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曉敏 見習生丨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10月28日,浙江城建煤氣熱電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城設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沖刺深交所上市。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92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公開資料顯示,浙城設計成立于2000年,主營業務為能源工程咨詢設計及以設計為核心的EPC業務,主要面向化工、一次能源領域的清潔利用、二次能源的循環利用等領域。
鰲頭財經注意到,浙城設計業務拓展具有較強的地區依賴性;下游客戶特性也讓其流動負債持續走高,與此同時,報告期內浙城設計還面臨合同糾紛訴訟案件。
超九成收入來自浙江
應收賬款高企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浙城設計的營收分別為1.59億元、3.78億元、4.1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1.36%,對應凈利潤分別為:1743.43萬元、5502.66萬元、6528.36萬元。不僅如此,今年上半年,浙城設計營收和凈利也雙雙實現增長,分別為:2.69億元、5462.61萬元,報告期內保持較高的增速。
但值得注意的是,受產品銷售半徑的影響,浙城設計的銷售區域主要位于浙江地區。招股書顯示,公司的經營區域仍以浙江省內地區為主,報告期內,浙江省內地區的銷售收入占到了公司總收入的90%以上,分別為:87.29%、93.97%、93.46%和95.62%。
而這些區域都存在地方企業,在電力設計咨詢領域,浙城設計主要競爭對手有杭州經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云電力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浙江優能電力設計有限公司等地方龍頭電力設計咨詢企業。
在以設計為核心的EPC業務領域,浙城設計的競爭對手除地方企業還包括永福股份(300712.SZ)、蘇夏設計兩大公司。綜合來看,浙城設計的利潤空間存在被壓縮的可能。
此外,浙城設計的業績雖然持續增長,但其應收賬款卻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截至報告期各期末,浙城設計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5146.19萬元、 6830.09萬元、7773.51萬元和1.15億元,應收票據及應收款項融資的賬面價值分別為1525.85萬元、1455.74萬元、896.02萬元和253.70萬元。經測算,兩財務指標合計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32.95%、26.42%、17.44%和22.99%。
可以發現,近幾年應收款項占流動資產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處于較高的水平。而且隨著浙城設計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應收賬款及票據的增長將進一步加大公司的營運資金周轉壓力。
流動負債走高
現金流吃緊
深究其中,鰲頭財經發現,浙城設計應收賬款逐年走高主要原因包括服務特點、商業模式以及下游客戶資金安排。
首先,浙城設計產業鏈周期耗時長,涉及節能環保設備設計、咨詢,相應的結付周期會被拉長,應收賬款會累積。
其次,浙城設計主要面向化工、能源等重工業下游企業,這系列企業設備制造與采購費用高昂,產業鏈也同樣復雜耗時,且遵循嚴格預算制度,通常項目審批與申請時間拉長,項目建設周期也被拖長,相應的驗收與付款也需長時間安排。
因此,浙城設計資本回收期長,應收賬款占比上升,資金周轉面臨壓力,且核能、電力、燃氣行業處于高精領域,需投入大量研發與技術人員成本。
其招股書中合同負債激增及人力成本上升就是最直接體現。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浙城設計合同負債分別為2086.04萬元、5057.37萬元、2359.92萬元。單在2021年,其合同負債就同比增加高達142.4%。
另外,在流動負債下其應付職工薪酬也一直逐年增長居高不下。報告期內,浙城設計應付職工薪酬分別為:1347.53萬元、1510.58萬元、2337.48萬元和1547.19萬元。
在這兩項財務指標疊加作用影響下,浙城設計近些年的流動負債總額也不斷激增。2019年至2022年6月末分別為8772.64萬元、1.6億元、2.49億元和2.38億元,現金流明顯“吃緊”。
據公司招股說明書對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規劃,公司將繼續提升在油氣、電力新能源、公用熱力板塊工程咨詢設計業務的市場份額,積極開展能源領域的EPC 總承包業務,提升全過程工程咨詢設計服務的能力。這意味著浙城設計的負債率大概率會繼續走高而非下降。
這種情況潛藏的風險就是,一旦客戶信用變動或者收款措施不力,浙城設計將面臨壞賬風險。
曾違規被通報
涉5起法律訴訟
企查查信息顯示,2016年至2022年間,除了行政處罰,浙城設計還存在5起法律訴訟案件,且大多為合同糾紛,但這些信息并未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比如,2021年3月鳳城盛運環保電力有限公司與浙江城建煤氣熱電設計院有限公司建設工程設計合同糾紛的案件;2022年7月浙江城建煤氣熱電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與海鹽恒悅置業有限公司建設工程設計合同糾紛的案件等。
在闖關IPO期間陷入法律訴訟無疑會影響評估結果,接下來浙城設計該如何應對上市委員會一系列的問詢,鰲頭財經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