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曉敏 見習生丨 卓西峰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鴨脖三巨頭”中,煌上煌(002695.SZ)不及絕味食品(603517.SH)、周黑鴨(01458.HK),市占率墊底。
煌上煌想拉近與競品的市場差距,當前卻陷入了兩難:不能放緩開店節奏,因為有大批產能即將投產;加快開店步伐,又因業績不斷下滑新建產能或將閑置。
那么,煌上煌將如何破局?5月20日,煌上煌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預計下半年鹵制品行業將逐步恢復向好,公司也將加快開店步伐。
鰲頭財經發現,現實狀況是,煌上煌2021年的門店數量凈減少了346家,不僅沒有實現計劃中的每天新增4家門店,反而每天關一家店。
事實上,煌上煌并未說明鹵制品行業恢復向好的原因,當前疫情反復已成為常態,煌上煌切莫誤判了市場,誤導了投資者。
每天關一家門店?
煌上煌主要業務為醬鹵肉制品、佐餐涼菜快捷消費食品及米制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了鴨、雞、鵝、豬、牛、羊等快捷消費醬鹵肉制品及水產、蔬菜、豆制品等佐餐涼菜食品和粽子、青團、麻薯、八寶飯、方便粥、月餅等米制品,產品品種已達二百多個。
2021年年報顯示,煌上煌目前以連鎖經營為主要銷售模式,公司在江西、廣東、福建、遼寧、河南、陜西(在建)、重慶(在建)、浙江(在建)建有八大生產基地,同時計劃籌建海南、山東、京津冀生產基地,最終形成覆蓋全國的連鎖銷售網絡以及貼近市場生產基地的全國布局。
2020年年報顯示,煌上煌計劃2021年新開門店1400家,其中直營店50家,主要來源于省外新拓展市場,包括山東、云貴、川渝、上海等省區市場。
截止2021年12月底,煌上煌肉制品加工業擁有4281家專賣店,其中直營門店307家、加盟店3974家,銷售網絡覆蓋了全國27個省或直轄市、243個地級市。
2020年年報顯示,截止2020年底,煌上煌肉制品加工業擁有4627家專賣店,其中直營門店345家、加盟店4282家,銷售網絡覆蓋了全國26個省或直轄市、235個地級市。
對比來看,煌上煌2021年的門店數量凈減少了346家,其中直營門店減少38家,加盟店減少308家,不僅沒有實現每天新增4家門店,還相當于每天關一家店。
而且,煌上煌部分門店收入也大幅減少。具體來看,公司直屬總社店2021年營業收入達1548萬元,較2020年同期的1694萬元減少8.62%;直屬小藍中路店(直屬小藍中路專賣店)2021年營業收入達495萬元,較2020年同期的1688萬元減少70.68%,少了將近1200萬元。
從整體上看,2021,煌上煌營業收入達23.39億元,同比下滑4.01%;凈利潤達1.45億元,同比下滑48.76%。
鰲頭財經發現,這也是煌上煌2016年以來首次凈利潤下滑,2012年上市后首次出現營業收入下降和營收、凈利潤“雙降”的尷尬。
2021年年報中,煌上煌宣布公司2022年計劃新開門店1059家,其中直營店86家,不改高調擴張的野心。
盡管煌上煌沒有公布目前新開店面情況,但2022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5.42億元,同比下滑10.62%;凈利潤為3658.51萬元,同比下滑45.57%。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出煌上煌開店并不順利。
是上海疫情讓煌上煌業績大降?5月20日,煌上煌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上海的門店占比僅達到1%,上海疫情對公司的整體業績影響有限。
煌上煌還表示,在疫情反復的影響下,公司單店銷售業績下滑,目前大約為疫情前2019年的八成左右,另一方面門店拓展速度也開始放緩。但預計下半年鹵制品行業將逐步恢復向好,公司也將加快開店步伐。
不過,鰲頭財經發現,煌上煌并未具體說明為何“下半年鹵制品行業將逐步恢復向好”,在疫情反復之下,該公司的判斷似乎有些絕對。
加速開店已別無選擇?
實際上,對于新開門店,煌上煌有著更“遠大”的計劃,公司2020年已制定“千城萬店”戰略,計劃在未來3-5年門店總數達到1萬家以上規模,鹵制品業務實現47億元銷售目標,米制品業務實現11億元銷售目標,拉近與競品的市場差距。
煌上煌與競品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絕味食品、周黑鴨和煌上煌被稱為“鴨脖三巨頭”,2021年,三家企業市場占有率分別為8.6%和3.32%、3.15%,煌上煌在三巨頭中墊底。
而且,2021年,絕味食品和周黑鴨營收和凈利潤均保持正增長,因此相較于煌上煌,這個差距沒有縮小,反而越來越大。
煌上煌要迎頭趕上,除了要大舉開店外,還要提高自身產能。
2021年年報顯示,煌上煌肉制品加工業銷售量達3.67萬噸,同比減少8.44%;生產量達3.66萬噸,同比減少8.57%。
同期,煌上煌米制品加工業銷售量達3.38萬噸,同比增長4.73%;生產量達3.71萬噸,同比增長13.9%。
煌上煌介紹,米制品加工業2021年底庫存量同比增長223.40%,主要為子公司真真老老2021年底均衡生產和2022年端午戰略儲備提前,粽子儲備數量增加2360萬只所致。
實際上,煌上煌米制品加工業庫存大增也只是“寅吃卯糧”的障眼法。
據2021年年報披露,煌上煌南昌、東莞等五大醬鹵食品加工生產基地合計產能達6.3萬噸,實際肉制品加工業生產量僅3.66萬噸,說明公司存在產能閑置。
煌上煌還有五大醬鹵食品加工生產基地正在建設中,其中咸陽生產基地預計2022年8月投產,重慶生產基地預計2022年6月投產,嘉興生產基地預計2023年底投產,三大有具體投產時間表的基地合計產能達2.4萬噸。
此外,煌上煌位于河北和山東的兩大基地正在規劃中,產能達1.8萬噸。
如果這五大基地均投產,煌上煌產能將增加4.2萬噸,較現有產能提高66.67%,總計10.5萬噸。
新建產能項目投產在即,煌上煌連放緩開店速度的選擇權都沒有了,而公司營收下滑已擺在面前,照此下去,2022年業績表現能好看嗎?
值得注意的是,煌上煌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的凈利潤下滑幅度遠超營收下滑幅度。
2021年,煌上煌銷售費用達3.95億元,同比增長4.6%;管理費用達1.43億元,同比下滑4.42%。
煌上煌在營收、凈利下滑時,上述兩大費用并未相應削減,而降幅最大的是研發投入。2021年,煌上煌研發費用為6516.45萬元,同比下降12.8%。
計劃大舉擴店之下,煌上煌研發投入減少,公司并未加碼對未來發展蓄力。
2021年年報中,煌上煌解釋稱,公司各項經營費用仍按照年初計劃列支,其中銷售費用中人工成本、門店租賃費和市場促銷支持等各項費用持續投入增加;根據上述,因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費用支出同比增長造成收支兩頭擠壓,最終使得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較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