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近年來,邯鄲市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圍繞增強醫療質量、提升醫療技術、改善醫療服務等工作,努力建設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上下內外就醫便捷、輻射中原經濟協作區的區域醫療中心,奮力打造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供文明優質的醫療服務,讓市民更有“醫”靠。
為了讓衛生部門零距離傾聽公眾心聲,讓市民近距離了解醫院發展及醫療特色,3月1日,由市衛健委聯合邯鄲新聞傳媒中心·邯鄲晚報開展的“百姓看醫院·行風評議”活動走進魏縣人民醫院。受邀而來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監督員、媒體代表等30余人走進醫院,話健康、談發展,為加快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溫馨整潔的醫療環境、高端齊備的醫療設施、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來到家門口的名醫、建設醫共體促進醫療資源下沉……這是記者在魏縣人民醫院參觀時的最直觀感受。
成立于1949年的魏縣人民醫院是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全縣106萬人民的醫療、急救、保健、科研和康復中心。近年來,該院始終牢記“把心放在民上、把民放在心上”,搭建上級醫院與基層醫院的橋梁紐帶,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優質、高效的醫療健康服務。
硬軟實力促發展
來到魏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在醫院中心廣場,一排展板將醫院近幾年發展情況呈現在代表們眼前。
“目前,新院區門診、急診、心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新生兒科、老年病科等20多個科室開展工作。二期建設門診醫技樓項目、科研教學樓,主要功能為門急診和為基層醫護人員提供培訓、科研、教學等用途。”魏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李學孔說,項目整體建成后,除滿足全縣百萬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外,還可輻射冀魯豫三省交會區域至少50公里半徑范圍內750萬人口的就醫、療養需求。
醫院的發展離不開人才隊伍建設。近年來,醫院以打造醫療衛生人才“新高地”為抓手,通過縣公開招聘,每年面向社會招聘本科以上學歷衛生技術優秀人才近50名。目前現有職工1256人,衛生技術人員1049人,具有正高級職稱15人,副高級職稱72人,中級職稱277人;研究生學歷11人,本科學歷758人。此外,醫院還實施了柔性引才和待遇留才等多種人才引進和管理模式,特別對碩士以上學歷人才建立了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全面提升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先進的診療設備是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重要“武器”。為了提高綜合診療水平,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群眾看病就醫體驗,近年來,魏縣人民醫院引進了先進的診療設備,如64排螺旋CT、1.5T核磁共振、直線加速器、四維彩超等大型醫療設備60余臺(件),為患者早診斷、早治療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擁有新技術、開展新項目對于提高醫院醫療技術水平和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李學孔說,醫院高度重視青年醫師的培養,通過“請進來”和“送出去”的人才培養機制,積極向北京、天津、石家莊等知名醫院派遣青年醫師深造,還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創建“學習型醫院”、“三基”“三嚴”培訓以及“周末專家邯鄲行”學術大講堂等,為青年醫師提供廣闊的學習和交流平臺。
專科建設強自身
“鷹瞳檢測儀只需要給眼睛拍張照片,就能高效、快速檢測篩查出幾十種疾病和病灶。”來到魏縣人民醫院內分泌科調糖中心,一臺鷹瞳檢測儀引得代表們駐足,代表趙萍萍坐在鷹瞳檢測儀前,跟著醫生指示,檢測、出結果僅用時兩分鐘。
