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奶酪市場暗潮洶涌,大品牌紛紛入局,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妙飛未來要拿什么扛?
記者丨曉敏 見習生丨君平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國產奶酪品牌妙飛問題不斷,繼不久前被消費者投訴奶酪棒有霉菌后,日前又被列入“十大不推薦產品”。
憑借著效仿競爭對手妙可藍多,妙飛這兩年實現了快速發展,但也出現一系列質量等問題。
當前奶酪市場暗潮洶涌,大品牌紛紛入局,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妙飛未來要拿什么扛?
質量頻“翻車”
并評為“十大不推薦產品”
在3·15之際,消費者報發布了2021年度“十大不推薦產品”,引來一眾圍觀。
其中妙飛奶酪棒因產品營養指標與其他產品有較大差距而上榜。
鰲頭財經了解到,在去年8月,消費者報曾對市面上常見的10款奶酪棒產品進行過指標測評,其中蒙牛(02319.HK)和妙飛的奶酪棒因鈣鈉比低于1,明顯低于其他奶酪產品,而被點名。
而不久前,妙飛奶酪棒還被消費者投訴。
據媒體報道,海口市民張先生在海口海甸城的萬家惠超市內購買的妙飛品牌奶酪棒竟然出現霉菌。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與妙飛的代理商溝通后,張先生得到的回復卻是,“這在海南和廣東是常有的事。”
一時間,妙飛奶酪棒質量問題引發業內外關注。
鰲頭財經發現,3月13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仍有消費者投訴,在快手平臺(01024.HK)購買的妙飛奶酪棒發霉變質,而聯系賣家后問題又得不到處理。
天眼查顯示,妙飛江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是一家專注兒童營養研究的健康食品企業,主要業務覆蓋包括奶酪棒、馬蘇里拉、兒童成長杯、芝士片、黃油、牛排等。
妙飛創始人陳運,1998年7月到2015年,在伊利(600887.SH)先后擔任伊利冷飲事業部大區經理、奶酪事業部總經理、奶粉事業部銷售副總監等多個職位。
創立妙飛之前曾擔任奶酪領域上市公司妙可藍多副總裁,是國內乳制品行業的“老兵”。
依靠大手筆廣告起勢
發展根基微弱
近幾年,妙飛取得了快速發展,僅3年發展,妙飛已進駐全國300家零售系統,覆蓋全國10萬余家網點及主流電商平臺。
在資本市場,2020年6月份,妙飛完成由經緯中國領投的A輪融資;同年12月份,又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妙飛的迅猛擴張依仗的是效仿對手妙可藍多進行大手筆的廣告投入。
據了解,早在2018年,妙飛食品便與超級飛俠戰略合作,借助熱門 IP切入兒童市場。
此后,妙飛不惜重金請來“明星寶媽”劉濤擔任妙飛品牌代言人,還和分眾傳媒(002027.SZ)達成戰略合作,進而啟動全國六城聯動品牌發布會。
不過,妙飛和對手妙可藍多(600882.SH)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歐睿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國產品牌中,妙可藍多奶酪產品占比82%左右。
另有數據顯示,奶酪市場中,市占率前五品牌為百吉福、樂芝牛、安佳、卡夫、妙可藍多,市占率分別為22.7%、7.7%、6.4%、5.5%、4.8%。
其他國產品牌位列第二梯隊,多美鮮、蒙牛、光明(600597.SH)分別排名第7位、第8位、第10位,市占率分別為3.6%、2.8%、0.9%。
乳業分析師宋亮對鰲頭財經表示,妙飛的創始人是從妙可藍多出來的,因此一直在效仿妙可藍多的做法,也取得了較快發展,畢竟國內奶酪市場整體增長態勢較好。
不過,其發展中也出現了幾個問題,一是發展缺乏根基,尤其產品研發投入不足;二是市場擴展和有蒙牛支持的妙可藍多相比差距很大;三是其營銷團隊的實力和妙可藍多也相差很遠。
0蔗糖概念被質疑
未來前景不明
而妙飛發展缺乏根基的另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其主打的0蔗糖概念被廣泛質疑。
據了解,妙飛曾重磅推出產品0蔗糖奶酪棒。
而鰲頭財經發現,妙飛的0蔗糖奶酪棒中雖無蔗糖,卻含有結晶果糖、聚葡萄糖,此外其還有赤蘚糖醇、羅漢果等甜味劑。
對此,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傳播部主任阮光鋒對鰲頭財經表示,0蔗糖奶酪棒的意義不大,因為這些產品大概率是通過結晶果糖代替了蔗糖。
而果糖不受胰島素水平的影響,繞開了人體食欲控制的機制,不能帶來明顯的飽感,很容易讓人吃過量。
如果人體攝入過多果糖,可能會出現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并促進脂肪肝的發生。
可見,妙飛的主力產品并沒有多大的科技含量。
而與之對應的是當前奶酪市場競爭激烈,大品牌紛紛入局。
目前的奶酪棒市場除了百吉福、樂芝牛等外資品牌外還有伊利的妙芝、蒙牛的未來星、光明的小小光明、認養一頭牛的棒棒噠等以及奶酪博士等一眾新興品牌。
而在這其中,妙飛奶酪棒的干酪含量并不高。
鰲頭財經發現,包括伊利等在內的很多奶酪棒的干酪含量都標注為大于50%,而妙飛奶酪棒的干酪含量位于配料表第三位,前兩位是水和奶油。
這一定程度可見妙飛奶酪棒的真實產品力。
未來妙飛要拿什么扛?
宋亮坦言,未來的兒童奶酪棒市場必然要被巨頭瓜分,妙飛沒有完善的供應鏈體系,產品研發明顯欠缺,市場縱深不大,管理團隊不強,未來發展必然很艱難,最終很可能出售給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