。
在飛凡F7正式亮相三天前,飛凡汽車宣布全面調整旗下另一款主力產品飛凡R7的價格體系。其中,車電分離模式價格由20.59萬元下調至19.59萬元,整車售價則由28.99萬元調整至27.99萬元,整體下調1萬元。
這是飛凡R7車型進入2023年的第二次降價。但相較于其他汽車品牌的降價幅度來說,飛凡汽車降價誠意稍顯不足。
據了解,自2023年初特斯拉開啟價格戰以來,問界、小鵬、蔚來等車企紛紛跟進,對旗下產品價格進行大幅度下調,降價幅度大都在2萬元以上。比如特斯拉Model Y 長續航版降價最高接近5萬元,問界M5與問界M7的價格下調幅度為2.88-3萬元,小鵬汽車的G3i、P7等產品價格的降幅也在2-4萬元之間。
雖然如此,飛凡汽車還是將同類型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下限拉低到20萬元以內,顯示出其迫切想要站穩中高端價格帶的決心。
原因或是致力于角逐國內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飛凡汽車,在其定位的市場還沒有出現一款能打的產品。飛凡汽車官網顯示,當前主打的車型僅有兩款,即飛凡R7和新發布的F7。前者自2022年10月上市以來,銷量平平。數據顯示,今年1月,R7的零售銷量僅為502輛,排名一百開外。而在2022年11月、12月,R7銷量分別為1501輛、1531輛,增幅不大。
在飛凡R7量產版車型發布會上,飛凡汽車方面稱,作為精準切入中高端“藍海”市場的重磅產品,飛凡R7承載著飛凡汽車創變新生,破局而立的使命。但從目前的銷量來看,飛凡R7顯然難以承擔飛凡汽車賦予的使命。
于是,這一使命便落到了飛凡F7身上。飛凡汽車在宣傳稿中稱,“‘新豪華大智座’飛凡F7必將成為中大型純電轎車市場的重磅選手。”
上汽集團也對飛凡F7抱有很大的期望。上汽集團方面對媒體表示,希望F7憑借符合經典美學的優雅氣韻、觸達全感官的智艙體驗、越級高階的駕控素質、超越想象的奢享智慧空間,成為中大型純電轎車市場的“主力玩家”。
究竟能否如愿,還有待市場驗證——盡管飛凡汽車官宣F7發布后24小時的預訂量過萬,但這些預訂中,有多少能夠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銷量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畢竟R7已經用銷量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有媒體報道顯示,飛凡R7宣稱2小時訂單超70000輛,而R7后來的銷售數據則證明訂單量不等于具體的銷售量。
問題不斷,飛凡汽車何以“非凡”
作為上汽集團新能源雙子星,飛凡汽車自成立以來可謂不溫不火的存在。
天眼查顯示,飛凡汽車前身是上汽榮威推出的R汽車,后獨立運營并改為當前的名字。可更名前后,飛凡汽車不僅沒有出現爆款,而且麻煩不斷,被指產品質量存在問題。
據了解,飛凡汽車更名前曾推出MARVEL R和ER 6兩款車型,但這兩款車型銷量不佳。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MARVEL R 累計銷量為1753輛,月均銷量不足200輛;ER 6累計銷量為9126輛,月均銷售不足千輛。
更名飛凡汽車后又遇到集體維權事件。2022年成都車展上,一群身穿“上汽飛凡汽車續航嚴重虛標”字樣白色T恤的飛凡車主站上站臺進行維權,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車主們反映飛凡ER 6標稱620公里的續航實際行駛過程中幾乎打五折,與標稱的續航嚴重不符。
盡管續航虛標等問題也出現在其他新能源汽車產品中,但被車主集體維權的汽車品牌并不多見,這已經對飛凡汽車品牌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黑貓投訴上也有眾多關于飛凡汽車的投訴。比如,有車主投訴稱,其所購買的飛凡ER6出現了后擋風玻璃在無碰撞無硬物敲擊情況下突然炸裂的情況。此外,還有眾多消費者投訴飛凡汽車訂金不退等。
種種問題的出現,令人擔憂飛凡汽車如何承擔上汽集團賦予其“加速搶占中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的使命。
在上汽集團的規劃中,飛凡汽車主要面向20-40萬元的中高端市場。但這一市場也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不僅有小鵬P7、哪吒等造車新勢力打造的拳頭產品,還有Model 3、比亞迪漢、極氪01等實力強勁的選手。此外,寶馬i3等傳統豪華汽車的品牌影響力也不容小覷。在這些產品面前,無論是飛凡R7,還是新推出的F7,飛凡汽車都難言有價格優勢或者品牌優勢。
除了要面臨激烈的外部競爭,飛凡汽車或還面臨著內部的競爭。飛凡F7 28-35萬元的預售價與智己LS7的30.98-45.98萬元指導價格相比,二者雖然定位不同,但在價格區隔上不是很大,因此有分析認為,二者相近的價格不僅會對上汽品牌資源的承接上存在競爭,也極易形成內部互卷。
2023年是上汽集團決戰600萬輛目標的“關鍵期”。那么不難判斷,如果飛凡汽車不能從產品力、品牌力,以及用戶服務方面補足短板,不僅其自身難以在競爭激烈的中高端市場脫穎而出,也難談支撐上汽集團600萬銷量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