“現如今,慢性病已經成了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但很多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往往是早期癥狀不明顯或沒有癥狀,等患者真正發現時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這臺先進的醫療設備可以幫助患者及時發現病癥,降低患者病情加重風險。”魏縣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志永說。
“第一次聽說醫院設置調糖中心,它能為患者提供哪些就診服務?”代表黃華蘭問道。
“糖尿病預防大于治療。”李志永回答道,調糖中心旨在推動建立高水平糖尿病防治隊伍,提升基層衛生機構糖尿病綜合防治能力,促進醫防融合,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糖尿病診療水平,提升醫療質量,著力將糖尿病防治在基層完成,實現精準雙向轉診,落實分級診療。去年11月,魏縣人民醫院被河北省糖尿病防治協會授予“調糖中心示范單位”,成為我市第一家被授牌單位。
調糖中心只是該院加強專科建設的一個縮影。去年,該院胸痛、卒中、創傷、新生兒救治、危重孕產婦救治“五大急診急救中心”全面建設完成。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癥監護“五大臨床服務中心”正式啟動,建立了多學科聯合門診(MDT)“一站式”解決患者疑難病困擾。同時,醫院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急診科、普通外科、呼吸科等7個專科被確定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另有4個專科被確定為縣級臨床重點專科,逐漸形成了以重點專科建設為龍頭,帶動醫院整體發展的新格局。
“上通下聯”織密健康網
專科建設、引進設備、人才培養、加強科研等為醫院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上通”京津冀名院名醫,“下聯”村鎮基層醫療機構,則為醫院發展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推開醫院聯合遠程會診中心的門,在不大房間里,通過遠程會診設備,可以與京津名醫聯通,雙方跨越空間,“面對面”互動,實現醫患溝通無障礙。
“聯合遠程門診是一種什么樣的診療手段?哪些醫院的名醫可以為百姓看診?”有代表發問。
去年,魏縣人民醫院先后與北京天壇醫院、天津市腫瘤醫院、河北省人民醫院等10余家醫院建立合作關系,開通了包括腫瘤、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多學科聯合遠程門診,形成了資源共享的緊密型醫療聯合體。
“足不出縣就能與京津名院優質醫療資源無縫對接,免去了患者舟車勞頓和去大醫院排隊來回奔波之苦,節約了費用和時間,這對患者和醫院來說,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代表們對此舉表示稱贊。
“遠程門診不僅讓百姓在‘家門口’看上了京津冀名醫,也讓基層患者在鄉鎮衛生院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的醫療服務。”李學孔院長說。
按照縣域醫共體建設要求,魏縣人民醫院積極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先后與醫共體13家成員單位建立和完善區域統一的資源共享中心,尤其是在信息化方面,醫院利用“小推車”遠程會診系統,實現與鄉鎮衛生院的遠程會診、查房等,幫助鄉鎮衛生院醫生解決患者治療中的疑難問題,提升基層衛生院的醫療服務能力。
“村級終端傳輸心電圖、縣級醫療機構3分鐘左右診斷、出現異常第一時間預警、電話遠程診療指導、急救系統迅速響應……”在胸痛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宋梅敬為現場代表講解了“心電一張網”項目內容。
“每天,心電診斷中心都會接收到幾十份來自各基層醫療機構的遠程心電圖報告。”宋梅敬說,科室醫生會進行“365天×24小時”全天候迅速反饋,并根據心電圖不同情況發布綠色正常、黃色預警以及紅色危急指示,當出現黃色預警或紅色危急時,醫生會在第一時間聯系村醫,指導其采取相關治療措施并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搶出30分鐘“黃金救治圈”。
去年,在魏縣衛健局的指導下,魏縣人民醫院深入推進“心電一張網”建設,成立魏縣人民醫院心電診斷中心,對沙口集、東代固等設立“魏縣人民醫院心電驛站”的11個鄉鎮衛生院進行了授牌,在村衛生室、社區服務站設106個心電終端,為胸痛救治打通最后一公里。
暢談交流謀發展
參觀結束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韓偉,魏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俊剛,魏縣衛健局局長李振國及院領導班子成員與代表們面對面進行了座談。
李學孔院長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他向大家講述了醫院的發展歷程、現在的發展重點和未來的遠景規劃。
隨后,代表們暢所欲言,真誠交流,并為醫院今后的發展建言獻策。
市人大代表王愛軍參觀后感觸頗深,他說,擁有百萬人口的魏縣能擁有一家科室齊全、發展迅速的綜合型醫院,這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就醫福音。尤其魏縣人民醫院與京津冀知名醫院聯通,讓百姓在家門口看上名醫;與鄉鎮衛生院建立“心電一張網”,守護百姓生命健康,這種“上通下聯”的發展,對縣域醫共體的建設、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魏縣人民醫院爭創三級甲等醫院也必將造福周邊百姓。
“魏縣人民醫院通過從嚴治院、專家管院、人才興院,近幾年發展迅速,這讓我感到震撼。更沒想到魏縣人民醫院可以做到‘上通下聯’滿足患者就醫需求,尤其是醫療資源下沉,將醫療觸角伸向基層末端,為基層百姓提供更好的醫療保障。”市人大代表王洪成說,要為醫院推廣進行廣泛宣傳,讓更多的百姓享受到全市醫療事業的發展紅利。
“好班子才能帶出好隊伍,李學孔院長是內分泌科專家,他了解患者需求,知悉醫院發展方向,上級領導能為醫院選出這么好的領導班子,值得點贊。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及市衛健委的領導下,我市醫療事業發展迅速,就醫服務更加完善,作為邯鄲人,我感到十分自豪。”代表付雙會說,“建議醫院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增強百姓就醫體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提到魏縣人民醫院,身邊不少朋友說,魏縣人民醫院在疾病防范宣傳工作上做得很好。”代表高懷彪說,建議醫院充分利用“健康小屋”,將這張暖人的“醫療惠民網”織得更密,讓更多的偏遠地區百姓享受到這一醫療惠民服務。
魏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心電一張網”讓代表黃華蘭感受最深,她說,通過“一張網”守護老百姓生命健康,這是實實在在的為民之舉,建議魏縣人民醫院將好的醫療經驗和舉措在其他地方推廣,充分調動起我市東部縣域的醫療力量,當好群眾生命安全的“守護神”。
作為一名魏縣人,市政協委員崔榮為魏縣人民醫院的快速發展感到自豪,她說,魏縣作為百萬人口大縣,人才濟濟,希望縣委、縣政府逐步優化人才“引用留”的政策,讓更多的魏縣人才回到家鄉,留到家鄉,為家鄉的發展而奮斗。
“走進醫院,讓我感覺眼前一亮。醫院科室齊全,硬件設施先進,年門診量和手術量的不斷攀升,足以證實魏縣人民醫院綜合實力在快速發展。建議醫院繼續擴大影響力,讓更多的百姓了解醫院,同時也希望醫院對服務進行優化提升,更好地為當地老百姓服務。”代表安然說。
談到醫院發展,土生土長的魏縣牙里鎮人李振中有些情不自禁:“這兩年醫院發展飛快,就醫環境越來越好,醫護人員的服務也十分貼心。我們鎮距離縣城28公里,以前叫救護車需要1個多小時,現在20分鐘就能到達,這實實在在方便了我們老百姓。”
聽了代表們的建言獻策,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韓偉表示:“‘百姓看醫院·行風評議’活動讓群眾代表深入醫院,了解醫院,為醫院發展提出良策,對我市醫療事業的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我市各界醫療機構能夠聽取群眾代表的建議,優化管理,更好地服務百姓。”韓偉說,魏縣人民醫院“上引”京津冀知名醫院入院就診,“下聯”鄉鎮衛生院服務基層,這為醫院做大做強奠定了基礎。但作為縣醫院要知道自身發展的短板和群眾對醫院發展的期待,要圍繞群眾的就醫需求,打造相關專業,加強學科研究,舉全縣之力打造醫療品牌,服務群眾,服務醫院發展。從管理角度說,醫院與京津冀知名醫院加強合作,除了要關注患者疑難重癥問題的解決,更應該關注上級醫院的管理理念,深入理解、領會、移植先進醫院的管理經驗,彌補自身發展不足。
“服務是醫院發展的大題。”韓偉說,目前醫院服務的發展仍存在短板。希望醫院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將患者視為家屬親人,切身感受患者就醫需求,從而不斷提高醫院服務水平,提高患者就醫體驗。
會后,魏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李學孔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表示,院方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牢固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改善群眾就醫體驗,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滿意的醫療服務,樹立醫療隊伍的新形象,打造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醫院,也為邁向三級綜合現代化醫院奮力前行。